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
4722. |
干 |
ㄍㄢ |
|
卿 |
ㄑㄧㄥ |
|
何 |
ㄏㄜ |
ˊ |
事 |
ㄕ |
ˋ |
語出宋˙馬令˙南唐書˙卷二十一˙黨與傳下˙馮延已傳:吹皺一池春水,干卿何事?與你有何相關,指多管閒事。亦作干卿底事。
4723. |
說 |
ㄕㄨㄛ |
|
風 |
ㄈㄥ |
|
涼 |
ㄌㄧㄤ |
ˊ |
話 |
ㄏㄨㄚ |
ˋ |
站在旁觀地位,講些不負責的話。蕩寇志˙第五十三回:我們多少人拉不動,你有多大本領來說風涼話?亦作說清話。
4724. |
裙 |
ㄑㄩㄣ |
ˊ |
帶 |
ㄉㄞ |
ˋ |
關 |
ㄍㄨㄢ |
|
係 |
ㄒㄧ |
ˋ |
譏諷人靠著妻子的關係而得到某些利益。如:人家說夫以妻貴,他正是靠著裙帶關係爬到今天的位置。
4725. |
怒 |
ㄋㄨ |
ˋ |
猊 |
ㄋㄧ |
ˊ |
渴 |
ㄎㄜ |
ˇ |
驥 |
ㄐㄧ |
ˋ |
憤怒的獅子用腳挑動石頭,口渴的駿馬奔向水泉。比喻書法的骨力雄健,筆勢奔馳。語本新唐書˙卷一六○˙徐浩傳:嘗書四十二幅屏八體皆備,草隸尤工。世狀其法曰:怒猊抉石,渴驥奔泉。
4726. |
門 |
ㄇㄣ |
ˊ |
牆 |
ㄑㄧㄤ |
ˊ |
桃 |
ㄊㄠ |
ˊ |
李 |
ㄌㄧ |
ˇ |
門牆,師門。見門牆條。桃李,學生。見桃李條。門牆桃李比喻師長所栽培的後輩或所教的學生。儒林外史˙第七回:你既出周老師門下,更該用心讀書。像你做出這樣文章,豈不有玷門牆桃李!亦作桃李門牆。
4727. |
大 |
ㄉㄚ |
ˋ |
禍 |
ㄏㄨㄛ |
ˋ |
臨 |
ㄌㄧㄣ |
ˊ |
頭 |
ㄊㄡ |
ˊ |
大災難即將降臨。如:大禍臨頭之際,自是魂飛天外,一時沒個主意。
4728. |
貫 |
ㄍㄨㄢ |
ˋ |
徹 |
ㄔㄜ |
ˋ |
始 |
ㄕ |
ˇ |
終 |
ㄓㄨㄥ |
|
自始至終,澈底實踐。如:貫徹始終,努力不懈,是成功的不二法門。
4729. |
社 |
ㄕㄜ |
ˋ |
鼠 |
ㄕㄨ |
ˇ |
城 |
ㄔㄥ |
ˊ |
狐 |
ㄏㄨ |
ˊ |
比喻依恃權勢而肆意為惡的人。見城狐社鼠條。唐˙魏徵˙群書治要序:社鼠城狐,反白作黑。清˙洪昇˙長生殿˙第十齣:不提防柙虎樊熊,任縱橫社鼠城狐。
4730. |
積 |
ㄐㄧ |
|
穀 |
ㄍㄨ |
ˇ |
防 |
ㄈㄤ |
ˊ |
饑 |
ㄐㄧ |
|
積存糧食,以防饑荒。比喻預作準備,以備不時之需。敦煌變文˙父母恩重經講經文一:積穀防饑,養子備老。孤本元明雜劇˙裴度還帶˙第三折:哀哀父母,生我劬勞,養小防老,積穀防饑。
4732. |
憂 |
ㄧㄡ |
|
能 |
ㄋㄥ |
ˊ |
傷 |
ㄕㄤ |
|
人 |
ㄖㄣ |
ˊ |
憂愁煩悶會損害人的健康。漢˙孔融˙與曹公書論盛孝章:單孑獨立,孤危愁苦,若仰南薰之不貲;而使憂能傷人,迫西山而何幾?
