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
12694. |
行 |
ㄒㄧㄥ |
ˊ |
眠 |
ㄇㄧㄢ |
ˊ |
立 |
ㄌㄧ |
ˋ |
盹 |
ㄉㄨㄣ |
ˇ |
行走或站著都昏沉想睡。形容極度疲累。元˙馬致遠˙陳摶高臥˙第二折:若做官後每日價行眠立盹。元˙趙彥暉˙點絳脣˙萬種妖嬈套˙六么序曲:莫不是我今生撅著相思窖,好教我行眠立盹,夢斷魂勞。亦作立盹行眠。
12695. |
安 |
ㄢ |
|
坐 |
ㄗㄨㄛ |
ˋ |
待 |
ㄉㄞ |
ˋ |
斃 |
ㄅㄧ |
ˋ |
坐著等死。指人消極頹廢,不尋求解救辨法。明˙李贄˙焚書書答˙復鄧鼎石:惟是世人無才無術,或有才術矣,又恐利害及身,百般趨避,故亦遂因循不理,安坐待斃。
12696. |
安 |
ㄢ |
|
若 |
ㄖㄨㄛ |
ˋ |
泰 |
ㄊㄞ |
ˋ |
山 |
ㄕㄢ |
|
形容穩定牢固如泰山一般,不可動搖。宋˙周密˙齊東野語˙卷十七˙奇對:朝登箕子之峰,危如累卵。夜宿丈人之館,安若泰山。亦作安如泰山、穩如泰山。
12697. |
安 |
ㄢ |
|
老 |
ㄌㄠ |
ˇ |
懷 |
ㄏㄨㄞ |
ˊ |
少 |
ㄕㄠ |
ˋ |
安頓老人,關懷少年。語本論語˙公冶長:老者安之,朋友信之,少者懷之。形容使人民生活安定。南朝梁˙陸倕˙石闕銘:安老懷少,伐罪吊民,農不遷業,市無易賈,八方入計,四隩奉圖。
12698. |
安 |
ㄢ |
|
適 |
ㄕ |
ˋ |
如 |
ㄖㄨ |
ˊ |
常 |
ㄔㄤ |
ˊ |
生活安定舒適,一如往常,不受外在環境變動的影響。如:近年來經濟不景氣,他安適如常,到處遊山玩水。
12699. |
安 |
ㄢ |
|
堵 |
ㄉㄨ |
ˇ |
樂 |
ㄌㄜ |
ˋ |
業 |
ㄧㄝ |
ˋ |
百姓安居並以所業為樂。文選˙鐘會˙檄蜀文:百姓士民,安堵樂業,農不易畝,市不迴肆。
12700. |
眾 |
ㄓㄨㄥ |
ˋ |
口 |
ㄎㄡ |
ˇ |
同 |
ㄊㄨㄥ |
ˊ |
聲 |
ㄕㄥ |
|
眾人都發出同樣的聲音。如:大家眾口同聲的稱讚他。
12701. |
齊 |
ㄑㄧ |
ˊ |
天 |
ㄊㄧㄢ |
|
洪 |
ㄏㄨㄥ |
ˊ |
福 |
ㄈㄨ |
ˊ |
稱頌人福氣極大。孤本元明雜劇˙獻蟠桃˙第四折:眾群仙都來祝壽,金鑾殿樂奏簫韶,願聖主齊天洪福,祝延齡萬國來朝。亦作洪福齊天。
12702. |
安 |
ㄢ |
|
常 |
ㄔㄤ |
ˊ |
履 |
ㄌㄩ |
ˇ |
順 |
ㄕㄨㄣ |
ˋ |
安於命運時勢之所趨,不拘泥執著,則生活常安適無憂。清˙方苞˙二貞婦傳:凡士之安常履順而自檢其身,與所以施於家者,其事未若二婦人之艱難也,而乃苟於自恕,非所謂失其本心者與?亦作安常處順。
12703. |
旭 |
ㄒㄩ |
ˋ |
日 |
ㄖ |
ˋ |
初 |
ㄔㄨ |
|
升 |
ㄕㄥ |
|
清晨的太陽剛從東方升起。比喻充滿活力,生機勃勃的景象。清˙薛福成˙庸盦筆記˙卷一˙史料˙咸豐季年三奸伏誅:於是權姦既去,新政如旭日初升,群賢並進,內外協力,宏濟艱難,遂啟中興之治。亦作旭日東升。
12704. |
