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
12472. |
耳 |
ㄦ |
ˇ |
食 |
ㄕ |
ˊ |
之 |
ㄓ |
|
談 |
ㄊㄢ |
ˊ |
沒有根據的傳聞。清˙阮葵生˙茶餘客話˙董仲舒斷獄:此耳食之談,引經斷獄,當不如是。亦作耳食之言。
12473. |
因 |
ㄧㄣ |
|
公 |
ㄍㄨㄥ |
|
行 |
ㄒㄧㄥ |
ˊ |
私 |
ㄙ |
|
假藉公事的名義,謀取私利。後漢書˙卷四十六˙陳寵傳:或因公行私,逞縱威福。亦作因公假私。
12474. |
因 |
ㄧㄣ |
|
人 |
ㄖㄣ |
ˊ |
而 |
ㄦ |
ˊ |
異 |
ㄧ |
ˋ |
因各人情況不同而有各種差異。如:每個人的體質不同,對藥物的適應也往往因人而異。
12475. |
因 |
ㄧㄣ |
|
循 |
ㄒㄩㄣ |
ˊ |
坐 |
ㄗㄨㄛ |
ˋ |
誤 |
ㄨ |
ˋ |
依循舊規,以致耽誤了事情。孽海花˙第二十四回:威毅伯還在夢裡,要等英、俄公使調停的消息哩!照這樣因循坐誤,無怪有名的御史韓以高約會了全臺,在宣武門外松筠庵開會,提議參劾哩!
12476. |
同 |
ㄊㄨㄥ |
ˊ |
日 |
ㄖ |
ˋ |
而 |
ㄦ |
ˊ |
言 |
ㄧㄢ |
ˊ |
相提並論。晉書˙卷一二四˙慕容盛載記:勛道之茂,豈可與周公同日而言乎!亦作同年而語、同日而語。
12477. |
同 |
ㄊㄨㄥ |
ˊ |
心 |
ㄒㄧㄣ |
|
合 |
ㄏㄜ |
ˊ |
力 |
ㄌㄧ |
ˋ |
同一心志,團結力量。清史稿˙卷二一五˙諸王傳˙顯祖諸子傳:王、貝子皆朕懿親,受命討賊,師克在和,宜同心合力,以奏膚功。兒女英雄傳˙第二十八回:從此你我三個人,須要唱隨和睦,同心合力侍奉雙親。亦作同心協力。
12478. |
同 |
ㄊㄨㄥ |
ˊ |
心 |
ㄒㄧㄣ |
|
并 |
ㄅㄧㄥ |
ˋ |
力 |
ㄌㄧ |
ˋ |
齊心團結,共同努力。史記˙卷六˙秦始皇本紀:且天下嘗同心并力而攻秦矣。後漢書˙卷七十五˙劉焉傳:東州人畏見誅滅,乃同心并力,為璋死戰。亦作同心協力。
12479. |
同 |
ㄊㄨㄥ |
ˊ |
心 |
ㄒㄧㄣ |
|
僇 |
ㄌㄨ |
ˋ |
力 |
ㄌㄧ |
ˋ |
齊心合力。明史˙卷一六九˙王直傳:陛下宵衣旰食,徵天下兵,與群臣兆姓同心僇力,期滅此朝食,以雪不共戴天之恥。水滸傳˙第八十八回:全靠你等眾弟兄同心僇力,來日必行。亦作戮力同心。
12480. |
死 |
ㄙ |
ˇ |
聲 |
ㄕㄥ |
|
活 |
ㄏㄨㄛ |
ˊ |
氣 |
ㄑㄧ |
ˋ |
陰陽怪氣的聲音。金瓶梅˙第九十六回:死聲活氣沒來由,天倒惹的情拖逗。
12481. |
肌 |
ㄐㄧ |
|
無 |
ㄨ |
ˊ |
完 |
ㄨㄢ |
ˊ |
膚 |
ㄈㄨ |
|
身上沒有一塊完好的肌膚。形容受傷慘重。舊五代史˙卷六十五˙唐書˙李建及傳:建及少遇禍亂,久從戰陣,矢石所中,肌無完膚。亦作體無完膚、身無完膚。
12482. |
