成語
4598. |
漿 |
ㄐㄧㄤ |
|
酒 |
ㄐㄧㄡ |
ˇ |
霍 |
ㄏㄨㄛ |
ˋ |
肉 |
ㄖㄡ |
ˋ |
霍,豆葉。漿酒霍肉指把酒肉視為水漿豆葉般,形容飲食極為浪費奢侈。漢書˙卷七十二˙鮑宣傳:使奴從賓客漿酒霍肉,蒼頭廬兒,皆用致富。亦作漿酒藿肉。
4599. |
白 |
ㄅㄞ |
ˊ |
衣 |
ㄧ |
|
蒼 |
ㄘㄤ |
|
狗 |
ㄍㄡ |
ˇ |
語本唐˙杜甫˙可嘆詩:天上浮雲如白衣,斯須改變如蒼狗。比喻世事變幻無常。初刻拍案驚奇˙卷二十二:東海揚塵猶有日,白衣蒼狗剎那間。或作白雲蒼狗、蒼狗白雲。
4600. |
高 |
ㄍㄠ |
|
枕 |
ㄓㄣ |
ˇ |
而 |
ㄦ |
ˊ |
臥 |
ㄨㄛ |
ˋ |
墊高枕頭安心睡覺。比喻太平無事,無所顧慮。戰國策˙齊策四:狡兔有三窟,僅得免其死耳。今君有一窟,未得高枕而臥也。亦作高枕安寢、高枕安臥、高枕而眠。
4601. |
此 |
ㄘ |
ˇ |
起 |
ㄑㄧ |
ˇ |
彼 |
ㄅㄧ |
ˇ |
伏 |
ㄈㄨ |
ˊ |
這裡興起,那裡倒下。形容連續不斷。如:八二三炮戰時,炸彈此起彼伏,所有屋舍都毀於一旦。亦作此起彼落。
4602. |
掩 |
ㄧㄢ |
ˇ |
口 |
ㄎㄡ |
ˇ |
胡 |
ㄏㄨ |
ˊ |
盧 |
ㄌㄨ |
ˊ |
摀著嘴巴而笑。聊齋志異˙卷四˙促織:視成所蓄,掩口胡盧而笑。亦作揜口葫盧。
4603. |
高 |
ㄍㄠ |
|
下 |
ㄒㄧㄚ |
ˋ |
其 |
ㄑㄧ |
ˊ |
手 |
ㄕㄡ |
ˇ |
比喻玩弄手法,串通作弊。宋˙王闢之˙澠水燕談錄˙卷五˙官制:太祖慮其任私,高下其手,乃置司寇參軍。清史稿˙卷二八八˙張廷玉傳:刑部引律例,往往刪截,但用數語,即承以所斷罪;甚有求其彷彿,比照定議者:高下其手,率由此起。
4604. |
舜 |
ㄕㄨㄣ |
ˋ |
日 |
ㄖ |
ˋ |
堯 |
ㄧㄠ |
ˊ |
年 |
ㄋㄧㄢ |
ˊ |
比喻太平盛世。南朝梁˙沈約˙四時白紵歌˙秋白紵:佩服瑤草駐容色,舜日堯年歡無極。孤本元明雜劇˙鬧鍾馗˙頭折:時逢歲稔之年,理當千邦慶賀,正旦之節,端的是勝舜日堯年也。亦作舜日堯天、堯年舜日。
4605. |
望 |
ㄨㄤ |
ˋ |
風 |
ㄈㄥ |
|
而 |
ㄦ |
ˊ |
遁 |
ㄉㄨㄣ |
ˋ |
遙見對方的蹤影或氣勢就嚇得逃跑了。金史˙卷八十一˙溫迪罕蒲里特傳:賊識其旗幟,望風而遁。花月痕˙第四十五回:這日離樊城不上十里,日早落了。對面忽來一游騎,車夫望風而遁。亦作望風而逃、望風而走。
4606. |
死 |
ㄙ |
ˇ |
別 |
ㄅㄧㄝ |
ˊ |
生 |
ㄕㄥ |
|
離 |
ㄌㄧ |
ˊ |
生時的分離與死亡時的永別。明˙朱權˙荊釵記˙第三十一齣:死別生離辭故里,經歷盡萬種孤恓。兒女英雄傳˙第三十四回:何以賈寶玉累番鄉試,那等難堪,後來真弄到死別生離。亦作生離死別。
4607. |
一 |
ㄧ |
|
丁 |
ㄉㄧㄥ |
|
不 |
ㄅㄨ |
ˋ |
識 |
ㄕ |
ˋ |
比喻不識字或毫無學問。見不識一丁條。金瓶梅˙第四十八回:菽麥不知,一丁不識。醒世姻緣傳˙第一回:那邢生後來做到尚書的人品,你道他眼裡那裡有你這個一丁不識的佳公子?
