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
8989. |
漱 |
ㄕㄨ |
ˋ |
流 |
ㄌㄧㄡ |
ˊ |
枕 |
ㄓㄣ |
ˋ |
石 |
ㄕ |
ˊ |
形容高潔之士的隱居生活。晉書˙卷九十一˙儒林傳˙范平等傳˙史臣曰:文博之漱流枕石,鏟跡銷聲;宣子之樂道安貧,弘風闡教。
8990. |
慷 |
ㄎㄤ |
|
慨 |
ㄎㄞ |
ˇ |
激 |
ㄐㄧ |
|
烈 |
ㄌㄧㄝ |
ˋ |
志氣高昂,情緒熱烈。元史˙卷一四三˙小雲石海涯傳:燧見其古文峭厲有法,及歌行古樂府慷慨激烈,大奇之。亦作慷慨激昂、激昂慷慨。
8991. |
演 |
ㄧㄢ |
ˇ |
武 |
ㄨ |
ˇ |
修 |
ㄒㄧㄡ |
|
文 |
ㄨㄣ |
ˊ |
操練武技,修習文教。元˙紀君祥˙趙氏孤兒˙第一折:那其間教訓成人,演武修文,重掌三軍。
8992. |
慞 |
ㄓㄤ |
|
惶 |
ㄏㄨㄤ |
ˊ |
失 |
ㄕ |
|
次 |
ㄘ |
ˋ |
恐懼驚惶,失去常態。宋˙張君房˙雲笈七籤˙卷一○三˙翊聖保德真君傳:守真受教而往,方至其家,坐于客館,而岐哥已覺,慞惶失次。亦作張皇失措。
8993. |
滴 |
ㄉㄧ |
|
水 |
ㄕㄨㄟ |
ˇ |
成 |
ㄔㄥ |
ˊ |
凍 |
ㄉㄨㄥ |
ˋ |
滴下的水很快就結凍成冰。形容天氣非常寒冷。宋˙錢易˙南部新書丁:嚴冬沍寒,滴水成凍。亦作滴水成冰。
8994. |
慢 |
ㄇㄢ |
ˋ |
條 |
ㄊㄧㄠ |
ˊ |
斯 |
ㄙ |
|
禮 |
ㄌㄧ |
ˇ |
動作緩慢、不慌不忙的樣子。金瓶梅˙第十二回:那春梅只顧不進房來。叫了半日,纔慢條斯禮,推開房門進來。或作漫條斯禮、慢騰斯理、慢條斯理、慢條絲禮、慢條廝禮。
8995. |
躊 |
ㄔㄡ |
ˊ |
躇 |
ㄔㄨ |
ˊ |
未 |
ㄨㄟ |
ˋ |
決 |
ㄐㄩㄝ |
ˊ |
猶豫而不能做下決定。隋唐演義˙第八十三回:但恐貴妃與虢夫人不捨他,因此躊躇未決。亦作躊躇不決。
8996. |
福 |
ㄈㄨ |
ˊ |
如 |
ㄖㄨ |
ˊ |
山 |
ㄕㄢ |
|
岳 |
ㄩㄝ |
ˋ |
福分像山一樣高。宋˙張君房˙雲笈七籤˙卷二十五˙奔辰飛登五星法:若帝王求道,壽齊三光,千變萬化,坐在立亡,福如山嶽,為人重愛,修道之者,白日升天。
8997. |
漏 |
ㄌㄡ |
ˋ |
網 |
ㄨㄤ |
ˇ |
游 |
ㄧㄡ |
ˊ |
魚 |
ㄩ |
ˊ |
本指從網目逃脫,未被網住的魚。後比喻僥倖逃脫法律制裁的人。如:許多為非做歹的人,心存僥倖,認為自己是漏網游魚,不會受到法律的制裁。亦比喻擺脫危險,驚慌逃走的人。封神演義˙第十四回:李靖望前飛走,真似失林飛鳥,漏網游魚,莫知東南西北。亦作漏網之魚、漏網魚。
8998. |
察 |
ㄔㄚ |
ˊ |
察 |
ㄔㄚ |
ˊ |
而 |
ㄦ |
ˊ |
明 |
ㄇㄧㄥ |
ˊ |
於細微處觀察無遺,而自以為精明。舊唐書˙卷一九○˙文苑傳上˙張蘊古傳:勿渾渾而濁,勿皎皎而清,勿沒沒而闇,勿察察而明。亦作察察為明。
8999. |
解 |
