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
9169. |
餐 |
ㄘㄢ |
|
風 |
ㄈㄥ |
|
吸 |
ㄒㄧ |
|
露 |
ㄌㄨ |
ˋ |
吃風喝水。形容超脫塵俗。明˙張景˙飛丸記˙第九齣:武陵津傍,藐姑山上,餐風吸露乘雲,那許塵眸相望。
9170. |
謇 |
ㄐㄧㄢ |
ˇ |
諤 |
ㄜ |
ˋ |
之 |
ㄓ |
|
風 |
ㄈㄥ |
|
正直敢言的風範。晉書˙卷三十五˙陳騫傳:騫素無謇諤之風,然與帝語傲。亦作蹇諤之風。
9171. |
謇 |
ㄐㄧㄢ |
ˇ |
諤 |
ㄜ |
ˋ |
自 |
ㄗ |
ˋ |
負 |
ㄈㄨ |
ˋ |
正直敢言且自許甚高。明史˙卷一九六˙夏言傳:性警敏,善屬文。及居言路,謇諤自負。
9172. |
濡 |
ㄖㄨ |
ˊ |
沫 |
ㄇㄛ |
ˋ |
涸 |
ㄏㄜ |
ˊ |
轍 |
ㄓㄜ |
ˊ |
比喻人同處困境,而互相以微力救助。見相濡以沫條。宣和畫譜˙卷九˙龍魚敘論:善畫魚龍海水,不為汀濘沮洳之陋、濡沫涸轍之游。
9173. |
擐 |
ㄏㄨㄢ |
ˋ |
甲 |
ㄐㄧㄚ |
ˇ |
操 |
ㄘㄠ |
|
戈 |
ㄍㄜ |
|
穿上鎧甲,手拿武器。形容全副武裝的樣子。宋˙辛棄疾˙美芹十論˙屯田:一旦警急,擐甲操戈以當矢石。亦作擐甲揮戈。
9174. |
精 |
ㄐㄧㄥ |
|
神 |
ㄕㄣ |
ˊ |
滿 |
ㄇㄢ |
ˇ |
腹 |
ㄈㄨ |
ˋ |
稱讚人學識豐富,才思出眾。晉書˙卷六十七˙溫嶠傳:深結錢鳳,為之聲譽,每曰:錢世儀精神滿腹。金史˙卷一一○˙李獻甫傳:為人有幹局,心所到則絕人遠甚。故時人稱其精神滿腹。
9175. |
擐 |
ㄏㄨㄢ |
ˋ |
甲 |
ㄐㄧㄚ |
ˇ |
執 |
ㄓ |
ˊ |
銳 |
ㄖㄨㄟ |
ˋ |
穿上鎧甲,手執武器。形容全副武裝的樣子。元史˙卷一一九˙木華黎傳:我為國家助成大業,擐甲執銳,垂四十年,東征西討,無復遺恨,第恨汴京未下耳!聊齋志異˙卷三˙夜叉國:母嘗從之南征,每臨巨敵,輒擐甲執銳,為子接應。亦作擐甲揮戈。
9176. |
燕 |
ㄧㄢ |
ˋ |
語 |
ㄩ |
ˇ |
鶯 |
ㄧㄥ |
|
呼 |
ㄏㄨ |
|
燕子黃鶯鳴聲不絕於耳。孤本元明雜劇˙浣花溪˙第三折:狂蜂浪蝶簷外舞,綠楊堤燕語鶯呼。亦作燕語鶯啼、鶯啼燕語。
9177. |
豁 |
ㄏㄨㄛ |
ˋ |
然 |
ㄖㄢ |
ˊ |
開 |
ㄎㄞ |
|
悟 |
ㄨ |
ˋ |
一下子開通領悟了某種道理。蓮社高賢傳˙慧遠法師:初聞安師講般若經,豁然開悟
9178. |
燕 |
ㄧㄢ |
ˋ |
啄 |
ㄓㄨㄛ |
ˊ |
皇 |
ㄏㄨㄤ |
ˊ |
孫 |
ㄙㄨㄣ |
|
漢成帝無病暴斃,民間有童謠曰:木門倉琅琅,燕飛來,啄皇孫。皇孫死,燕啄矢。流傳皇后趙飛燕與妹趙昭儀謀害皇孫。典出漢書˙卷九十七˙外戚傳下˙孝成趙皇后傳。後比喻后妃謀害皇子。唐˙駱賓王˙代徐敬業討武氏檄:燕啄皇孫,知漢祚之將盡。
9179. |
避 |
ㄅㄧ |
ˋ |
禍 |
ㄏㄨㄛ |
ˋ |
