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
11503. |
濟 |
ㄐㄧ |
ˋ |
世 |
ㄕ |
ˋ |
救 |
ㄐㄧㄡ |
ˋ |
人 |
ㄖㄣ |
ˊ |
拯救世人。宋˙張君房˙雲笈七籤˙卷一一三˙孫思邈:乃命其子取龍宮藥方三十首與先生,此真道者,可以濟世救人。
11504. |
首 |
ㄕㄡ |
ˇ |
丘 |
ㄑㄧㄡ |
|
之 |
ㄓ |
|
思 |
ㄙ |
|
相傳狐狸將死時,頭會朝向它出生的土丘。比喻懷念故土或歸葬故鄉之情。後漢書˙卷四十七˙班超傳:臣聞太公封齊,五世葬周,狐死首丘,代馬依風。夫周齊同在中土千里之間,況於遠處絕域,小臣能無依風首丘之思哉?晉書˙卷一○五˙石勒載記下:逖,北州土望也,儻有首丘之思。亦作首丘之念、首丘之情、首丘之望。
11505. |
首 |
ㄕㄡ |
ˇ |
尾 |
ㄨㄟ |
ˇ |
兩 |
ㄌㄧㄤ |
ˇ |
端 |
ㄉㄨㄢ |
|
形容躊躇不決,瞻前顧後的樣子。亦作首施兩端、首鼠兩端。
11506. |
首 |
ㄕㄡ |
ˇ |
丘 |
ㄑㄧㄡ |
|
之 |
ㄓ |
|
望 |
ㄨㄤ |
ˋ |
傳說狐狸將死時,頭朝向著它出生的土丘。比喻懷念故土或歸葬故鄉之情。宋˙蘇軾˙到惠州謝表:衰疾交攻,無復首丘之望。亦作首丘之思。
11507. |
濟 |
ㄐㄧ |
ˋ |
時 |
ㄕ |
ˊ |
拯 |
ㄓㄥ |
ˇ |
世 |
ㄕ |
ˋ |
拯救當世。後漢書˙卷五十二˙崔駰傳:且濟時拯世之術,豈必體堯蹈舜然後乃理哉?
11508. |
首 |
ㄕㄡ |
ˇ |
丘 |
ㄑㄧㄡ |
|
之 |
ㄓ |
|
情 |
ㄑㄧㄥ |
ˊ |
相傳狐狸將死時,頭朝向它出生的土丘。比喻懷念故土或歸葬故鄉之情。後漢書˙卷十六˙寇恂傳:不勝狐死首丘之情,營魂識路之懷。亦作首丘之思。
11509. |
首 |
ㄕㄡ |
ˇ |
尾 |
ㄨㄟ |
ˇ |
乖 |
ㄍㄨㄞ |
|
互 |
ㄏㄨ |
ˋ |
前後相互違背。宋書˙卷七十一˙徐湛之傳:齎傳之信,無有主名,所徵之人,又已死沒,首尾乖互,自為矛楯。
11510. |
首 |
ㄕㄡ |
ˇ |
丘 |
ㄑㄧㄡ |
|
夙 |
ㄙㄨ |
ˋ |
願 |
ㄩㄢ |
ˋ |
相傳狐狸將死之時,頭會朝著自己出生時的土丘。比喻懷念故鄉或歸葬故土的心願。清史稿˙卷二三四˙孔有德傳:臣自念受恩至渥,必遠闢巖疆,始敢伸首丘夙願,故毅然以粵西為請。
11511. |
濟 |
ㄐㄧ |
ˋ |
貧 |
ㄆㄧㄣ |
ˊ |
拔 |
ㄅㄚ |
ˊ |
苦 |
ㄎㄨ |
ˇ |
救助貧苦的人。敦煌變文˙維摩詰經講經文:常行慈悲,濟貧拔苦,歸將有餘救不足者,將安樂施危厄者。三國演義˙第十一回:竺因此廣捨錢財,濟貧拔苦。
11512. |
首 |
ㄕㄡ |
ˇ |
尾 |
ㄨㄟ |
ˇ |
受 |
ㄕㄡ |
ˋ |
敵 |
ㄉㄧ |
ˊ |
前後都受到敵人攻擊。周書˙卷一˙文帝紀上:今逼以上命,悉令赴關,悅躡其後,歡邀其前,首尾受敵,其勢危矣。東周列國志˙第七十五回:彼水陸路絕,首尾受敵,吳君臣之命,皆喪於吾手矣。
