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
766. |
引 |
ㄧㄣ |
ˇ |
經 |
ㄐㄧㄥ |
|
據 |
ㄐㄩ |
ˋ |
典 |
ㄉㄧㄢ |
ˇ |
引用經籍典故等為說話作文的依據。通俗常言疏證˙文事˙引經據典引清朝野史大觀:陸御史直言極諫,引經據典,洋洋數千言。官場現形記˙第五十五回:教習聽他引經據典,說得津津有味。
767. |
有 |
ㄧㄡ |
ˇ |
條 |
ㄊㄧㄠ |
ˊ |
不 |
ㄅㄨ |
ˋ |
紊 |
ㄨㄣ |
ˋ |
語本書經˙盤庚上:若網在綱,有條而不紊。指條理分明而不紊亂。唐˙王勃˙梓州元武縣福會寺碑:有條不紊,施緩政於繁繩;斷訟有神,下高鋒於錯節。官場現形記˙第一回:全虧他親家,把他西賓王孝廉請了過來一同幫忙,纔能這般有條不紊。亦作有條有理。
768. |
汗 |
ㄏㄢ |
ˋ |
馬 |
ㄇㄚ |
ˇ |
功 |
ㄍㄨㄥ |
|
勞 |
ㄌㄠ |
ˊ |
比喻戰功或工作的辛勞與成績。見汗馬之勞條。儒林外史˙第四十回:但老先生這一番汗馬的功勞,限於資格,料是不能載入史冊的了。
769. |
如 |
ㄖㄨ |
ˊ |
願 |
ㄩㄢ |
ˋ |
以 |
ㄧ |
ˇ |
償 |
ㄔㄤ |
ˊ |
比喻志願得以實現。官場現形記˙第四十六回:在撫臺面前替他說了許多好話,後來巴祥甫竟其如願以償,補授臨清州缺。
770. |
脫 |
ㄊㄨㄛ |
|
穎 |
ㄧㄥ |
ˇ |
而 |
ㄦ |
ˊ |
出 |
ㄔㄨ |
|
顯露才能超越眾人。見穎脫而出條。明˙馬中錫˙中山狼傳:異時倘得脫穎而出,先生之恩。孽海花˙第十三回:這日得了總裁之命,夾袋中許多人物,可以脫穎而出,歡喜自不待言。
772. |
低 |
ㄉㄧ |
|
聲 |
ㄕㄥ |
|
下 |
ㄒㄧㄚ |
ˋ |
氣 |
ㄑㄧ |
ˋ |
因謙卑或懼怕而順從小心。醒世恆言˙卷三十˙李汧公窮邸遇俠客:房德被搶白了這兩句,滿面羞慚。事在無奈,只得老著臉,低聲下氣道:娘子,一向深虧你的氣力,感激不盡。紅樓夢˙第九十五回:只苦了襲人,雖然在寶玉跟前低聲下氣的伏侍勸慰,寶玉竟是不懂。
773. |
楚 |
ㄔㄨ |
ˇ |
材 |
ㄘㄞ |
ˊ |
晉 |
ㄐㄧㄣ |
ˋ |
用 |
ㄩㄥ |
ˋ |
楚國的人才為晉國所用。語本左傳˙襄公二十六年:雖楚有材,晉實用之。比喻人才外流。周書˙卷四十五˙儒林傳˙沈重傳:而楚材晉用,豈無先哲?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˙第三十回:我化了錢,教出了人,卻叫外國人去用,這才是楚材晉用呢!
774. |
引 |
ㄧㄣ |
ˇ |
狼 |
ㄌㄤ |
ˊ |
入 |
ㄖㄨ |
ˋ |
室 |
ㄕ |
ˋ |
把壞人或敵人引到家中。比喻自招其禍。聊齋志異˙卷五˙黎氏:士則無行,報亦慘矣。再娶者,皆引狼入室耳。或作引賊過門。
775. |
解 |
ㄐㄧㄝ |
ˇ |
衣 |
ㄧ |
|
推 |
ㄊㄨㄟ |
|
食 |
ㄕ |
ˊ |
將衣食贈送他人,以示關懷之意。語本史記˙卷九十二˙淮陰侯傳:漢王授我上將軍印,予我數萬眾,解衣衣我,推食食我,言聽計用,故吾得以至於此。後比喻慷慨的施惠於人。太平廣記˙卷七十三˙王常:見人不平,必手刃之;見人饑寒,至於解衣推食,略無難色。明˙邵璨˙香囊記˙第四十齣:周姥姥,孺人多蒙解衣推食之恩,未得補報。亦作推食解衣。
776. |
兵 |
ㄅㄧㄥ |
|
不 |
ㄅㄨ |
ˋ |
厭 |
ㄧㄢ |
ˋ |
詐 |
ㄓㄚ |
ˋ |
語本韓非子˙難一:戰陣之閒,不厭詐偽。形容用兵時不排斥以欺詐的方法來取勝。三國演義˙第四十六回:操使蔡中、蔡和詐降,竊探我軍中事,公瑾將計就計,正要他通報消息。兵不厭詐,公謹之謀是也。亦作兵不厭權。
777. |
漸 |
ㄐㄧㄢ |
ˋ |
入 |
ㄖㄨ |
ˋ |
佳 |
ㄐㄧㄚ |
|
境 |
ㄐㄧㄥ |
ˋ |
比喻環境逐漸好轉或趣味漸濃。見漸至佳境條。鏡花緣˙第三十八回:今日忽然現出若花二字,莫非從此漸入佳境。
778. |
老 |
ㄌㄠ |
ˇ |
成 |
ㄔㄥ |
ˊ |
持 |
ㄔ |
ˊ |
重 |
ㄓㄨㄥ |
ˋ |
形容人成熟老練,個性沉著穩重,處事不輕率浮躁。宋史˙卷三三五˙種世衡傳:師中老成持重,為時名將,諸軍自是氣奪。老殘遊記˙第一回:幸而尚有幾個老成持重的人,不然,這船覆的更快了。亦作老成穩重。
779. |
一 |
ㄧ |
|
事 |
ㄕ |
ˋ |
無 |
ㄨ |
ˊ |
成 |
ㄔㄥ |
ˊ |
在事業功名上沒有任何成就。為慨嘆之詞。唐˙白居易˙除夜寄微之詩:鬢毛不覺白毿毿,一事無成百不堪。東周列國志˙第七十二回:一事無成,雙鬢已斑,天乎,天乎!
