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
12266. |
知 |
ㄓ |
|
命 |
ㄇㄧㄥ |
ˋ |
安 |
ㄢ |
|
身 |
ㄕㄣ |
|
知道命運,順從命運,安於自身所處的地位。元˙高文秀˙諕范叔˙第一折:量范雎是一愚瞽之夫,則可待時守分,知命安身,未敢希望功名也。
12267. |
侃 |
ㄎㄢ |
ˇ |
侃 |
ㄎㄢ |
ˇ |
諤 |
ㄜ |
ˋ |
諤 |
ㄜ |
ˋ |
形容直言無忌的樣子。隋唐演義˙第七十八回:虧得朝中有剛正大臣,如姚崇、宋璟輩侃侃諤諤,不畏強禦。
12268. |
貪 |
ㄊㄢ |
|
心 |
ㄒㄧㄣ |
|
妄 |
ㄨㄤ |
ˋ |
想 |
ㄒㄧㄤ |
ˇ |
一心貪求著不可能實現的事。群音類選˙昇仙記˙設計害愈:我看你人生在世不久長,貪心妄想何時用。
12269. |
知 |
ㄓ |
|
恩 |
ㄣ |
|
報 |
ㄅㄠ |
ˋ |
恩 |
ㄣ |
|
感激別人所施予的恩德,而加以回報。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˙第四十二回:這雖是小事,也可見得他知恩報恩的誠心。或作知恩報德。
12270. |
知 |
ㄓ |
|
羞 |
ㄒㄧㄡ |
|
識 |
ㄕ |
ˋ |
廉 |
ㄌㄧㄢ |
ˊ |
知道廉恥。明˙湯顯祖˙紫釵記˙第四十五齣:小妮子非拋閃,知羞識廉。
12271. |
昏 |
ㄏㄨㄣ |
|
頭 |
ㄊㄡ |
ˊ |
暈 |
ㄩㄣ |
|
腦 |
ㄋㄠ |
ˇ |
頭腦昏沉,思緒不清。儒林外史˙第二回:每日騎著這個驢,上縣下鄉,跑得昏頭暈腦。亦作昏頭搭腦、昏頭昏腦。
12272. |
貪 |
ㄊㄢ |
|
生 |
ㄕㄥ |
|
害 |
ㄏㄞ |
ˋ |
義 |
ㄧ |
ˋ |
貪戀生存,危害道義。明˙王世貞˙鳴鳳記˙第十四齣:貪生害義,即非烈丈夫;殺生成仁,纔是奇男子。
12273. |
貪 |
ㄊㄢ |
|
權 |
ㄑㄩㄢ |
ˊ |
竊 |
ㄑㄧㄝ |
ˋ |
柄 |
ㄅㄧㄥ |
ˇ |
貪圖權勢,竊取權位。唐˙陸贄˙奉天論前所答奏未施行狀:侈心一萌,邪道並進,貪權竊柄者,則曰德如堯舜矣,焉用勞神。
12274. |
貪 |
ㄊㄢ |
|
吏 |
ㄌㄧ |
ˋ |
猾 |
ㄏㄨㄚ |
ˊ |
胥 |
ㄒㄩ |
|
貪財、狡猾的小官吏。宋˙蘇軾˙辯試館職策問劄子二首之二:民常在官,不得專力於農,而貪吏猾胥,得緣為姦。
12275. |
知 |
ㄓ |
|
命 |
ㄇㄧㄥ |
ˋ |
樂 |
ㄌㄜ |
ˋ |
天 |
ㄊㄧㄢ |
|
順應命運的安排,安於自己的處境。見樂天知命條。唐˙陳子昂˙無端帖:道既不行,復不能知命樂天,又不能深隱於山藪,乃亦時出於人間。儒林外史˙第三十四回:你看這夫婦兩個,絕無一點兒想到功名富貴上去,彈琴飲酒,知命樂天。
12276. |
知 |
ㄓ |
|
音 |
ㄧㄣ |
|
諳 |
ㄢ |
|
呂 |
ㄌㄩ |
ˇ |
呂,我國古代音樂十二律中的陰律。知音諳呂指精通樂律。明˙桑紹良˙獨樂園˙第三折:一個家知音諳呂,一個家唾玉噴珠。
12277. |
知 |
ㄓ |
|
難 |
ㄋㄢ |
ˊ |
而 |
ㄦ |
ˊ |
行 |
ㄒㄧㄥ |
ˊ |
知道有困難,卻依然去做。左傳˙定公六年:陳寅曰:子立後而行,吾室亦不亡,唯君亦以我為知難而行也。
12278. |
貪 |
ㄊㄢ |
|
生 |
ㄕㄥ |
|
舍 |
ㄕㄜ |
ˇ |
義 |
ㄧ |
ˋ |
貪戀生存,不顧道義。野叟曝言˙第六十四回:臨難苟免,貪生舍義,在國為亂臣,即在家為逆子,此知孝而不知忠之弊也!
