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
5165. |
色 |
ㄙㄜ |
ˋ |
中 |
ㄓㄨㄥ |
|
餓 |
ㄜ |
ˋ |
鬼 |
ㄍㄨㄟ |
ˇ |
譏稱貪戀美色的人。西遊記˙第二十三回:常言道:和尚是色中餓鬼。那個不要如此?都這般扭扭捏捏的拿班兒,把好事都弄得裂致了。金瓶梅˙第八回:色中餓鬼獸中狨,壞教貪淫玷祖風。
5166. |
自 |
ㄗ |
ˋ |
尋 |
ㄒㄩㄣ |
ˊ |
煩 |
ㄈㄢ |
ˊ |
惱 |
ㄋㄠ |
ˇ |
煩惱全由自己執著而來。紅樓夢˙第四十九回:黛玉因又說起寶琴來,想起自己沒有姊妹,不免又哭了。寶玉忙勸道:你又自尋煩惱了。
5167. |
天 |
ㄊㄧㄢ |
|
賦 |
ㄈㄨ |
ˋ |
人 |
ㄖㄣ |
ˊ |
權 |
ㄑㄩㄢ |
ˊ |
認為人民的權利生而自由平等,人人都具有天賦權利的思想。為法人盧梭天賦人權說說的立論根據。
5168. |
華 |
ㄏㄨㄚ |
ˋ |
亭 |
ㄊㄧㄥ |
ˊ |
鶴 |
ㄏㄜ |
ˋ |
唳 |
ㄌㄧ |
ˋ |
晉陸機在河橋打了敗仗,被人讒陷而判死刑,行刑前嘆息再也聽不到故鄉華亭(今上海松江縣西)的鶴鳴聲。典出南朝宋˙劉義慶˙世說新語˙尤悔。後以此比喻留戀往事故物或官場受挫之懊悔心情。唐˙李白˙行路難三首之三:華亭鶴唳詎可聞,上蔡蒼鷹何足道。或作鶴唳華亭、華亭唳鶴。
5169. |
耳 |
ㄦ |
ˇ |
聽 |
ㄊㄧㄥ |
|
八 |
ㄅㄚ |
|
方 |
ㄈㄤ |
|
形容耳目靈敏機警。精忠岳傳˙第十六回:為將之道,須要眼觀四處,耳聽八方。或作耳聽六路。
5170. |
文 |
ㄨㄣ |
ˊ |
武 |
ㄨ |
ˇ |
全 |
ㄑㄩㄢ |
ˊ |
才 |
ㄘㄞ |
ˊ |
文才武藝兼備,才能特出。舊五代史˙卷一二七˙周書˙和凝傳:和公文武全才而有志氣,後必享重位,爾宜謹事之。三國演義˙第六十回:文武全才,智勇足備,忠義慷慨之士,動以百數。
5171. |
死 |
ㄙ |
ˇ |
不 |
ㄅㄨ |
ˋ |
要 |
ㄧㄠ |
ˋ |
臉 |
ㄌㄧㄢ |
ˇ |
極言不知羞恥,為罵人的話。如:他明明身強體健卻不去工作,反而死不要臉的到街上乞討。
5172. |
死 |
ㄙ |
ˇ |
眉 |
ㄇㄟ |
ˊ |
瞪 |
ㄉㄥ |
ˋ |
眼 |
ㄧㄢ |
ˇ |
形容表情冷漠。紅樓夢˙第一一○回:偏偏那日人來的多,裡頭的人都死眉瞪眼的。鳳姐只得在那裡照料了一會子。
5174. |
載 |
ㄗㄞ |
ˋ |
酒 |
ㄐㄧㄡ |
ˇ |
問 |
ㄨㄣ |
ˋ |
字 |
ㄗ |
ˋ |
漢揚雄家貧,酷嗜飲酒,時有好事者載酒餚向他學習,而劉棻嘗從雄學奇字。見漢書˙卷八十七˙揚雄傳下。後用以比喻人勤學好問。
5175. |
年 |
ㄋㄧㄢ |
ˊ |
湮 |
ㄧㄣ |
|
代 |
ㄉㄞ |
ˋ |
遠 |
ㄩㄢ |
ˇ |
年代久遠。如:由於年湮代遠,這件事情的始末已無法知悉。
5176. |
百 |
ㄅㄞ |
ˇ |
歲 |
ㄙㄨㄟ |
ˋ |
之 |
ㄓ |
|
後 |
ㄏㄡ |
ˋ |