4608. |
一 |
ㄧ |
|
心 |
ㄒㄧㄣ |
|
一 |
ㄧ |
|
計 |
ㄐㄧ |
ˋ |
全心全意、專一無他。紅樓夢˙第六回:如今女婿接來養活,豈不願意,遂一心一計幫趁著女兒女婿過活起來。兒女英雄傳˙第十四回:只這幾個家人,又有張親家老爺合程相公外面幫著,人足敷用,況大家又都是一心一計。
4609. |
尨 |
ㄆㄤ |
ˊ |
眉 |
ㄇㄟ |
ˊ |
皓 |
ㄏㄠ |
ˋ |
髮 |
ㄈㄚ |
ˇ |
形容老人眉髮盡白。文選˙張衡˙思玄賦˙李善˙注:顏駟,不知何許人,漢文帝時為郎,至武帝嘗輦過郎署,見駟尨眉皓髮,上問曰:叟,何時為郎,何其老也!亦作龐眉白髮、龐眉皓髮、龐眉皓首。
4610. |
飲 |
ㄧㄣ |
ˇ |
冰 |
ㄅㄧㄥ |
|
茹 |
ㄖㄨ |
ˊ |
蘗 |
ㄅㄛ |
ˋ |
喝冷水、吃苦物。比喻生活極為清苦。後多用以稱婦女耐苦守節。清˙紀昀˙閱微草堂筆記˙卷十三˙槐西雜志三:蓋烈婦或激於一時,節婦非素有定志,必不能飲冰茹糱數十年,其胸中正氣,蓄積久矣,宜鬼之不敢近也。亦作飲冰食檗。
4611. |
滅 |
ㄇㄧㄝ |
ˋ |
門 |
ㄇㄣ |
ˊ |
絕 |
ㄐㄩㄝ |
ˊ |
戶 |
ㄏㄨ |
ˋ |
全家被害,從此不再有這戶人家。元˙關漢卿˙蝴蝶夢˙第一折:奏過聖旨,止不過是一人處死,須斷不了王家宗祀,那裡便滅門絕戶了俺一家兒。
4612. |
作 |
ㄗㄨㄛ |
ˋ |
舍 |
ㄕㄜ |
ˋ |
道 |
ㄉㄠ |
ˋ |
邊 |
ㄅㄧㄢ |
|
作舍道邊,三年不成。比喻眾說紛紜,事情難成。亦作作舍道旁。
個人的私見。封神演義˙第九十五回:法者非一己之私,刑者乃持平之用。亦作一己之見。
4615. |
高 |
ㄍㄠ |
|
深 |
ㄕㄣ |
|
莫 |
ㄇㄛ |
ˋ |
測 |
ㄘㄜ |
ˋ |
山川高而且深,無法測量。後引申為人或事深沉不可測。宋˙高似孫˙緯略˙卷七˙沃焦山:焦炎而峙,高深莫測,蓋稟至陽之為質也。亦作莫測高深。
4616. |
好 |
ㄏㄠ |
ˋ |
學 |
ㄒㄩㄝ |
ˊ |
深 |
ㄕㄣ |
|
思 |
ㄙ |
|
喜歡學習而又能深入思考。聊齋志異˙卷十˙何仙:座中有與樂陵季忭相善者,李固好學深思之士,眾屬望之。
4617. |
感 |
ㄍㄢ |
ˇ |
人 |
ㄖㄣ |
ˊ |
肺 |
ㄈㄟ |
ˋ |
腑 |
ㄈㄨ |
ˇ |
肺腑,比喻內心深處。感人肺腑形容使人深受感動。如:他捨己救人的英勇事跡,太感人肺腑了。亦作感人肺肝、感人心脾。
4618. |
相 |
ㄒㄧㄤ |
ˋ |
時 |
ㄕ |
ˊ |
而 |
ㄦ |
ˊ |
動 |
ㄉㄨㄥ |
ˋ |
觀察時機再採取行動。左傳.隱公十一年:相時而動,無累後人,可謂知禮矣。周書.卷四十.宇文神舉傳:顯和具陳宜杜門晦跡,相時而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