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
11300. |
臨 |
ㄌㄧㄣ |
ˊ |
軍 |
ㄐㄩㄣ |
|
對 |
ㄉㄨㄟ |
ˋ |
壘 |
ㄌㄟ |
ˇ |
面對敵軍,準備作戰。孤本元明雜劇˙萬國來朝˙第三折:領將驅兵敢戰敵,臨軍對壘慣相持。亦作臨軍對陣。
11301. |
待 |
ㄉㄞ |
ˋ |
時 |
ㄕ |
ˊ |
而 |
ㄦ |
ˊ |
舉 |
ㄐㄩ |
ˇ |
等待適合的時機,才有所行動。亦作待時而動。
11302. |
鬼 |
ㄍㄨㄟ |
ˇ |
魅 |
ㄇㄟ |
ˋ |
伎 |
ㄐㄧ |
ˋ |
倆 |
ㄌㄧㄤ |
ˇ |
暗中傷人的陰險手段。歧路燈˙第九十五回:這些衙役鬼魅伎倆,千人一狀,原也不必掛齒。亦作鬼蜮伎倆。
11303. |
科 |
ㄎㄜ |
|
頭 |
ㄊㄡ |
ˊ |
箕 |
ㄐㄧ |
|
踞 |
ㄐㄩ |
ˋ |
不戴帽子,兩腿分開而坐。比喻過著無拘無束、自得其樂的隱逸生活。唐˙王維˙與盧員外象過崔處士興宗林亭詩:科頭箕踞長松下,白眼看他世上人。
11304. |
看 |
ㄎㄢ |
ˋ |
風 |
ㄈㄥ |
|
行 |
ㄒㄧㄥ |
ˊ |
事 |
ㄕ |
ˋ |
比喻做事隨機而變。如:你到那兒要看風行事,不要壞了大事。
11305. |
秋 |
ㄑㄧㄡ |
|
月 |
ㄩㄝ |
ˋ |
寒 |
ㄏㄢ |
ˊ |
江 |
ㄐㄧㄤ |
|
明亮皎潔的秋月,寒冷清澈的江水。比喻有才德的人內心明淨清澈。宋˙黃庭堅˙贈別李次翁詩:德人天游,秋月寒江。
11306. |
秋 |
ㄑㄧㄡ |
|
風 |
ㄈㄥ |
|
落 |
ㄌㄨㄛ |
ˋ |
葉 |
ㄧㄝ |
ˋ |
秋風吹起,樹葉凋零。比喻勢力強大,掃除一切。宋˙洪邁˙夷堅乙志˙卷六˙齊先生:金勒狨鞍,赫弈照市,三年之後,雖蹇驢亦無有矣。人言秋風落葉,此真是也。
11307. |
看 |
ㄎㄢ |
ˋ |
文 |
ㄨㄣ |
ˊ |
老 |
ㄌㄠ |
ˇ |
眼 |
ㄧㄢ |
ˇ |
評論文章的高手。鏡花緣˙第五十六回:如評論訛錯,以後再不敢自居看文老眼。亦作看文巨眼。
11308. |
看 |
ㄎㄢ |
ˋ |
人 |
ㄖㄣ |
ˊ |
行 |
ㄒㄧㄥ |
ˊ |
事 |
ㄕ |
ˋ |
根據對方的身分與自己的關係來處理事情。如:你是看人行事,毫無原則。
11309. |
看 |
ㄎㄢ |
ˋ |
風 |
ㄈㄥ |
|
使 |
ㄕ |
ˇ |
船 |
ㄔㄨㄢ |
ˊ |
比喻見機行事。見看風使帆條。西湖佳話˙斷橋情跡:老娘是個走千家、踏萬戶,極聰明的人,須看風使船,且待他口聲何如?
