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
10616. |
海 |
ㄏㄞ |
ˇ |
嘯 |
ㄒㄧㄠ |
ˋ |
山 |
ㄕㄢ |
|
崩 |
ㄅㄥ |
|
大海呼嘯,高山崩裂。形容來勢凶猛。東周列國志˙第五十四回:楚兵人人耀武,個個揚威,分明似海嘯山崩,天摧地塌。
10617. |
高 |
ㄍㄠ |
|
才 |
ㄘㄞ |
ˊ |
大 |
ㄉㄚ |
ˋ |
德 |
ㄉㄜ |
ˊ |
才能和品德兼優。元˙馬致遠˙薦福碑˙第一折:賢弟,論你高才大德,博學廣文,為何不進取功名。
10618. |
浮 |
ㄈㄨ |
ˊ |
名 |
ㄇㄧㄥ |
ˊ |
薄 |
ㄅㄛ |
ˊ |
利 |
ㄌㄧ |
ˋ |
形容名利微不足道。宋˙趙師俠˙撲蝴蝶˙清和時候詞:一杯洗滌無餘,萬事消磨去遠。浮名薄利休羨。
10619. |
流 |
ㄌㄧㄡ |
ˊ |
汗 |
ㄏㄢ |
ˋ |
浹 |
ㄐㄧㄚ |
ˊ |
背 |
ㄅㄟ |
ˋ |
出汗很多,溼透了背脊。形容工作辛勞或極度驚恐、羞愧。新五代史˙卷五十四˙雜傳˙司空頲傳:正言素不能文辭,又為兵刃所迫,流汗浹背,不能下筆。東周列國志˙第八十五回:那廷椽里豪,嚇得面如土色,流汗浹背。亦作汗流浹背、汗流洽背。
10620. |
浮 |
ㄈㄨ |
ˊ |
翠 |
ㄘㄨㄟ |
ˋ |
流 |
ㄌㄧㄡ |
ˊ |
丹 |
ㄉㄢ |
|
形容色彩鮮明豔麗。宋˙陸游˙安隱寺修鐘樓疏:浮翠流丹,儻復還於鉅麗;撞昏擊曉,實大警於沉冥。
10621. |
高 |
ㄍㄠ |
|
才 |
ㄘㄞ |
ˊ |
遠 |
ㄩㄢ |
ˇ |
識 |
ㄕ |
ˋ |
才能卓越,見識深遠。三國志˙卷二十三˙魏書˙和洽傳˙裴松之˙注引汝南先賢傳:召陵謝子微,高才遠識,見劭年十八時,乃歎息曰:此則希世出眾之偉人也。亦作高才卓識。
10622. |
海 |
ㄏㄞ |
ˇ |
沸 |
ㄈㄟ |
ˋ |
河 |
ㄏㄜ |
ˊ |
翻 |
ㄈㄢ |
|
大海湧騰,江河翻滾。比喻聲勢極大。清˙洪昇˙長生殿˙第十七齣:抵多少雷轟電轉,可正是海沸河翻。亦作海沸波翻、海沸江翻。
10623. |
高 |
ㄍㄠ |
|
才 |
ㄘㄞ |
ˊ |
絕 |
ㄐㄩㄝ |
ˊ |
學 |
ㄒㄩㄝ |
ˊ |
才能高超,學識過人。明˙高明˙汲古閣本琵琶記˙第二齣:十載親燈火,論高才絕學,休誇班馬。
10624. |
浮 |
ㄈㄨ |
ˊ |
萍 |
ㄆㄧㄥ |
ˊ |
浪 |
ㄌㄤ |
ˋ |
梗 |
ㄍㄥ |
ˇ |
比喻飄泊無定的浪子。元˙喬吉˙揚州夢˙楔子:博著個甚功名,教俺做浮萍浪梗,因此上意懶出豫章城。亦作浮萍斷梗。
10625. |
海 |
ㄏㄞ |
ˇ |
沸 |
ㄈㄟ |
ˋ |
山 |
ㄕㄢ |
|
裂 |
ㄌㄧㄝ |
ˋ |
