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
7642. |
轉 |
ㄓㄨㄢ |
ˇ |
敗 |
ㄅㄞ |
ˋ |
為 |
ㄨㄟ |
ˊ |
勝 |
ㄕㄥ |
ˋ |
扭轉危敗局勢,獲得勝利成功。如:這場比賽他們一直處於落後局面,最後大發神威,終於轉敗為勝。
7644. |
應 |
ㄧㄥ |
ˋ |
機 |
ㄐㄧ |
|
立 |
ㄌㄧ |
ˋ |
斷 |
ㄉㄨㄢ |
ˋ |
掌握時機作果斷的裁決。文選˙陳琳˙答東阿王牋:君侯體高世之才,秉青蓱、干將之器,拂鐘無聲,應機立斷,此乃天然異稟,非鑽仰者所庶幾也。南朝梁˙劉勰˙文心雕龍˙神思:若夫駿發之士,心總要術,敏在慮前,應機立斷。亦作當機立斷。
7645. |
駢 |
ㄆㄧㄢ |
ˊ |
四 |
ㄙ |
ˋ |
儷 |
ㄌㄧ |
ˋ |
六 |
ㄌㄧㄡ |
ˋ |
駢體文。因駢體文中多用四言六言相間對偶成文,故稱為駢四儷六。唐˙柳宗元˙乞巧文:眩耀為文,瑣碎排偶,抽黃對白,唵哢飛走,駢四儷六,錦心繡口,宮沉羽振,笙簧觸手,觀者舞悅,誇談雷吼,獨溺臣心,使甘老醜。
7646. |
勸 |
ㄑㄩㄢ |
ˋ |
善 |
ㄕㄢ |
ˋ |
懲 |
ㄔㄥ |
ˊ |
惡 |
ㄜ |
ˋ |
獎勵善人,懲誡做奸犯科的人。語本左傳˙成公十四年:懲惡而勸善,非聖人誰能修之。漢˙王符˙潛夫論˙三式:今則不然,有功不賞,無德不削,甚非勸善懲惡,誘進忠賢,移風易俗之法術也。漢書˙卷七十六˙張敞傳:敞辭之官,自請治劇郡非賞罰無以勸善懲惡,吏追捕有功效者,願得壹切比三輔尤異。亦作勸善戒惡、勸善黜惡。
7647. |
翹 |
ㄑㄧㄠ |
ˊ |
足 |
ㄗㄨ |
ˊ |
而 |
ㄦ |
ˊ |
待 |
ㄉㄞ |
ˋ |
舉足而待。形容極短的時間。史記˙卷八˙高祖本紀:大臣內叛,諸侯外反,亡可翹足而待也。三國演義˙第九十六回:自今以後,諸人有遠慮於國者,但勤政吾之闕,責吾之短,則事可定,賊可滅,功可翹足而待矣。
7648. |
笙 |
ㄕㄥ |
|
歌 |
ㄍㄜ |
|
鼎 |
ㄉㄧㄥ |
ˇ |
沸 |
ㄈㄟ |
ˋ |
形容歌聲、奏樂聲齊起,熱鬧非凡。宋˙吳自牧˙夢粱錄˙卷二˙清明節:此日又有龍舟可觀,都人不論貧富,傾城而出,笙歌鼎沸,鼓吹喧天。元˙高明˙琵琶記˙新進士宴杏園:黃旗影裡,笙歌鼎沸。
7649. |
鏤 |
ㄌㄡ |
ˋ |
塵 |
ㄔㄣ |
ˊ |
吹 |
ㄔㄨㄟ |
|
影 |
ㄧㄥ |
ˇ |
比喻不可能成功、徒勞無功。語本關尹子˙一字:言之如吹影,思之如鏤塵。
7650. |
臘 |
ㄌㄚ |
ˋ |
鼓 |
ㄍㄨ |
ˇ |
頻 |
ㄆㄧㄣ |
ˊ |
催 |
ㄘㄨㄟ |
|
比喻年關將近。如:臘鼓頻催,這一年又將過去。
7651. |
轉 |
ㄓㄨㄢ |
ˇ |
敗 |
ㄅㄞ |
ˋ |
為 |
ㄨㄟ |
ˊ |
功 |
ㄍㄨㄥ |
|
扭轉危敗局勢,獲得勝利成功。漢書˙卷二十四˙食貨志下:故善為天下者,因禍而為福,轉敗而為功。漢˙劉向˙管子書錄:其為政也,善因禍為福,轉敗為功,貴輕重,慎權衡。或作轉敗為成。
7652. |
裘 |
ㄑㄧㄡ |
ˊ |
弊 |
ㄅㄧ |
ˋ |
金 |
ㄐㄧㄣ |
|
盡 |
ㄐㄧㄣ |
ˋ |
