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
13037. |
不 |
ㄅㄨ |
ˋ |
顧 |
ㄍㄨ |
ˋ |
死 |
ㄙ |
ˇ |
活 |
ㄏㄨㄛ |
ˊ |
路鈀,築破門扇,打破桌椅,把些喫酒的家火之類,盡皆打碎。,不顧死活,三五天一回人來催,口裡不知多少閒話。
13038. |
不 |
ㄅㄨ |
ˋ |
茶 |
ㄔㄚ |
ˊ |
不 |
ㄅㄨ |
ˋ |
飯 |
ㄈㄢ |
ˋ |
茶不思、飯不想。形容心事重重。明˙高濂˙玉簪記˙第三十三齣:霎時間雲雨暗巫山,悶無言,不茶不飯,滿口兒何處訴愁煩。
13039. |
不 |
ㄅㄨ |
ˋ |
絕 |
ㄐㄩㄝ |
ˊ |
如 |
ㄖㄨ |
ˊ |
線 |
ㄒㄧㄢ |
ˋ |
僅有一線連繫未斷。比喻局勢危急。隋書˙卷一˙高祖紀上:或小或大,圖帝圖王,則我祖宗之業,不絕如線。亦作不絕如縷、不絕若線。
13040. |
飛 |
ㄈㄟ |
|
沙 |
ㄕㄚ |
|
揚 |
ㄧㄤ |
ˊ |
礫 |
ㄌㄧ |
ˋ |
形容風力迅猛。宋書˙卷三十四˙五行志五:暴風迅起,從丑上來,須臾轉從子上來,飛沙揚礫。亦作飛沙走礫、飛砂揚礫。
13041. |
不 |
ㄅㄨ |
ˋ |
測 |
ㄘㄜ |
ˋ |
之 |
ㄓ |
|
禍 |
ㄏㄨㄛ |
ˋ |
想不到的災禍。多指死亡。資治通鑑˙卷六˙秦紀一˙始皇帝九年:妾賴天而有男,則是君之子為王也。楚國盡可得,孰與身臨不測之禍哉!
13042. |
不 |
ㄅㄨ |
ˋ |
疾 |
ㄐㄧ |
ˊ |
不 |
ㄅㄨ |
ˋ |
徐 |
ㄒㄩ |
ˊ |
不快不慢,形容能掌握事情進展的適當節奏。如:只聽他不疾不徐的慢慢道來……。
13043. |
飛 |
ㄈㄟ |
|
殃 |
ㄧㄤ |
|
走 |
ㄗㄡ |
ˇ |
禍 |
ㄏㄨㄛ |
ˋ |
意外的災禍。醒世姻緣傳˙第二十四回:若再遇著什麼歪官,還怕有什麼飛殃走禍,從天吊將下來。亦作飛來橫禍、飛災橫禍。
13044. |
天 |
ㄊㄧㄢ |
|
年 |
ㄋㄧㄢ |
ˊ |
不 |
ㄅㄨ |
ˋ |
遂 |
ㄙㄨㄟ |
ˋ |
人沒有終壽而早死。後漢書˙卷五˙孝安帝紀:朕奉皇帝,夙夜瞻仰日月,冀望成就。豈意卒然顛沛,天年不遂,悲痛斷心。
13045. |
中 |
ㄓㄨㄥ |
|
途 |
ㄊㄨ |
ˊ |
而 |
ㄦ |
ˊ |
廢 |
ㄈㄟ |
ˋ |
事情還未完成,就停手不做了。北史˙卷十八˙魏景穆十二王傳下˙南安王楨傳:願聞朝廷,特開遠略,少復賜寬,假以日月,無使為山之功,中途而廢。亦作中道而廢。
13046. |
不 |
ㄅㄨ |
ˋ |
稼 |
ㄐㄧㄚ |
ˋ |
不 |
ㄅㄨ |
ˋ |
穡 |
ㄑㄧㄤ |
ˊ |
不參與農事操作,諷刺人無功而受祿。詩經˙魏風˙伐檀:不稼不穡,胡取禾三百廛兮?