就 |
ㄐㄧㄡ |
ˋ |
福 |
ㄈㄨ |
ˊ |
避開災禍,趨向福運。宋˙張君房˙雲笈七籤˙卷五十五˙受生天魂法:或示形象,倚託物類,使人思惟,自解意趣,吉凶善惡,了然知之,避禍就福,所向諧也。
9180. |
瞽 |
ㄍㄨ |
ˇ |
言 |
ㄧㄢ |
ˊ |
妄 |
ㄨㄤ |
ˋ |
舉 |
ㄐㄩ |
ˇ |
胡亂說話,輕率行動。晉書˙卷五十一˙摯虞傳:臣生長蓽門,不逮異物,雖有賢才,所未接識,不敢瞽言妄舉。
9181. |
燕 |
ㄧㄢ |
ˋ |
雀 |
ㄑㄩㄝ |
ˋ |
處 |
ㄔㄨ |
ˇ |
屋 |
ㄨ |
|
比喻居安而不知危,毫無警戒之心。孔叢子˙卷五˙論勢:先人有言,燕雀處屋,子母相哺,喣喣焉其相樂也,自以為安矣;灶突決上,棟宇將焚,燕雀顏色不變,不知禍之將及己也。亦作堂間處燕、燕雀處堂。
9182. |
濯 |
ㄓㄨㄛ |
ˊ |
纓 |
ㄧㄥ |
|
彈 |
ㄊㄢ |
ˊ |
冠 |
ㄍㄨㄢ |
|
濯纓,清洗帽纓。見濯纓條。彈冠,整理帽冠。見彈冠條。濯纓彈冠比喻準備出仕,做官。藝文類聚˙卷三十五˙愁˙曹植˙釋愁文曰:今大道既隱,子生末季,沉溺流俗,眩惑名位,濯纓彈冠,諮諏榮貴。
9183. |
檀 |
ㄊㄢ |
ˊ |
郎 |
ㄌㄤ |
ˊ |
謝 |
ㄒㄧㄝ |
ˋ |
女 |
ㄋㄩ |
ˇ |
檀郎,指晉潘岳。謝女,指晉謝道韞。兩人皆才貌出眾,後因用以稱才貌雙全的夫婦或情侶。唐˙李賀˙牡丹種曲:檀郎謝女眠何處,樓臺月明燕夜語。
9184. |
隳 |
ㄏㄨㄟ |
|
節 |
ㄐㄧㄝ |
ˊ |
敗 |
ㄅㄞ |
ˋ |
名 |
ㄇㄧㄥ |
ˊ |
破壞節操與名聲。宋˙張孝祥˙取友銘:隳節敗名,禍止汝身。當官而行,將疚我民。
9185. |
瞠 |
ㄔㄥ |
|
目 |
ㄇㄨ |
ˋ |
而 |
ㄦ |
ˊ |
視 |
ㄕ |
ˋ |
張大眼睛注視。形容驚恐畏懼的樣子。宋˙洪邁˙夷堅丁志˙卷一˙金陵邸:西邊房門又開,一婦人衫裙俱青,抱嬰兒以出,亦瞠目而視。歧路燈˙第十四回:王春宇聽眾人說話,也不甚解,只是瞠目而視,不敢攙言。
9186. |
器 |
ㄑㄧ |
ˋ |
鼠 |
ㄕㄨ |
ˇ |
難 |
ㄋㄢ |
ˊ |
投 |
ㄊㄡ |
ˊ |
躲在器物邊的老鼠不易投打。比喻壞人有人庇護,就難以制服。明˙鄭若庸˙玉玦記˙第十七齣:君言且莫仇,他轍魚方困,器鼠難投,小哥不要反了面。
9187. |
觳 |
ㄏㄨ |
ˊ |
觫 |
ㄙㄨ |
ˋ |
伏 |
ㄈㄨ |
ˊ |
罪 |
ㄗㄨㄟ |
ˋ |
惶恐的認罪。東周列國志˙第五十二回:公子宋隨班行禮,全無觳觫伏罪之語。
9188. |
霜 |
ㄕㄨㄤ |
|
露 |
ㄌㄨ |
ˋ |
之 |
ㄓ |
|
思 |
ㄙ |
|
語本禮記˙祭義:霜露既降,君子履之,必有悽愴之心,非其寒之謂也。鄭玄˙注:感時念親也。後以霜露之思表示對父母的哀思。元˙高明˙琵琶記˙旌表:風木之情何深,允為教化之本;霜露之思既極,宜沾雨露之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