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
10656. |
高 |
ㄍㄠ |
|
談 |
ㄊㄢ |
ˊ |
虛 |
ㄒㄩ |
|
辭 |
ㄘ |
ˊ |
高深玄妙,不切實際的言論。宋˙張方平˙論國計事:故貨食者,人事之確論,非高談虛辭之可致者也。亦作高談虛論。
10657. |
高 |
ㄍㄠ |
|
陽 |
ㄧㄤ |
ˊ |
公 |
ㄍㄨㄥ |
|
子 |
ㄗ |
ˇ |
好飲酒而狂放不羈的人。見高陽酒徒條。元˙康進之˙李逵負荊˙第一折:高陽公子休空過,不比尋常賣酒家。
10658. |
高 |
ㄍㄠ |
|
位 |
ㄨㄟ |
ˋ |
重 |
ㄓㄨㄥ |
ˋ |
祿 |
ㄌㄨ |
ˋ |
職位高,薪俸優厚。宋˙蘇軾˙應詔集˙策略第五:黜虛名而求實效,不愛高位重祿。亦作高位厚祿。
10659. |
赧 |
ㄋㄢ |
ˇ |
顏 |
ㄧㄢ |
ˊ |
汗 |
ㄏㄢ |
ˋ |
下 |
ㄒㄧㄚ |
ˋ |
臉色發紅,額頭出汗。形容羞慚的樣子。如:今天先生譽過之情,令人赧顏汗下。
10660. |
襲 |
ㄒㄧ |
ˊ |
以 |
ㄧ |
ˇ |
成 |
ㄔㄥ |
ˊ |
俗 |
ㄙㄨ |
ˊ |
因襲舊有的事物,且已成為一種習俗。明˙朱彝尊˙曝書亭集˙卷六十二˙朱右傳:世代沿革,襲以成俗,無復古意。
10661. |
龔 |
ㄍㄨㄥ |
|
行 |
ㄒㄧㄥ |
ˊ |
天 |
ㄊㄧㄢ |
|
罰 |
ㄈㄚ |
ˊ |
恭敬地奉行上天的意志去征罰。古代帝王征討時的用語。文選˙班固˙東都賦:龔行天罰,應天順人,斯乃湯武之所以昭王業也。亦作恭行天罰。
10662. |
匏 |
ㄆㄠ |
ˊ |
瓜 |
ㄍㄨㄚ |
|
空 |
ㄎㄨㄥ |
|
懸 |
ㄒㄩㄢ |
ˊ |
孔子比喻自己無法像匏瓜那樣繫懸著而不讓人食用,應該出仕為官,有所作為。語本論語˙陽貨:吾豈匏瓜也哉?焉能繫而不食。後用以比喻有才能的人卻不為世所用。
10663. |
高 |
ㄍㄠ |
|
壁 |
ㄅㄧ |
ˋ |
深 |
ㄕㄣ |
|
壘 |
ㄌㄟ |
ˇ |
比喻防禦堅固。三國志˙卷二十二˙魏書˙陳群傳:王經當高壁深壘,挫其銳氣。亦作高壘深壁。
10664. |
輔 |
ㄈㄨ |
ˇ |
車 |
ㄐㄩ |
|
脣 |
ㄔㄨㄣ |
ˊ |
齒 |
ㄔ |
ˇ |
雙方相互依存。晉˙孫楚˙為石仲容與孫皓書:外失輔車脣齒之援,內有毛羽零落之漸。
10665. |
高 |
ㄍㄠ |
|
壁 |
ㄅㄧ |
ˋ |
深 |
ㄕㄣ |
|
塹 |
ㄑㄧㄢ |
ˋ |
比喻防禦堅固。唐˙杜牧˙上李司徒相公論用兵書:若以萬人為壘,下窒其口,高壁深塹,勿與之戰。亦作高壘深溝。
10666. |
曹 |
ㄘㄠ |
ˊ |
社 |
