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
11923. |
枕 |
ㄓㄣ |
ˋ |
戈 |
ㄍㄜ |
|
汗 |
ㄏㄢ |
ˋ |
馬 |
ㄇㄚ |
ˇ |
汗馬,馬疾馳而出汗,指建立戰功。枕戈汗馬形容時時處於備戰之中,以便殺敵立功。。明史˙卷二○四˙曾銑傳:臣非不知兵凶戰危,而枕戈汗馬,切齒痛心有日矣。明˙屠隆˙曇花記˙第二十八齣:須教,枕戈汗馬,努力塞雲邊草,幾時得功成大漠,鶴歸華表。
11924. |
臥 |
ㄨㄛ |
ˋ |
鼓 |
ㄍㄨ |
ˇ |
偃 |
ㄧㄢ |
ˇ |
旗 |
ㄑㄧ |
ˊ |
尉高嶽、行臺慕容紹宗、儀同劉豐生等,率步騎十萬來攻潁川。城內臥鼓偃旗,若無人者。亦作偃旗息鼓。
11925. |
規 |
ㄍㄨㄟ |
|
言 |
ㄧㄢ |
ˊ |
矩 |
ㄐㄩ |
ˇ |
步 |
ㄅㄨ |
ˋ |
比喻言行守法度,不胡作非為。清˙紀昀˙閱微草堂筆記˙卷十˙如是我聞四:汝近乃作負心事,知從前規言矩步,皆貌是心非。
11926. |
奮 |
ㄈㄣ |
ˋ |
身 |
ㄕㄣ |
|
獨 |
ㄉㄨ |
ˊ |
步 |
ㄅㄨ |
ˋ |
努力出人頭地。元˙鄭光祖˙伊尹耕莘˙第四折:脫白衣平步上雲衢,離塵途奮身獨步。
11927. |
奮 |
ㄈㄣ |
ˋ |
袂 |
ㄇㄟ |
ˋ |
攘 |
ㄖㄤ |
ˊ |
襟 |
ㄐㄧㄣ |
|
揚起衣袖,撩起衣襟。猶言奮袂而起。晉˙劉伶˙酒德頌:聞吾風聲,議其所以,乃奮袂攘襟,怒目切齒。
11928. |
奇 |
ㄑㄧ |
ˊ |
山 |
ㄕㄢ |
|
異 |
ㄧ |
ˋ |
水 |
ㄕㄨㄟ |
ˇ |
形勢特殊的山水風景。如:他喜愛旅行,世界幾乎走遍,奇山異水看得多了。
11929. |
臥 |
ㄨㄛ |
ˋ |
雪 |
ㄒㄩㄝ |
ˇ |
眠 |
ㄇㄧㄢ |
ˊ |
霜 |
ㄕㄨㄤ |
|
睡在霜雪之上。比喻流落在外的艱苦生活。元˙馬致遠˙漢宮秋˙第三折:假若俺高皇差你個梅香,背井離鄉,臥雪眠霜,若是他不戀恁春風畫堂,我便官封你一字王。孤本元明雜劇˙南牢記˙第三折:想俺祖宗櫛風沐雨,臥雪眠霜,帶甲而食,裹創而戰,當原創業,好艱難也。
11930. |
奇 |
ㄑㄧ |
ˊ |
花 |
ㄏㄨㄚ |
|
異 |
ㄧ |
ˋ |
卉 |
ㄏㄨㄟ |
ˋ |
珍奇罕見的花草。宋˙洪邁˙夷堅丙志˙卷十五˙魚肉道人:其下清泉巧石,奇花異卉,從橫布列,兩池相對。薛仁貴征遼事略:至觀門前,見樓臺森聳,玉殿瑤階,翠竹蒼松,奇花異卉。亦作奇花異草、異卉奇花、異草奇花。
11931. |
臥 |
ㄨㄛ |
ˋ |
狼 |
ㄌㄤ |
ˊ |
當 |
ㄉㄤ |
|
道 |
ㄉㄠ |
ˋ |
惡狼躺在道路上。形容前途凶惡危險。如:處在臥狼當道的時代,更應該自立自強。
11932. |
言 |
ㄧㄢ |
ˊ |
類 |
ㄌㄟ |
ˋ |
懸 |
ㄒㄩㄢ |
ˊ |
河 |
ㄏㄜ |
ˊ |
