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
1308. |
甘 |
ㄍㄢ |
|
之 |
ㄓ |
|
如 |
ㄖㄨ |
ˊ |
飴 |
ㄧ |
ˊ |
比喻樂意承擔艱苦的事情,或處於困境卻能甘心安受。如:雖然半工半讀很辛苦,他卻甘之如飴。亦作甘之若飴。
1309. |
不 |
ㄅㄨ |
ˋ |
約 |
ㄩㄝ |
|
而 |
ㄦ |
ˊ |
同 |
ㄊㄨㄥ |
ˊ |
彼此並未事先約定,而意見或行為卻相同。警世通言˙卷三十˙金明池吳清逢愛愛:轉眼又是一年,三個子弟不約而同,再尋舊約。初刻拍案驚奇˙卷二十三:口裡雖如此說,心下因是兩夢不約而同,終久有些疑惑。亦作不約而合。
1310. |
名 |
ㄇㄧㄥ |
ˊ |
列 |
ㄌㄧㄝ |
ˋ |
前 |
ㄑㄧㄢ |
ˊ |
茅 |
ㄇㄠ |
ˊ |
前茅,古代行軍打仗時,前行兵士所拿作為旗幟的茅草。名列前茅形容名字排在前面。如:他的成績在我們班名列前茅。
1311. |
名 |
ㄇㄧㄥ |
ˊ |
韁 |
ㄐㄧㄤ |
|
利 |
ㄌㄧ |
ˋ |
鎖 |
ㄙㄨㄛ |
ˇ |
羈縛於名利場中。宋˙柳永˙夏雲峰˙宴堂深詞:醉鄉歸處須盡興,滿酌高吟。向此免,名韁利鎖,虛費光陰。明˙賈仲名˙昇仙夢˙第一折:斷絕上利鎖名韁,逼綽了酒色財氣。或作名韁利索、利韁名鎖、利鎖名韁、利鎖名牽。
1312. |
失 |
ㄕ |
|
魂 |
ㄏㄨㄣ |
ˊ |
落 |
ㄌㄨㄛ |
ˋ |
魄 |
ㄆㄛ |
ˋ |
精神恍惚,失去主宰。初刻拍案驚奇˙卷三十:爭奈一個似鬼使神差,一個似失魂落魄。紅樓夢˙第九十五回:如今看他失魂落魄的樣子,只有日日請醫調治。亦作失魂喪魄、失神落魄。
1313. |
付 |
ㄈㄨ |
ˋ |
之 |
ㄓ |
|
一 |
ㄧ |
|
笑 |
ㄒㄧㄠ |
ˋ |
毫不在意,一笑置之。元˙張元幹˙永遇樂˙飛觀橫空詞:乘除了、人間寵辱,付之一笑。儒林外史˙第三十三回:王鬍子在路見不是事,拐了二十兩銀子走了。杜少卿付之一笑,只帶了加爵過江。亦作付之一哂。
1314. |
因 |
ㄧㄣ |
|
小 |
ㄒㄧㄠ |
ˇ |
失 |
ㄕ |
|
大 |
ㄉㄚ |
ˋ |
為了小緣故而貽誤大事。兒女英雄傳˙第二十三回:再說看那姑娘的見識心胸,大概也未必肯吃這注,倘然因小失大,轉為不妙。亦作為小失大。
1315. |
因 |
ㄧㄣ |
|
時 |
ㄕ |
ˊ |
制 |
ㄓ |
ˋ |
宜 |
ㄧ |
ˊ |
根據不同時期的情況,採取合宜的措施應對。周書˙卷二十四˙盧辯傳:自魏末離亂,孝武西遷,朝章禮度湮墜咸盡。辯因時制宜,皆合軌度。文明小史˙第一回:除了幾處通商口岸,稍能因時制宜,其餘十八行省,那一處不是執迷不化,扞格不通呢?