皮衣破敗,錢財用盡。語本戰國策˙秦策一:說秦王,書十上而說不行,黑貂之裘弊,黃金百斤盡。比喻生活窮困窘迫。如:他因為生活奢侈,又加上投資失敗,沒多久就弄得裘弊金盡。
7653. |
應 |
ㄧㄥ |
ˋ |
時 |
ㄕ |
ˊ |
當 |
ㄉㄤ |
|
令 |
ㄌㄧㄥ |
ˋ |
恰合時令。如:他吃穿都是應時當令的。或作應時對景。
7654. |
魚 |
ㄩ |
ˊ |
貫 |
ㄍㄨㄢ |
ˋ |
而 |
ㄦ |
ˊ |
進 |
ㄐㄧㄣ |
ˋ |
如游魚首尾相接,一個挨著一個依序前進。三國志˙卷二十八˙魏書˙鄧艾傳:將士皆攀木緣崖,魚貫而進。明˙朱權˙荊釵記˙第十七齣:左右,舉子入試者,用意搜檢,以防懷挾,著他魚貫而進。亦作魚貫而行。
7655. |
淪 |
ㄌㄨㄣ |
ˊ |
肌 |
ㄐㄧ |
|
浹 |
ㄐㄧㄚ |
ˊ |
髓 |
ㄙㄨㄟ |
ˇ |
滲透到肌膚、骨髓。語本淮南子˙原道:不浸於肌膚,不浹於骨髓。後比喻感受深刻或受到深厚的恩惠。朱子全書˙卷十四˙論語五˙子曰回也章:今須且將此一段反復思量,渙然冰釋,怡然理順,使自會淪肌浹髓。亦作浹髓淪膚、浹髓淪肌。
7658. |
打 |
ㄉㄚ |
ˇ |
躬 |
ㄍㄨㄥ |
|
作 |
ㄗㄨㄛ |
|
揖 |
ㄧ |
|
兩手抱拳,彎腰行禮。儒林外史˙第十六回:好呀!老二回來了?穿的恁厚厚敦敦的棉襖!又在外邊學得恁知禮,會打躬作揖。亦作打恭作揖。
7659. |
重 |
ㄔㄨㄥ |
ˊ |
作 |
ㄗㄨㄛ |
ˋ |
馮 |
ㄈㄥ |
ˊ |
婦 |
ㄈㄨ |
ˋ |
春秋時晉國勇士馮婦善打虎,後改從善行,成為善士,不再打虎。有一次大家在野外追一隻老虎,老虎負嵎頑抗,大家不敢靠近,正巧馮婦經過,大家都很高興迎接他,馮婦居然攘臂下車再次打虎。典出孟子˙盡心下。後以重作馮婦比喻重操舊業。亦作再作馮婦、又作馮婦。
7660. |
市 |
ㄕ |
ˋ |
井 |
ㄐㄧㄥ |
ˇ |
無 |
ㄨ |
ˊ |
賴 |
ㄌㄞ |
ˋ |
城市中的流氓。二刻拍案驚奇˙卷三十九:小人是市井無賴,既蒙相公青目,要幹何事?小人水火不避。
7661. |
天 |
ㄊㄧㄢ |
|
理 |
ㄌㄧ |
ˇ |
不 |
ㄅㄨ |
ˋ |
容 |
ㄖㄨㄥ |
ˊ |
天意不能原諒。指壞事做盡,必遭天譴。初刻拍案驚奇˙卷二:天理不容,自然敗露。東周列國志˙第四十二回:如此冤情,若不誅衛鄭,天理不容,人心不服。亦作天理難容。
7662. |
寒 |
ㄏㄢ |
ˊ |
耕 |
ㄍㄥ |
|
熱 |
ㄖㄜ |
ˋ |
耘 |
ㄩㄣ |
ˊ |
冬天耕地,夏天耘草。形容農事辛若。孔子家語˙卷八˙屈節解:民寒耕熱耘,曾不得食。亦作寒耕暑耘。
7663. |
妙 |
ㄇㄧㄠ |
ˋ |
語 |
ㄩ |
ˇ |
如 |
ㄖㄨ |
ˊ |
珠 |
ㄓㄨ |
|
形容說話很風趣。如:他真是個妙語如珠的人,難怪朋友們都喜歡跟他聊天。
7664. |
五 |
ㄨ |
ˇ |
馬 |
ㄇㄚ |
ˇ |
分 |
ㄈㄣ |
|
屍 |
ㄕ |
|
古代酷刑之一。即用五匹馬分別拴住人的四肢和頭部,然後驅馬,把人撕裂。後比喻把完整的東西分割成零散。如:他將整隻當歸鴨五馬分屍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