4733. |
懲 |
ㄔㄥ |
ˊ |
羹 |
ㄍㄥ |
|
吹 |
ㄔㄨㄟ |
|
齏 |
ㄐㄧ |
|
被沸羹燙痛嘴,見到冷的齏菜也用口去吹。語本楚辭˙屈原˙九章˙惜誦:懲於羹者而吹齏兮,何不變此志也。比喻過分戒懼。晉書˙卷五十九˙汝南王亮等傳˙序:然而矯枉過直,懲羹吹齏,土地封疆,踰越往古。幼學瓊林˙卷三˙飲食類:懲羹吹齏,謂人懲前警後。
4734. |
臨 |
ㄌㄧㄣ |
ˊ |
難 |
ㄋㄢ |
ˋ |
不 |
ㄅㄨ |
ˋ |
懼 |
ㄐㄩ |
ˋ |
遭遇危難,並不恐懼。鄧析子˙無厚:怨夭折者,不知命也。怨貧賤者,不知時也。故臨難不懼,知天命也。宋˙蘇軾˙孔北海贊˙序:世之稱人豪者,才氣各有高卑,然皆臨難不懼,談笑就死為雄。亦作臨難不恐、臨難不懾、臨難無懾。
4737. |
悲 |
ㄅㄟ |
|
不 |
ㄅㄨ |
ˋ |
自 |
ㄗ |
ˋ |
勝 |
ㄕㄥ |
|
形容極度悲傷而無法承受。漢˙荀悅˙前漢紀˙卷三十˙平帝紀:太后因號泣而言,左右莫不垂涕,舜悲不自勝。清史稿˙卷四八○˙儒林傳一˙胡方傳:潼悲不自勝,自是絕意進取。
4738. |
學 |
ㄒㄩㄝ |
ˊ |
非 |
ㄈㄟ |
|
所 |
ㄙㄨㄛ |
ˇ |
用 |
ㄩㄥ |
ˋ |
所學的知識技藝無法在實際的工作中發揮效用。後漢書˙卷五十九˙張衡傳:必也學
4739. |
老 |
ㄌㄠ |
ˇ |
生 |
ㄕㄥ |
|
常 |
ㄔㄤ |
ˊ |
譚 |
ㄊㄢ |
ˊ |
老書生的尋常言論。比喻時常聽到,了無新意的老話。三國志˙卷二十九˙魏書˙方技傳˙管輅傳:颺曰:此老生之常譚。亦作老生常談。
4740. |
趨 |
ㄑㄩ |
|
炎 |
ㄧㄢ |
ˊ |
附 |
ㄈㄨ |
ˋ |
熱 |
ㄖㄜ |
ˋ |
比喻依附權勢。宋史˙卷二九九˙李垂傳:焉能趨炎附熱,看人眉捷,以冀推輓乎?醒世恆言˙卷二十五˙獨孤生歸途鬧夢:止有白長吉一味趨炎附熱,說妹子是窮骨頭,要跟恁樣餓莩,壞他體面。亦作趨炎附勢。
4742. |
明 |
ㄇㄧㄥ |
ˊ |
德 |
ㄉㄜ |
ˊ |
惟 |
ㄨㄟ |
ˊ |
馨 |
ㄒㄧㄣ |
|
表示唯有盛德才是真正的芬芳。書經˙君陳:至德馨香,感于神明。黍稷非馨,明德惟馨。樂府詩集˙卷三˙郊廟歌辭三˙北齊明堂樂歌˙昭夏樂:五方來格,一人多祉。明德惟馨,於穆不已。
4743. |
伯 |
ㄅㄛ |
ˊ |
樂 |
ㄌㄜ |
ˋ |
一 |
ㄧ |
|
顧 |
ㄍㄨ |
ˋ |
千里馬須遇到伯樂,才能顯現其珍貴。語本戰國策˙燕策二:人有賣駿馬者,比三旦立市,人莫之知。往見伯樂曰:臣有駿馬,欲賣之,比三旦立於市,人莫與言。願子還而視之,去而顧之,臣請獻一朝之賈。伯樂乃還而視之,去而顧之,一旦而馬價十倍。後比喻才能受人賞識、肯定。後漢書˙卷十三˙隗囂傳:但駑馬鈆刀,不可強扶,數蒙伯樂一顧之價;而蒼蠅之飛,不過數步,既託驥尾,得以絕群。
4744. |
洗 |
ㄒㄧ |
ˇ |
手 |
ㄕㄡ |
ˇ |
不 |
ㄅㄨ |
ˋ |
幹 |
ㄍㄢ |
ˋ |
比喻從此不再從事某事。通常指盜賊等改邪歸正。兒女英雄傳˙第二十一回:我這個黑金剛從今洗手不幹,我便向山寨裡,接了母親,尋個安穩地方。
4745. |
一 |
ㄧ |
|
枕 |
ㄓㄣ |
ˇ |
黃 |
ㄏㄨㄤ |
ˊ |
粱 |
ㄌㄧㄤ |
ˊ |
比喻美好的事物轉眼成空。見黃粱夢條。兒女英雄傳˙第三十八回:倉皇一枕黃粱夢,都付人間春夢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