比喻死後。詩經˙唐風˙葛生:夏之日,冬之夜,百歲之後,歸于其居。史記˙卷八十五˙呂不韋傳:夫在則重尊,夫百歲之後,所子者為王,終不失勢,此所謂一言而萬世之利也。亦作百年之後。
5177. |
草 |
ㄘㄠ |
ˇ |
滿 |
ㄇㄢ |
ˇ |
囹 |
ㄌㄧㄥ |
ˊ |
圄 |
ㄩ |
ˇ |
監獄中無犯人而長滿了草。語本隋書˙卷七十三˙循吏傳˙劉曠傳:在職七年,風教大洽,獄中無繫囚,爭訟絕息,囹圄盡皆生草,庭可張羅。比喻為官清明,犯罪者少。如:執政者唯有公正不阿,仁民愛物,方能使社會祥和,人人守法,草滿囹圄。
5178. |
人 |
ㄖㄣ |
ˊ |
心 |
ㄒㄧㄣ |
|
所 |
ㄙㄨㄛ |
ˇ |
向 |
ㄒㄧㄤ |
ˋ |
民心所嚮往、擁護的。舊唐書˙卷六十四˙高祖二十二子傳˙隱太子建成傳:而秦王勛業克隆,威震四海,人心所向。清史稿˙卷二十五˙宣統本紀:今全國人民心理,多傾向共和。南中各省,既倡義於前,北方將領,亦主張於後。人心所向,天命可知。亦作人心所歸。
5179. |
羊 |
ㄧㄤ |
ˊ |
腸 |
ㄔㄤ |
ˊ |
小 |
ㄒㄧㄠ |
ˇ |
道 |
ㄉㄠ |
ˋ |
形容狹窄曲折的小路。老殘遊記˙第八回:這路雖非羊腸小道,然忽而上高,忽而下低,石頭路徑,冰雪一凍,異常的滑。亦稱為羊腸小徑。
5180. |
尊 |
ㄗㄨㄣ |
|
古 |
ㄍㄨ |
ˇ |
卑 |
ㄅㄟ |
|
今 |
ㄐㄧㄣ |
|
崇尚古代而藐視現代。莊子˙外物:夫尊古而卑今,學者之流也。漢˙王充˙論衡˙齊世:今世之士者,尊古卑今也。
5182. |
一 |
ㄧ |
|
食 |
ㄕ |
ˊ |
萬 |
ㄨㄢ |
ˋ |
錢 |
ㄑㄧㄢ |
ˊ |
形容飲食非常奢侈。晉書˙卷四十五˙任愷傳:初,何劭以公子奢侈,每食必盡四方
5183. |
如 |
ㄖㄨ |
ˊ |
所 |
ㄙㄨㄛ |
ˇ |
周 |
ㄓㄡ |
|
知 |
ㄓ |
|
事實的真象,正如眾人所知的一樣。
5184. |
一 |
ㄧ |
|
年 |
ㄋㄧㄢ |
ˊ |
到 |
ㄉㄠ |
ˋ |
頭 |
ㄊㄡ |
ˊ |
整年。儒林外史˙第四十一回:若見滿城都擺的香花燈燭,他就只當是一年到頭都是如此。紅樓夢˙第四十四回:讓鳳丫頭坐在上面,你們好生替我待東,難為他一年到頭辛苦。
5185. |
一 |
ㄧ |
|
望 |
ㄨㄤ |
ˋ |
而 |
ㄦ |
ˊ |
知 |
ㄓ |
|
一看就知道。鏡花緣˙第七十九回:玉蟾、鳳雛二位姐姐放開勢子,一望而知是用過功的。老殘遊記˙第九回:如和尚剃了頭,道士挽了個髻,叫人一望而知那是和尚,那是道士。
5186. |
如 |
ㄖㄨ |
ˊ |
不 |
ㄅㄨ |
ˋ |
勝 |
ㄕㄥ |
|
衣 |
ㄧ |
|
身體不能負荷衣裳的重量。語本荀子˙非相:葉公子高,微小短瘠,行若將不勝其衣。比喻人身體瘦弱。南史˙卷六十七˙周敷傳:敷形貌眇小,如不勝衣,膽力勁果,超出時輩。亦用以形容恭敬退讓。韓非子˙外儲說左下:武立如不勝衣,言如不出口,然所舉士也數十人,皆令得其意,而公家甚賴之。禮記˙檀弓下:晉人謂文子知人。文子其中退然,如不勝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