安 |
ㄢ |
|
富 |
ㄈㄨ |
ˋ |
恤 |
ㄒㄩ |
ˋ |
貧 |
ㄆㄧㄣ |
ˊ |
安定富人,撫恤貧民。比喻治國安民之道。如:使富者安心,貧者安養,此乃安富恤貧,富國強兵之道。亦作安富恤窮。
12705. |
齊 |
ㄑㄧ |
ˊ |
人 |
ㄖㄣ |
ˊ |
攫 |
ㄐㄩㄝ |
ˊ |
金 |
ㄐㄧㄣ |
|
有一齊國人想要得到金子,於是到賣金子的地方,向人搶奪金子,後來被綑綁審問,為何在眾目睽睽之下行搶?齊人回答:殊不見人,徒見金耳。典出呂氏春秋˙先識覽˙去宥。後用以比喻被利欲蒙蔽了心智,行事不顧後果。
12706. |
齊 |
ㄑㄧ |
ˊ |
天 |
ㄊㄧㄢ |
|
大 |
ㄉㄚ |
ˋ |
聖 |
ㄕㄥ |
ˋ |
小說西遊記中美猴王孫悟空的稱號。孫悟空神通廣大,能七十二變,故獲此尊稱。典出西遊記˙第四回。後比喻神通廣大。冷眼觀˙第十七回:其實是主考的車子一過了蘆溝橋,就送關節的送關節,交條子的交條子,一個個齊天大聖,大聖齊天了。
12707. |
羊 |
ㄧㄤ |
ˊ |
落 |
ㄌㄨㄛ |
ˋ |
虎 |
ㄏㄨ |
ˇ |
口 |
ㄎㄡ |
ˇ |
羊落入老虎口裡。比喻陷入險境,難有生存的希望。明˙單本˙蕉帕記˙第二十九齣:太師爺就教龍驤領兵前去策應,定然送死,這是羊落虎口之計,伏乞太師爺尊裁。或作羊入虎口。
12708. |
後 |
ㄏㄡ |
ˋ |
恭 |
ㄍㄨㄥ |
|
前 |
ㄑㄧㄢ |
ˊ |
倨 |
ㄐㄩ |
ˋ |
先前傲慢無禮,後又謙卑恭敬。比喻待人勢利,態度轉變迅速。見前倨後卑條。明˙孫仁孺˙東郭記˙第四十三齣:這的是舐痔吮癰、後恭前倨、奴顏婢頰。
12709. |
齊 |
ㄑㄧ |
ˊ |
整 |
ㄓㄥ |
ˇ |
如 |
ㄖㄨ |
ˊ |
一 |
ㄧ |
|
整齊一致。三國志˙卷十六˙魏書˙鄭渾傳:入魏郡界,村落齊整如一,民得財足用饒。
12710. |
齊 |
ㄓㄞ |
|
心 |
ㄒㄧㄣ |
|
滌 |
ㄉㄧ |
ˊ |
慮 |
ㄌㄩ |
ˋ |
摒去雜念,清心寡欲。舊唐書˙卷十一˙代宗本紀:朕受昊天之成命,承累聖之鴻業,齊心滌慮,夙夜憂勞。亦作齋心滌慮。
12711. |
衣 |
ㄧ |
|
豐 |
ㄈㄥ |
|
食 |
ㄕ |
ˊ |
飽 |
ㄅㄠ |
ˇ |
衣食豐足、生活寬裕。孤本元明雜劇˙群仙朝聖˙第二折:你看他衣豐食飽無閑事,齊念禾詞大叫呼,端的是壯觀皇都。亦作豐衣足食。
12712. |
衣 |
ㄧ |
|
不 |
ㄅㄨ |
ˋ |
布 |
ㄅㄨ |
ˋ |
體 |
ㄊㄧ |
ˇ |
衣服破爛短少,遮蔽不住身體。形容極為窮困。唐˙元稹˙同州刺史謝上表:臣八歲喪父,家貧無業,母兄乞丐,以供資養。衣不布體,食不充腸,幼學三年,不蒙師訓。亦作衣不蔽體。
12713. |
向 |
ㄒㄧㄤ |
ˋ |
隅 |
ㄩ |
ˊ |
獨 |
ㄉㄨ |
ˊ |
泣 |
ㄑㄧ |
ˋ |
面對牆角獨自哭泣。形容孤單絕望而傷心哭泣。見向隅而泣條。唐˙杜牧˙上吏部高尚書狀:每遇時移節換,家遠身孤,弔影自傷,向隅獨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