1316. |
不 |
ㄅㄨ |
ˋ |
識 |
ㄕ |
ˋ |
之 |
ㄓ |
|
無 |
ㄨ |
ˊ |
之無,唐代白居易出生六七個月時,即能辨別之、無二字。見舊唐書˙卷一六六˙白居易傳。故後世用以比喻極淺顯易懂的字。不識之無比喻不識字或毫無學問。清˙黃景仁˙除夕述懷詩:有兒名一生,廢學增痴憨;曾不識之無,但索梨與柑。
1317. |
支 |
ㄓ |
|
吾 |
.ㄨ |
|
其 |
ㄑㄧ |
ˊ |
詞 |
ㄘ |
ˊ |
以含混牽強的言語,搪塞應付他人。官場現形記˙第三十二回:余藎臣見王小五子揭出他的短處,只得支吾其詞:他的差使本來要委的了。銀子是他該我的,如今他還我,並不是花了錢買差使的。
1318. |
禍 |
ㄏㄨㄛ |
ˋ |
不 |
ㄅㄨ |
ˋ |
單 |
ㄉㄢ |
|
行 |
ㄒㄧㄥ |
ˊ |
比喻不幸的事接二連三的發生。水滸傳˙第三十七回:福無雙至,禍不單行。明˙高明˙琵琶記˙第二十齣:福無雙至猶難信,禍不單行卻是真。
1319. |
現 |
ㄒㄧㄢ |
ˋ |
身 |
ㄕㄣ |
|
說 |
ㄕㄨㄛ |
|
法 |
ㄈㄚ |
ˇ |
原指觀世音菩薩來教導眾生,因眾生的不同因緣,而化現適當的各種身分。見妙法蓮華經˙觀世音菩薩普門品。後比喻以親身經歷為例證,來勸導別人。如:他以自己苦讀多年的經驗,現身說法,更是可貴。
1320. |
設 |
ㄕㄜ |
ˋ |
身 |
ㄕㄣ |
|
處 |
ㄔㄨ |
ˇ |
地 |
ㄉㄧ |
ˋ |
假設自己處在與他人同樣的情況,指為別人著想。蕩寇志˙第四十九回:恐老父臺設身處地,亦當怒髮沖冠。文明小史˙第十七回:你設身處地,只怕除掉銀錢之外,也沒有第二個退兵的妙策。
1321. |
光 |
ㄍㄨㄤ |
|
天 |
ㄊㄧㄢ |
|
化 |
ㄏㄨㄚ |
ˋ |
日 |
ㄖ |
ˋ |
光天,指帝德如陽光普照之天。化日,乃治日之訛。光天化日指政治清明,承平無事的時代。見清˙惠棟˙後漢書補注˙卷十二˙王符傳。儒林外史˙第十九回:如此惡棍,豈可一刻容留於光天化日之下?後多用於指在大白天裡,眾目睽睽的場合。西遊記˙第三回:六街三市,萬戶千門,來來往往,人都在光天化日之下。或作化日光天。
1322. |
粗 |
ㄘㄨ |
|
茶 |
ㄔㄚ |
ˊ |
淡 |
ㄉㄢ |
ˋ |
飯 |
ㄈㄢ |
ˋ |
元˙關漢卿˙望江亭˙第一折:姑姑也,待甘心捱您這粗茶淡飯。
1323. |
每 |
ㄇㄟ |
ˇ |
況 |
ㄎㄨㄤ |
ˋ |
愈 |
ㄩ |
ˋ |
下 |
ㄒㄧㄚ |
ˋ |
情況愈來愈壞。意思與每下愈況不同,後世相混,見每下愈況條。宋˙洪邁˙容齋續筆˙卷八˙蓍龜卜筮:人人自以為君平,家家自以為季主,每況愈下,由是藉手于達官要人,舟車交錯於道路。
1324. |
鐘 |
ㄓㄨㄥ |
|
鳴 |
ㄇㄧㄥ |
ˊ |
鼎 |
ㄉㄧㄥ |
ˇ |
食 |
ㄕ |
ˊ |
古代富貴人家吃飯時,擊鐘為號,列鼎而食。形容生活極為奢華。唐˙王勃˙滕王閣序:閭閻撲地,鐘鳴鼎食之家。紅樓夢˙第二回:誰知這鐘鳴鼎食之家、翰墨詩書之族,如今的兒孫竟一代不如一代了。亦作擊鐘鼎食。
1325. |
鐵 |
ㄊㄧㄝ |
ˇ |
石 |
ㄕ |
ˊ |
心 |
ㄒㄧㄣ |
|
腸 |
ㄔㄤ |
ˊ |
比喻意志堅定,不為私情所惑。本為讚美之語,後多有貶義。元˙陶宗儀˙南村輟耕錄˙卷二十八˙爇梅花文:筠窗月淡,尚疑弄影之時,雖宋廣平鐵石心腸,忘情未得。兒女英雄傳˙第二十五回:我便是鐵石心腸,也該知感恩情,諸事聽命。亦作鐵打心腸、鐵心石腸、鐵腸石心。
1326. |
安 |
ㄢ |
|
身 |
ㄕㄣ |
|
立 |
ㄌㄧ |
ˋ |
命 |
ㄇㄧㄥ |
ˋ |
安身,得以容身。立命,精神安定。安身立命指有了容身之處,生活有著落,精神上有所寄託。水滸傳˙第二回:那裡是用人去處,足可安身立命。文明小史˙第三十七回:你們正在青年,須要曉得安身立命的道理。亦作立命安身。
1327. |
躍 |
ㄩㄝ |
ˋ |
然 |
ㄖㄢ |
ˊ |
紙 |
ㄓ |
ˇ |
上 |
ㄕㄤ |
ˋ |
活躍的呈現於紙上。形容描寫得非常生動逼真。清˙薛雪˙一瓢詩話:如此體會,則詩神詩旨,躍然紙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