12279. |
昏 |
ㄏㄨㄣ |
|
鏡 |
ㄐㄧㄥ |
ˋ |
重 |
ㄔㄨㄥ |
ˊ |
磨 |
ㄇㄛ |
ˊ |
將昏暗無光的銅鏡重新磨亮。比喻重見光明。元˙無名氏˙陳州糶米˙第二折:我投至的見了爺爺,就是撥雲見日,昏鏡重磨。孤本元明雜劇˙十探子˙頭折:今日得見大人,便似撥雲見日,昏鏡重磨。亦作昏鏡重明。
12280. |
郎 |
ㄌㄤ |
ˊ |
才 |
ㄘㄞ |
ˊ |
女 |
ㄋㄩ |
ˇ |
姿 |
ㄗ |
|
男子才氣洋溢,女子姿容出眾。多用來美稱夫妻或情侶。明˙張鳳翼˙紅拂記˙第十八齣:為郎才女姿,非是云邀雨期,這情蹤傍人怎知?亦作女貌郎才、郎才女貌。
12281. |
貪 |
ㄊㄢ |
|
而 |
ㄦ |
ˊ |
無 |
ㄨ |
ˊ |
信 |
ㄒㄧㄣ |
ˋ |
貪婪而又不守信用。漢˙應劭˙鮮卑胡市議:以為鮮卑隔在漠北,犬羊為群,無君長帥廬落之居,又其天性,貪而無信。
12282. |
肩 |
ㄐㄧㄢ |
|
背 |
ㄅㄟ |
ˋ |
相 |
ㄒㄧㄤ |
|
望 |
ㄨㄤ |
ˋ |
形容人數眾多,前後相繼不絕。清史稿˙卷五○六˙疇人傳一˙序:一時承學之士,蒸蒸嚮化,肩背相望。亦作項背相望。
12283. |
炊 |
ㄔㄨㄟ |
|
臼 |
ㄐㄧㄡ |
ˋ |
之 |
ㄓ |
|
戚 |
ㄑㄧ |
|
比喻喪妻之痛。見炊臼條。明˙李東陽˙與顧天錫書:令兄太守公行,不及躬送,聞有炊臼之戚。
12284. |
飾 |
ㄕ |
ˋ |
非 |
ㄈㄟ |
|
遂 |
ㄙㄨㄟ |
ˋ |
過 |
ㄍㄨㄛ |
ˋ |
知錯卻加以遮掩,而造成過失。呂氏春秋˙審應覽˙審應:公子食我之辯,適足以飾非遂過。
12285. |
怏 |
ㄧㄤ |
ˋ |
怏 |
ㄧㄤ |
ˋ |
不 |
ㄅㄨ |
ˋ |
悅 |
ㄩㄝ |
ˋ |
因不滿而不高興的樣子。宋˙司馬光˙體要疏:其當職之人,已怏怏不悅,不肯同心以助其謀,協力以成其事。亦作怏怏不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