780. |
百 |
ㄅㄞ |
ˇ |
步 |
ㄅㄨ |
ˋ |
穿 |
ㄔㄨㄢ |
|
楊 |
ㄧㄤ |
ˊ |
本指春秋時楚國的養由基能在百步內射中柳葉。見戰國策˙西周策。後比喻射箭技術高超或技藝高強。三國演義˙第五十三回:雲長吃了一驚,帶箭回寨,方知黃忠有百步穿楊之能。鏡花緣˙第七十三回:即如當日養由基百步穿楊,至今名傳不朽者,因其能穿楊葉,並非說他射中楊樹,就算善射。
781. |
金 |
ㄐㄧㄣ |
|
屋 |
ㄨ |
|
藏 |
ㄘㄤ |
ˊ |
嬌 |
ㄐㄧㄠ |
|
漢武帝幼時欲建華麗的宮殿給表妹阿嬌居住。典出漢˙班固˙漢武故事。後指營建華屋給所愛的女子居住,或指納妾之事。元˙湯顯祖˙牡丹亭˙第十四齣:則怕呵,把俺年深色淺,當了個金屋藏嬌。二十載繁華夢˙第二十三回:當時佘老五戀著雁翎,周庸祐也戀著雁翎,各有金屋藏嬌之意。
782. |
任 |
ㄖㄣ |
ˋ |
重 |
ㄓㄨㄥ |
ˋ |
道 |
ㄉㄠ |
ˋ |
遠 |
ㄩㄢ |
ˇ |
負擔繁重,路途遙遠。比喻長期肩負重大的任務。語出論語˙泰伯:士不可以不弘毅,任重而道遠。商君書˙弱民:背法而治,此任重道遠而無馬牛,濟大川而無舡楫也。亦作道遠任重。
783. |
一 |
ㄧ |
|
蹶 |
ㄐㄩㄝ |
ˊ |
不 |
ㄅㄨ |
ˋ |
振 |
ㄓㄣ |
ˋ |
跌了一跤就不敢再走路。語本漢˙劉向˙說苑˙卷十六˙談叢:一噎之故,絕穀不食;一蹶之故,卻足不行。後比喻遭受挫折或失敗後,無法再振作恢復。清˙王夫之˙讀通鑑論˙卷四˙漢宣帝:憚數歲之勞,遽期事之速效,一蹶不振,數十年兵連禍結而不可解。
784. |
近 |
ㄐㄧㄣ |
ˋ |
悅 |
ㄩㄝ |
ˋ |
遠 |
ㄩㄢ |
ˇ |
來 |
ㄌㄞ |
ˊ |
德澤廣被,使境內的人心悅誠服,遠方境外的人也都紛紛前來歸附。語本論語˙子路:葉公問政,子曰:近者說,遠者來。
785. |
因 |
ㄧㄣ |
|
地 |
ㄉㄧ |
ˋ |
制 |
ㄓ |
ˋ |
宜 |
ㄧ |
ˊ |
根據不同環境的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妥善辦法。清史稿˙卷四二一˙朱嶟傳:惟各省情形不一,因地制宜,隨時變通。兒女英雄傳˙第三十六回:你們既不博古,焉得通今?這可就要知因地制宜、因時制宜的道理了!
786. |
千 |
ㄑㄧㄢ |
|
載 |
ㄗㄞ |
ˇ |
一 |
ㄧ |
|
時 |
ㄕ |
ˊ |
為堯舜,北面之道,豈不願尊其所事,比隆往代,況遇千載一時之運?唐˙張九齡˙上姚令公書:今君侯秉天下之鈞,為聖朝之佐,大見信用,渴日太平,千載一時,胡可遇也。亦作千載一逢、千載一合、千載一會、千載一遇、千歲一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