ㄐㄧㄝ |
ˇ |
衣 |
ㄧ |
|
卸 |
ㄒㄧㄝ |
ˋ |
甲 |
ㄐㄧㄚ |
ˇ |
脫去軍衣,卸下盔甲。比喻解除武裝,停止戰爭。孤本元明雜劇˙杏林莊˙頭折:他若是解衣卸甲順天朝,班中封位爵。孤本元明雜劇˙陳倉路˙楔子:刀劍出鞘,弓弩上弦,不許解衣卸甲,好生提鈴喝號,轉箭支更。
9000. |
裹 |
ㄍㄨㄛ |
ˇ |
足 |
ㄗㄨ |
ˊ |
不 |
ㄅㄨ |
ˋ |
進 |
ㄐㄧㄣ |
ˋ |
雙足被束縛而不良於行,比喻有所顧忌而停止不前進。東周列國志˙第九十回:奈奉陽君妒才嫉能,是以遊士裹足而不進,卷口不言。亦作裹足不前。
9001. |
漫 |
ㄇㄢ |
ˋ |
天 |
ㄊㄧㄢ |
|
遍 |
ㄅㄧㄢ |
ˋ |
野 |
ㄧㄝ |
ˇ |
遍布天空和田野,形容很多,到處都是。如:此時漫天遍野都是冥紙,令人怵目驚心。
9002. |
慢 |
ㄇㄢ |
ˋ |
條 |
ㄊㄧㄠ |
ˊ |
廝 |
ㄙ |
|
禮 |
ㄌㄧ |
ˇ |
動作緩慢,從容不迫的樣子。如:他做事總是慢條廝禮的,那怕是房子燒起來了,恐怕還是一樣。亦作慢條斯禮。
9003. |
漫 |
ㄇㄢ |
ˋ |
天 |
ㄊㄧㄢ |
|
塞 |
ㄙㄞ |
|
地 |
ㄉㄧ |
ˋ |
充塞天地間。形容數量極多,到處都是。如:義軍漫天塞地的殺出,賊兵早就嚇跑了。
9004. |
源 |
ㄩㄢ |
ˊ |
深 |
ㄕㄣ |
|
流 |
ㄌㄧㄡ |
ˊ |
長 |
ㄔㄤ |
ˊ |
水的源頭很遠,流經的路程很長。比喻歷史悠久,根柢深厚。宣和書譜˙卷十八˙草書六˙唐˙賀知章:人謂其機會與造化爭衡,非人工可到。蓋胸中所養不凡,源深流長,自然之道。亦作源遠流長。
9005. |
箕 |
ㄐㄧ |
|
山 |
ㄕㄢ |
|
之 |
ㄓ |
|
節 |
ㄐㄧㄝ |
ˊ |
相傳堯欲將天下讓給許由,許由不受而避居箕山。故後以箕山之節指不慕榮華而隱居的高尚節操。漢書˙卷七十二˙鮑宣傳:堯舜在上,下有巢由,今明主方隆唐虞之德,小臣欲守箕山之節也。亦作箕山之志。
9006. |
精 |
ㄐㄧㄥ |
|
兵 |
ㄅㄧㄥ |
|
猛 |
ㄇㄥ |
ˇ |
將 |
ㄐㄧㄤ |
ˋ |
精良的士兵,勇猛的將領。晉書˙卷六十七˙郗鑒傳:使君若顧二帝,自可不行,宜急下檄文,速遣精兵猛將。三國演義˙第六十二回:可連夜遣兵屯雒縣,塞住咽喉之路。劉備雖有精兵猛將,不能過也。
9007. |
精 |
ㄐㄧㄥ |
|
妙 |
ㄇㄧㄠ |
ˋ |
入 |
ㄖㄨ |
ˋ |
神 |
ㄕㄣ |
ˊ |
精彩巧妙而出神入化。宋˙吳曾˙能改齋漫錄˙卷三˙辨誤:掃素寫道經,筆精妙入神。隋唐演義˙第九十五回:且其藝精妙入神,不難邀知遇於君上,致感動於神仙,使其身所遭逢之事,傳為千秋佳話。
9008. |
精 |
ㄐㄧㄥ |
|
妙 |
ㄇㄧㄠ |
ˋ |
絕 |
ㄐㄩㄝ |
ˊ |
倫 |
ㄌㄨㄣ |
ˊ |
精緻美妙,無法比得上。宋˙周密˙武林舊事˙卷二˙燈品:燈品至多。蘇、福為冠,新安晚出,精妙絕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