ㄕㄜ |
ˋ |
之 |
ㄓ |
|
謀 |
ㄇㄡ |
ˊ |
語本左傳˙哀公七年:初,曹人或夢眾君子立于社宮,而謀亡曹。比喻亡國的預兆。北周˙庾信˙哀江南賦:鬼同曹社之謀,人有秦庭之哭。
10667. |
高 |
ㄍㄠ |
|
蹈 |
ㄉㄠ |
ˋ |
遠 |
ㄩㄢ |
ˇ |
舉 |
ㄐㄩ |
ˇ |
隱居避世。宋˙王楙˙野客叢書˙卷四˙穆生鄒陽:穆生高蹈遠舉,意蓋有在,逆知異日必不能免,非知幾疇克爾哉?亦作高蹈遠引、高舉遠蹈。
10668. |
勒 |
ㄌㄜ |
ˋ |
馬 |
ㄇㄚ |
ˇ |
懸 |
ㄒㄩㄢ |
ˊ |
崖 |
ㄧㄞ |
ˊ |
來到懸崖前而能勒住馬的奔勢。比喻人面臨危險境地時,能體悟明辨,及時回頭。清˙紀昀˙閱微草堂筆記˙卷十六˙姑妄聽之二:偶差一念,魔障遂生。幸道力原深,故忽迷忽悟,能勒馬懸崖耳。
10669. |
通 |
ㄊㄨㄥ |
|
才 |
ㄘㄞ |
ˊ |
練 |
ㄌㄧㄢ |
ˋ |
識 |
ㄕ |
ˋ |
博學多才、見識練達的人。唐˙崔尚˙唐天台山新桐柏觀頌序:夫其通才練識,贍學多聞,翰墨之工,文章之美,皆忘其所能也。
10670. |
通 |
ㄊㄨㄥ |
|
幽 |
ㄧㄡ |
|
洞 |
ㄉㄨㄥ |
ˋ |
微 |
ㄨㄟ |
ˊ |
通曉細微而幽深的道理。五燈會元˙卷四˙白居易侍郎:並鉤深索隱,通幽洞微。
10671. |
梧 |
ㄨ |
ˊ |
鼠 |
ㄕㄨ |
ˇ |
之 |
ㄓ |
|
技 |
ㄐㄧ |
ˋ |
傳說梧鼠有五技:能飛不能上屋,能爬樹而不能上樹頂,能游水不能渡過深谷,能打洞不能掩護身體,能走不能比人快。語本荀子˙勸學:螣蛇無足而飛,梧鼠五技而窮。後比喻技能雖多而不精。
10672. |
通 |
ㄊㄨㄥ |
|
觀 |
ㄍㄨㄢ |
|
全 |
ㄑㄩㄢ |
ˊ |
局 |
ㄐㄩ |
ˊ |
通盤觀察整個局勢。如:處理事情必須要通觀全局,不可執一而論。
10673. |
高 |
ㄍㄠ |
|
歌 |
ㄍㄜ |
|
猛 |
ㄇㄥ |
ˇ |
進 |
ㄐㄧㄣ |
ˋ |
大聲唱歌,勇猛前進。形容情緒激昂,勇往直前。如:朝著目標高歌猛進。
10674. |
高 |
ㄍㄠ |
|
譚 |
ㄊㄢ |
ˊ |
清 |
ㄑㄧㄥ |
|
論 |
ㄌㄨㄣ |
ˋ |
高妙清雅的言談、議論。東觀漢記˙卷十八˙趙勤傳:到葉見霸,不問縣事,但高譚清論,以激勵之。或作高談清論、清談高論。
10675. |
高 |
ㄍㄠ |
|
情 |
ㄑㄧㄥ |
ˊ |
厚 |
ㄏㄡ |
ˋ |
意 |
ㄧ |
ˋ |
深厚的情誼。隋唐演義˙第四十二回:既承員外高情厚意,待老漢去叫小女出來拜見。亦作高情厚愛、高情厚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