11310. |
膽 |
ㄉㄢ |
ˇ |
顫 |
ㄓㄢ |
ˋ |
心 |
ㄒㄧㄣ |
|
驚 |
ㄐㄧㄥ |
|
形容十分害怕。通俗常言疏證˙心意.膽顫心驚引拜月亭記劇:膽顫心驚,如何可免。亦作膽戰心驚。
11311. |
膽 |
ㄉㄢ |
ˇ |
驚 |
ㄐㄧㄥ |
|
心 |
ㄒㄧㄣ |
|
顫 |
ㄓㄢ |
ˋ |
形容十分驚懼而顫慄。如:走在年久失修的吊橋上,步步皆膽驚心顫,深怕發生意外。亦作膽戰心驚。
11312. |
鉤 |
ㄍㄡ |
|
隱 |
ㄧㄣ |
ˇ |
抉 |
ㄐㄩㄝ |
ˊ |
微 |
ㄨㄟ |
ˊ |
治學上能發掘深奧精微的道理。
11313. |
待 |
ㄉㄞ |
ˋ |
月 |
ㄩㄝ |
ˋ |
西 |
ㄒㄧ |
|
廂 |
ㄒㄧㄤ |
|
唐張生見崔鶯鶯容貌動人,為之傾心,作春詞二首贈之,崔氏回詩曰:待月西廂下,迎風戶半開。拂牆花影動,疑是玉人來。後二人果於月圓之夜,於西廂房中相見。典折:你吵鬧起花燭洞房,自支吾待月西廂。
11314. |
修 |
ㄒㄧㄡ |
|
身 |
ㄕㄣ |
|
齊 |
ㄑㄧ |
ˊ |
家 |
ㄐㄧㄚ |
|
修,修養。修文獻異文作脩。語本禮記˙大學:身脩而后家齊,家齊而后國治,國治而后天下平。指修養自身,治理好家務。儒林外史˙第三十四回:你看這夫婦兩個,絕無一點心想到功名富貴上去,彈琴飲酒,知命樂天。這便是三代以上修身齊家之君子。
11315. |
選 |
ㄒㄩㄢ |
ˇ |
士 |
ㄕ |
ˋ |
厲 |
ㄌㄧ |
ˋ |
兵 |
ㄅㄧㄥ |
|
挑選戰士,磨利武器,準備作戰。呂氏春秋˙孟秋紀˙孟秋:天子乃命將帥,選士厲兵,簡練傑俊,專任有功,以征不義。
11316. |
選 |
ㄒㄩㄢ |
ˇ |
兵 |
ㄅㄧㄥ |
|
秣 |
ㄇㄛ |
ˋ |
馬 |
ㄇㄚ |
ˇ |
選練好士兵,餵飽戰馬。做好戰前的準備。宋.歐陽修.準詔言事上書:今若敕勵諸將選兵秣馬,疾入西界,但能痛敗昊賊一陣,則吾軍威大振而虜計沮矣。
11317. |
臨 |
ㄌㄧㄣ |
ˊ |
難 |
ㄋㄢ |
ˋ |
不 |
ㄅㄨ |
ˋ |
避 |
ㄅㄧ |
ˋ |
到了危難的關頭,能挺身面對不逃避。東周列國志˙第四十四回:夫料事能中,智也;盡心謀國,忠也;臨難不避,勇也。
11318. |
逃 |
ㄊㄠ |
ˊ |
災 |
ㄗㄞ |
|
避 |
ㄅㄧ |
ˋ |
難 |
ㄋㄢ |
ˋ |
逃離禍患躲避災難。元˙無名氏˙盆兒鬼˙第二折:似這等逃災避難,倒不如奔井投河。亦作逃災躲難。
11319. |
臨 |
ㄌㄧㄣ |
ˊ |
難 |
ㄋㄢ |
ˋ |
鑄 |
ㄓㄨ |
ˋ |
兵 |
ㄅㄧㄥ |
|
臨到國家危難之際,才去製造兵器。語本晏子春秋˙內篇˙雜上:溺而後問隊,迷而後問路,譬之猶臨難而遽鑄兵,臨噎而遽掘井,雖速亦無及已。比喻事到臨頭才著手準備,卻為時已晚。梁書˙卷十二˙韋叡傳:賊已至城下,方復求軍,臨頭鑄兵,豈及馬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