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
1288. |
捨 |
ㄕㄜ |
ˇ |
本 |
ㄅㄣ |
ˇ |
逐 |
ㄓㄨ |
ˊ |
末 |
ㄇㄛ |
ˋ |
不求事物的根本大端而只重視微末小節。北魏˙賈思勰˙齊民要術序:捨本逐末,賢哲所非。亦作舍本事末。
1289. |
一 |
ㄧ |
|
心 |
ㄒㄧㄣ |
|
一 |
ㄧ |
|
意 |
ㄧ |
ˋ |
心意專一。如:她一心一意想出國留學。初刻拍案驚奇˙卷二十九:既有此話,有煩媽媽上覆他,叫他早自掙挫,我自一心一意守他這日罷了。儒林外史˙第五十二回:陳正公見他如此至誠,一心一意要把銀子借與他。
1290. |
韋 |
ㄨㄟ |
ˊ |
編 |
ㄅㄧㄢ |
|
三 |
ㄙㄢ |
|
絕 |
ㄐㄩㄝ |
ˊ |
韋,熟皮。舊時用以串聯竹簡成冊。韋編三絕本指孔子勤讀易經,致使編聯竹簡的皮繩多次脫斷。典出史記˙卷四十七˙孔子世家。後用來比喻讀書勤奮,刻苦治學。抱朴子˙外篇˙自敘:聖者猶韋編三絕,以勤經業。漢書˙卷八十八˙儒林傳˙序:蓋晚而好易,讀之韋編三絕,而為之傳。亦作三絕韋編。
1291. |
一 |
ㄧ |
|
了 |
ㄌㄧㄠ |
ˇ |
百 |
ㄅㄞ |
ˇ |
了 |
ㄌㄧㄠ |
ˇ |
語本朱子語類˙卷八˙總論為學之方:有資質甚高者,一了一切了,即不須節節用工。主要的事一了結,其餘相關的事也隨之了結。通俗常言疏證˙死喪˙一了百了引病玉緣劇:不如決意自了,轉覺一了百了哩。花月痕˙第二十回:大凡一個人,總是一死為難。當秋痕受餓時,能夠同侯氏一死,豈不是一了百了?
1292. |
腰 |
ㄧㄠ |
|
纏 |
ㄔㄢ |
ˊ |
萬 |
ㄨㄢ |
ˋ |
貫 |
ㄍㄨㄢ |
ˋ |
比喻財富之多。兒女英雄傳˙第五回:再要講到夜間嚴謹門戶,不怕你腰纏萬貫,落了店都是店家的干係,用不著客人自己費心。
1293. |
額 |
ㄜ |
ˊ |
手 |
ㄕㄡ |
ˇ |
稱 |
ㄔㄥ |
|
慶 |
ㄑㄧㄥ |
ˋ |
舉手齊額,表示慶幸。東周列國志˙第三十七回:文公至絳,國人無不額手稱慶。野叟曝言˙第五十七回:沒一個不咋舌驚歎,如醉如夢,額手稱慶,欣喜欲狂。亦作額手稱頌。
1294. |
一 |
ㄧ |
|
無 |
ㄨ |
ˊ |
所 |
ㄙㄨㄛ |
ˇ |
有 |
ㄧㄡ |
ˇ |
有,此即名為無形。紅樓夢˙第四十五回:我是一無所有,吃穿用度,一草一紙,皆是和他們家姑娘一樣。
1295. |
心 |
ㄒㄧㄣ |
|
如 |
ㄖㄨ |
ˊ |
刀 |
ㄉㄠ |
|
割 |
ㄍㄜ |
|
母各天涯,想起來我心如刀割,題起來我淚似懸麻。三國演義˙第二十三回:操怒教打。身上無容刑之處,承在座觀之,心如刀割。亦作心如刀絞、心如刀攪、心如刀鋸、心如刀剉。
1296. |
文 |
ㄨㄣ |
ˊ |
不 |
ㄅㄨ |
ˋ |
對 |
ㄉㄨㄟ |
ˋ |
題 |
ㄊㄧ |
ˊ |
文章內容和題目的意思不符合,或說話答非所問。如:考試時,要仔細看清作文題目,不要文不對題。
1297. |
心 |
ㄒㄧㄣ |
|
驚 |
ㄐㄧㄥ |
|
膽 |
ㄉㄢ |
ˇ |
戰 |
ㄓㄢ |
ˋ |
形容十分害怕。西遊記˙第十回:龍王見說,心驚膽顫,毛骨悚然。精忠岳傳˙第四十三回:兀朮三人,聽得戰鼓齊鳴,心驚膽戰。亦作膽戰心驚。
1298. |
水 |
ㄕㄨㄟ |
ˇ |
性 |
ㄒㄧㄥ |
ˋ |
楊 |
ㄧㄤ |
ˊ |