11513. |
濟 |
ㄐㄧ |
ˇ |
濟 |
ㄐㄧ |
ˇ |
彬 |
ㄅㄧㄣ |
|
彬 |
ㄅㄧㄣ |
|
儀容端莊,舉止文雅。東周列國志˙第六十九回:將入朝,朝門外有十餘位官員,一個個峨冠博帶,濟濟彬彬,列于兩行。
11514. |
濃 |
ㄋㄨㄥ |
ˊ |
妝 |
ㄓㄨㄤ |
|
豔 |
ㄧㄢ |
ˋ |
服 |
ㄈㄨ |
ˊ |
妝飾濃麗鮮豔。形容女子盛裝的樣子。隋唐演義˙第三十五回:眾宮人都濃妝豔服,騎在馬上,一簇綺羅,千行絲竹,從大內直排至西苑。亦作濃妝豔抹。
11515. |
首 |
ㄕㄡ |
ˇ |
尾 |
ㄨㄟ |
ˇ |
貫 |
ㄍㄨㄢ |
ˋ |
通 |
ㄊㄨㄥ |
|
前後接連相通。宋˙王觀國˙學林˙卷七˙古賦題:左思作三都賦序曰:余既思摹二京而賦三都。蓋亦擬張衡二京而為三都賦……此賦首尾貫通,亦一賦也。
11516. |
洞 |
ㄉㄨㄥ |
ˋ |
中 |
ㄓㄨㄥ |
ˋ |
肯 |
ㄎㄣ |
ˇ |
綮 |
ㄑㄧㄥ |
ˋ |
觀察敏銳,言論能掌握問題的關鍵處。元史˙卷一九○˙儒學傳二˙韓性傳:郡之良二千石,政事有所未達,輒往咨訪,性從容開導,洞中肯綮,裨益者多。
11517. |
濟 |
ㄐㄧ |
ˋ |
弱 |
ㄖㄨㄛ |
ˋ |
鋤 |
ㄔㄨ |
ˊ |
強 |
ㄑㄧㄤ |
ˊ |
扶助弱小,鏟除強暴。隋唐演義˙第十八回:這不平之氣,個個有的,若沒個濟弱鋤強的手段,也只乾著惱一番。
11518. |
洗 |
ㄒㄧ |
ˇ |
心 |
ㄒㄧㄣ |
|
換 |
ㄏㄨㄢ |
ˋ |
骨 |
ㄍㄨ |
ˇ |
洗除塵心,脫換凡骨。宋˙張君房˙雲笈七籤˙卷一○三˙翊聖保德真君傳:為吾洗心復換骨,背凡入聖奔長生。
11519. |
首 |
ㄕㄡ |
ˇ |
尾 |
ㄨㄟ |
ˇ |
相 |
ㄒㄧㄤ |
|
衛 |
ㄨㄟ |
ˋ |
前後相互援救。晉書˙卷六十七˙溫嶠傳:至於啟戎行,不敢有辭,僕與仁公當如常山之蛇,首尾相衛,又脣齒之喻也。亦作首尾相救、首尾相援。
11520. |
洗 |
ㄒㄧ |
ˇ |
削 |
ㄒㄩㄝ |
ˋ |
更 |
ㄍㄥ |
|
革 |
ㄍㄜ |
ˊ |
形容全面澈底的進行改革。唐˙杜牧˙罪言:洗削更革,罔不順適,唯山東不服,亦再攻之,皆不利以返。
11521. |
前 |
ㄑㄧㄢ |
ˊ |
功 |
ㄍㄨㄥ |
|
盡 |
ㄐㄧㄣ |
ˋ |
滅 |
ㄇㄧㄝ |
ˋ |
將以往辛苦建立的功勞,全部廢棄。戰國策˙西周策:公之功甚多;今公又以秦兵出塞,過兩周,踐韓,而以攻梁,一攻而不得,前功盡滅,公不若稱病不出也。亦作前功盡棄。
11522. |
渾 |
ㄏㄨㄣ |
ˋ |
俗 |
ㄙㄨ |
ˊ |
和 |
ㄏㄜ |
ˊ |
光 |
ㄍㄨㄤ |
|
收斂自己的鋒芒而與世俗混同。語本老子˙第四章:挫其銳,解其紛;和其光,同其塵。形容人謙讓斂藏,與世無爭。元˙王實甫˙西廂記˙第一本˙第二折:俺先人甚的是渾俗和光,真一味風清月朗。亦作混俗和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