13047. |
見 |
ㄐㄧㄢ |
ˋ |
風 |
ㄈㄥ |
|
轉 |
ㄓㄨㄢ |
ˇ |
篷 |
ㄆㄥ |
ˊ |
比喻隨機應變,視情況而行動。如:此去須多加小心,凡事要見風轉篷,自己看著辦。亦作見風使帆。
13048. |
不 |
ㄅㄨ |
ˋ |
露 |
ㄌㄡ |
ˋ |
神 |
ㄕㄣ |
ˊ |
色 |
ㄙㄜ |
ˋ |
不將內心感情流露於外。形容態度鎮靜、沉著。如:小李不露神色,只是將手揮一揮,叫大伙兒讓開。亦作不露聲色。
13049. |
飛 |
ㄈㄟ |
|
米 |
ㄇㄧ |
ˇ |
轉 |
ㄓㄨㄢ |
ˇ |
芻 |
ㄔㄨ |
ˊ |
糧草運送迅速。比喻戰爭頻仍。新唐書˙卷二二一˙西域傳上˙高昌傳:今高昌誅滅,威動四夷,然自王師始征,河西供役,飛米轉芻,十室九匱,五年未可復。亦作飛芻輓粟。
13050. |
見 |
ㄐㄧㄢ |
ˋ |
危 |
ㄨㄟ |
ˊ |
受 |
ㄕㄡ |
ˋ |
命 |
ㄇㄧㄥ |
ˋ |
面臨危難時,毅然接受命令。如:在國家危難時,他能見危受命,置個人死生於度外,實在令人敬佩。亦作見危致命、見危授命。
13051. |
飛 |
ㄈㄟ |
|
鴻 |
ㄏㄨㄥ |
ˊ |
印 |
ㄧㄣ |
ˋ |
雪 |
ㄒㄩㄝ |
ˇ |
比喻往事所遺留的痕跡。見雪泥鴻爪條。明˙宋濂˙大天界寺住持白庵禪師行業碑銘:生死去來兮不礙真圓,飛鴻印雪兮爪趾宛然。
13052. |
貝 |
ㄅㄟ |
ˋ |
錦 |
ㄐㄧㄣ |
ˇ |
萋 |
ㄑㄧ |
|
菲 |
ㄈㄟ |
ˇ |
比喻讒言陷人於罪。見萋菲貝錦條。晉書˙卷九十九˙桓玄傳:若陛下忘先臣大造之功,信貝錦萋菲之說,臣等自當奉還三封,受戮市朝。
13053. |
見 |
ㄐㄧㄢ |
ˋ |
賢 |
ㄒㄧㄢ |
ˊ |
不 |
ㄅㄨ |
ˋ |
隱 |
ㄧㄣ |
ˇ |
看到賢能的人,不會加以埋沒而不薦舉。漢˙桓寬˙鹽鐵論˙刺權:見賢不隱,食祿不專,此公叔之所以為文,魏成子所以為賢也。
13054. |
止 |
ㄓ |
ˇ |
於 |
ㄩ |
ˊ |
至 |
ㄓ |
ˋ |
善 |
ㄕㄢ |
ˋ |
達到德行最完善的境界。禮記˙大學:大學之道,在明明德,在親民,在止於至善。鄭玄˙注:止,猶自處也。孔穎達˙正義:在止於至善者,言大學之道,在止處於至善之行。
13055. |
日 |
ㄖ |
ˋ |
久 |
ㄐㄧㄡ |
ˇ |
月 |
ㄩㄝ |
ˋ |
深 |
ㄕㄣ |
|
形容時間長久。魏書˙卷五十九˙蕭寶夤傳:雖當時文簿,記其殿最,日久月深,駁落都盡。宋˙張君房˙雲笈七籤˙卷六十˙進取訣:縱使宣明口勢,吐納開張,皆須日久月深,倦於賒闊。亦作年深日久。
13056. |
止 |
ㄓ |
ˇ |
戈 |
ㄍㄜ |
|
散 |
ㄙㄢ |
ˋ |
馬 |
ㄇㄚ |
ˇ |
停止干戈,散去戰馬。比喻戰爭結束。北齊書˙卷二˙神武帝紀下:止戈散馬,各事家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