花 |
ㄏㄨㄚ |
|
水性隨勢而流,楊花隨風飄浮。比喻女子用情不專,淫蕩輕薄。福惠全書˙卷十九˙刑名部˙姦情:或彼粗悍而誘彼以溫柔,婦人水性楊花,焉有不為所動。紅樓夢˙第九十二回:大凡女人都是水性楊花。我若說有錢,他便是貪圖銀錢了。亦作楊花水性。
1299. |
心 |
ㄒㄧㄣ |
|
煩 |
ㄈㄢ |
ˊ |
意 |
ㄧ |
ˋ |
亂 |
ㄌㄨㄢ |
ˋ |
心裡煩躁,思緒凌亂。三國演義˙第三十一回:袁紹回冀州,心煩意亂,不理政事。亦作心煩慮亂。
1300. |
心 |
ㄒㄧㄣ |
|
滿 |
ㄇㄢ |
ˇ |
意 |
ㄧ |
ˋ |
足 |
ㄗㄨ |
ˊ |
心中非常滿足。初刻拍案驚奇˙卷一:若果有這五萬與他,勾他富貴一生,他也心滿意足了。醒世姻緣傳˙第七十八回:素姐心滿意足,喜不自勝。亦作心滿願足。
1301. |
文 |
ㄨㄣ |
ˊ |
不 |
ㄅㄨ |
ˋ |
加 |
ㄐㄧㄚ |
|
點 |
ㄉㄧㄢ |
ˇ |
形容文思敏捷、下筆成章,通篇無所塗改。北史˙卷二十六˙杜銓傳:又試官人有奇器,並立成,文不加點。素大嗟之,命吏部優敘。三國演義˙第七十一回:度尚令邯鄲淳作文鐫碑以記其事。時邯鄲淳年方十三歲,文不加點,一揮而就。亦作文無加點。
1302. |
以 |
ㄧ |
ˇ |
貌 |
ㄇㄠ |
ˋ |
取 |
ㄑㄩ |
ˇ |
人 |
ㄖㄣ |
ˊ |
以容貌的美醜作為認識、評斷或任用人材的標準。史記˙卷六十七˙仲尼弟子傳˙澹臺滅明傳:孔子聞之,曰:吾以言取人,失之宰予;以貌取人,失之子羽。鏡花緣˙第十八回:究竟是他受業之師,況紫衣女子又是他女,學問豈能懸殊?若以尋常老秀才看待,又是以貌取人了!亦作以容取人。
1303. |
寸 |
ㄘㄨㄣ |
ˋ |
步 |
ㄅㄨ |
ˋ |
不 |
ㄅㄨ |
ˋ |
離 |
ㄌㄧ |
ˊ |
緊緊跟隨著,一小步也不離開。比喻關係密切,總是在一起。水滸傳˙第二回:高俅自此遭際端王,每日跟著,寸步不離。儒林外史˙第五回:趙氏含著眼淚,日逐煨藥煨粥,寸步不離。
1304. |
大 |
ㄉㄚ |
ˋ |
聲 |
ㄕㄥ |
|
疾 |
ㄐㄧ |
ˊ |
呼 |
ㄏㄨ |
|
大聲而急促的呼喊,以引起人們的注意。引申為大力的提倡、號召。五代史平話˙唐史˙卷上:大聲疾呼曰:昭義侍中大軍到矣!亦作疾聲大呼。
1305. |
不 |
ㄅㄨ |
ˋ |
置 |
ㄓ |
ˋ |
可 |
ㄎㄜ |
ˇ |
否 |
ㄈㄡ |
ˇ |
不表示任何意見。官場現形記˙第五十八回:沈中堂又問他們抵制的法子。有人說:應該上個摺子,不准他們考差。凡是本衙門差使,都不准派。又有人說:這個翰林,祇能算做頂帶榮身,不能按資升轉。沈中堂聽了不置可否。亦作未置可否。
1306. |
四 |
ㄙ |
ˋ |
通 |
ㄊㄨㄥ |
|
八 |
ㄅㄚ |
|
達 |
ㄉㄚ |
ˊ |
非帝王之居。宋˙蘇軾˙論綱梢欠折利害狀:今之京師,古所謂陳留,四通八達之地,非如雍洛有山河之險足恃也。亦作四通五達。僻,須是周匝。看得四通八達,無些窒礙,方有進益。
1307. |
無 |
ㄨ |
ˊ |
妄 |
ㄨㄤ |
ˋ |
之 |
ㄓ |
|
災 |
ㄗㄞ |
|
古時一人把牛繫在路上,卻被路人牽走,而使當地人平白受到懷疑和搜捕。語出易經˙朴子˙內篇˙微旨:盜賊甚多,將何以卻朝夕之患,防無妄之災乎。亦作毋望之禍、無妄之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