說話滔滔不絕如懸河之水。比喻能言善辯。南朝齊˙王僧虔˙誡子書:郭象言類懸河,不自勞苦,何由至此?亦作懸河瀉水。
11933. |
臥 |
ㄨㄛ |
ˋ |
不 |
ㄅㄨ |
ˋ |
安 |
ㄢ |
|
枕 |
ㄓㄣ |
ˇ |
躺臥在床,不得安眠。形容心神不寧、睡不安穩。東周列國志˙第六回:寡人聞之,臥不安枕。亦作臥不安席。
11934. |
杳 |
ㄧㄠ |
ˇ |
無 |
ㄨ |
ˊ |
蹤 |
ㄗㄨㄥ |
|
影 |
ㄧㄥ |
ˇ |
沒有絲毫蹤影、痕跡。如:滄海桑田,世事多變,兒時嬉戲的椰林已杳無蹤影。亦作杳無蹤跡。
11935. |
奉 |
ㄈㄥ |
ˋ |
公 |
ㄍㄨㄥ |
|
正 |
|
|
己 |
ㄓㄥ |
ˋ |
|
ㄐㄧ |
ˇ |
奉行公事,嚴格約束自己。魏書˙卷七十七˙楊機傳:機方直之心久而彌厲,奉公正己,為時所稱。
11936. |
枉 |
ㄨㄤ |
ˇ |
費 |
ㄈㄟ |
ˋ |
時 |
ㄕ |
ˊ |
日 |
ㄖ |
ˋ |
白白的浪費時間。清˙黃宗羲˙李杲堂文鈔序:今之為時文者,無不望其速成,其肯枉費時日於載籍乎。亦作枉費日月。
11937. |
奉 |
ㄈㄥ |
ˋ |
為 |
ㄨㄟ |
ˊ |
楷 |
ㄎㄞ |
ˇ |
模 |
ㄇㄛ |
ˊ |
把某些人或事作為榜樣或準則。如:這位太太的孝心,足使大家奉為楷模。
11938. |
枉 |
ㄨㄤ |
ˇ |
突 |
ㄊㄨ |
ˊ |
徙 |
ㄒㄧ |
ˇ |
薪 |
ㄒㄧㄣ |
|
有一客人看見主人家直灶旁有一堆木柴,勸告主人將煙囪改建成彎的,並將木柴搬走,以免發生火災。主人不聽其勸告,後來果然失火。見漢˙劉向˙說苑˙卷十三˙權謀。後比喻未雨綢繆,防患於未然。宋書˙卷七十九˙文五王傳˙桂陽王休範傳:桂蠹必除,人邪必剪,枉突徙薪,何勞多力。亦作曲突徙薪。
11939. |
轉 |
ㄓㄨㄢ |
ˇ |
死 |
ㄙ |
ˇ |
溝 |
ㄍㄡ |
|
渠 |
ㄑㄩ |
ˊ |
輾轉死於水溝、山谷。南朝梁˙沈約˙為梁武帝除東昏制令:徵發閭左,以充繕築,流離寒暑,繼以疫厲,轉死溝渠,曾莫收恤。亦作轉死溝壑。
11940. |
奉 |
ㄈㄥ |
ˋ |
道 |
ㄉㄠ |
ˋ |
齋 |
ㄓㄞ |
|
僧 |
ㄙㄥ |
|
尊信道教,以齋菜施與僧人。泛指信教行善。孤本元明雜劇˙鎖白猿˙第三折:我也曾奉道齋僧,敬老憐貧,念寡恤孤。
11941. |
轉 |
ㄓㄨㄢ |
ˇ |
死 |
ㄙ |
ˇ |
溝 |
ㄍㄡ |
|
壑 |
ㄏㄨㄛ |
ˋ |
輾轉死於水溝、山谷。晉書˙卷五十一˙皇甫謐傳:饑寒不贍,轉死溝壑。五代史平話˙唐史˙卷下:奈何踐民田禾稼,將使百姓轉死溝壑乎。亦作轉死溝渠。
11942. |
軟 |
ㄖㄨㄢ |
ˇ |
弱 |
ㄖㄨㄛ |
ˋ |
無 |
ㄨ |
ˊ |
力 |
ㄌㄧ |
ˋ |
身體虛弱無力。如:大病初癒,身體仍有些軟弱無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