大海湧騰,高山崩裂。比喻聲勢浩大。明˙張鳳翼˙紅拂記˙第二十一齣:坐談間早辨龍蛇,把袖裡乾坤做夢裡蝴蝶,狠的人海沸山裂,不禁支髮,空跌雙靴。亦作海沸山搖。
10626. |
流 |
ㄌㄧㄡ |
ˊ |
風 |
ㄈㄥ |
|
餘 |
ㄩ |
ˊ |
俗 |
ㄙㄨ |
ˊ |
古代流傳至今的風尚習俗。宋˙王安石˙虔州學記:堯舜三代,從容無為,同四海於一堂之上,而流風餘俗,詠歎之不息。
10627. |
恣 |
ㄘ |
|
睢 |
ㄙㄨㄟ |
|
無 |
ㄨ |
ˊ |
忌 |
ㄐㄧ |
ˋ |
無所顧忌的隨意放縱。清史稿˙卷二五一˙李之芳傳:世祖時賞罰出至公,督撫不敢恣睢無忌。亦作恣肆無忌。
10628. |
高 |
ㄍㄠ |
|
才 |
ㄘㄞ |
ˊ |
碩 |
ㄕ |
ˊ |
學 |
ㄒㄩㄝ |
ˊ |
才能高超,學識淵博。唐˙李綱˙諫以舞人安叱奴為散騎常侍疏:高才碩學,猶滯草萊。亦作高才博學、高才大學。
10629. |
流 |
ㄌㄧㄡ |
ˊ |
血 |
ㄒㄧㄝ |
ˇ |
成 |
ㄔㄥ |
ˊ |
渠 |
ㄑㄩ |
ˊ |
|
(又音)ㄌㄧㄡ |
ˊ |
|
ㄒㄩㄝ |
ˋ |
|
ㄔㄥ |
ˊ |
|
ㄑㄩ |
ˊ |
渠,水渠。流血成渠形容傷亡眾多。東周列國志˙第九十五回:殺得齊兵屍橫原野,流血成渠。亦作流血成河、流血成川。
10630. |
流 |
ㄌㄧㄡ |
ˊ |
宕 |
ㄉㄤ |
ˋ |
忘 |
ㄨㄤ |
ˋ |
反 |
ㄈㄢ |
ˇ |
於關右,狂簡斐然成俗,流宕忘反,無所取裁。亦作流蕩忘返。
10631. |
高 |
ㄍㄠ |
|
人 |
ㄖㄣ |
ˊ |
勝 |
ㄕㄥ |
ˋ |
士 |
ㄕ |
ˋ |
清高不求名利的人。亦作高人逸士。
10632. |
餓 |
ㄜ |
ˋ |
虎 |
ㄏㄨ |
ˇ |
飢 |
ㄐㄧ |
|
鷹 |
ㄧㄥ |
|
比喻凶狠貪婪的人。活地獄˙楔子:衙門裡的人,一個個是餓虎飢鷹,不叫他們敲詐百姓,敲詐哪個咧!
10633. |
高 |
ㄍㄠ |
|
才 |
ㄘㄞ |
ˊ |
博 |
ㄅㄛ |
ˊ |
學 |
ㄒㄩㄝ |
ˊ |
才能高超,學識淵博。周書˙卷七˙宣帝紀:八日,州舉高才博學者為秀才。亦作高才大學、高才碩學。
10634. |
高 |
ㄍㄠ |
|
山 |
ㄕㄢ |
|
仰 |
ㄧㄤ |
ˇ |
之 |
ㄓ |
|
比喻對高尚德性的景仰。見高山仰止條。管子˙九宋:高山仰之,不可極也。
10635. |
高 |
ㄍㄠ |
|
不 |
ㄅㄨ |
ˋ |
可 |
ㄎㄜ |
ˇ |
登 |
ㄉㄥ |
|
形容難以到達。文選˙陳琳˙為曹洪與魏文帝書:且夫墨子之守,縈帶為桓,高不可登,折箸為械,堅不可入。亦作高不可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