合 |
ㄏㄜ |
ˊ |
情 |
ㄑㄧㄥ |
ˊ |
合 |
ㄏㄜ |
ˊ |
理 |
ㄌㄧ |
ˇ |
合於情理。如:子女孝順父母是合情合理的事。
12483. |
成 |
ㄔㄥ |
ˊ |
妖 |
ㄧㄠ |
|
作 |
ㄗㄨㄛ |
ˋ |
怪 |
ㄍㄨㄞ |
ˋ |
化成妖怪蠱祟生人。平妖傳˙第二十二回:似此成妖作怪,決留他不得了,只教他離了我家便了。亦作成精作怪。
12484. |
會 |
ㄏㄨㄟ |
ˋ |
少 |
ㄕㄠ |
ˇ |
離 |
ㄌㄧ |
ˊ |
多 |
ㄉㄨㄛ |
|
相聚時少,別離時多。感慨人生聚散無常或離別之苦。宋˙辛棄疾˙蝶戀花˙衰草殘陽三萬頃詞:會少離多看兩鬢,萬縷千絲,何況新來病。元˙王實甫˙西廂記˙第一本˙第三折:只問你那會少離多,有影無形。
12485. |
同 |
ㄊㄨㄥ |
ˊ |
志 |
ㄓ |
ˋ |
合 |
ㄏㄜ |
ˊ |
道 |
ㄉㄠ |
ˋ |
彼此的志趣理想一致。清˙方苞˙兵部尚書法公墓表:始知公忠孝發於至誠,體國憂民,常恨未得同志合道人,相與輔成治教,而深患時人惟知以虛偽比周自便其身圖。亦作道合志同。
12486. |
會 |
ㄏㄨㄟ |
ˋ |
家 |
ㄐㄧㄚ |
|
不 |
ㄅㄨ |
ˋ |
忙 |
ㄇㄤ |
ˊ |
內行的人遇到熟悉的事情,能應付自如,不會慌亂。二刻拍案驚奇˙卷二十八:程朝奉正是會家不忙,見接了銀子,曉得有了機關。
12487. |
同 |
ㄊㄨㄥ |
ˊ |
類 |
ㄌㄟ |
ˋ |
相 |
ㄒㄧㄤ |
|
求 |
ㄑㄧㄡ |
ˊ |
志趣相同的人自然結合在一起。見同氣相求條。史記˙卷六十一˙伯夷傳:同明相照,同類相求。雲從龍,風從虎,聖人作而萬物睹。
12488. |
全 |
ㄑㄩㄢ |
ˊ |
無 |
ㄨ |
ˊ |
忌 |
ㄐㄧ |
ˋ |
憚 |
ㄉㄢ |
ˋ |
行為隨意放縱,無所顧忌畏懼。封神演義˙第三十四回:殘殺忠良,全無忌憚。亦作肆無忌憚。
12489. |
同 |
ㄊㄨㄥ |
ˊ |
德 |
ㄉㄜ |
ˊ |
同 |
ㄊㄨㄥ |
ˊ |
心 |
ㄒㄧㄣ |
|
思想、行動完全一致。舊唐書˙卷一三四˙馬燧傳:長城壓境,巨艦濟川,同德同心,扶危持顛。亦作同心同德。
12490. |
同 |
ㄊㄨㄥ |
ˊ |
舟 |
ㄓㄡ |
|
而 |
ㄦ |
ˊ |
濟 |
ㄐㄧ |
ˋ |
同乘一條船,合力渡河。語出孫子˙九地:夫吳人與越人相惡也。當其同舟而濟,遇風,其相救也,如左右手。後比喻同心協力,戰勝困難,共圖解救。後漢書˙卷四十三˙朱暉傳:共輿而馳,同舟而濟,輿傾舟覆,患實共之。亦作同舟共濟、同船濟水。
12491. |
同 |
ㄊㄨㄥ |
ˊ |
惡 |
ㄜ |
ˋ |
相 |
ㄒㄧㄤ |
|
救 |
ㄐㄧㄡ |
ˋ |
惡人互相救助,共同作惡。晉書˙卷一二二˙呂光載記:晃、穆共相脣齒,寧又同惡相救,東西交至,城外非吾之有,若是,大事去矣。亦作同惡相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