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
1430. |
得 |
ㄉㄜ |
ˊ |
魚 |
ㄩ |
ˊ |
忘 |
ㄨㄤ |
ˋ |
筌 |
ㄑㄩㄢ |
ˊ |
筌,捕魚用的竹器。得魚忘筌指捕得了魚,便忘掉了筌。語本莊子˙外物:筌者所以在魚,得魚而忘筌。比喻悟道者忘其形骸。三國˙魏˙嵇康˙贈秀才入軍詩十九首之十四:嘉彼釣叟,得魚忘筌。後轉比喻人在成功後就忘本背恩。明˙朱權˙荊釵記˙第十五齣:願他獨占魁選,榮顯。母妻封贈受皇宣,門楣顯,姓名傳。得魚後,怎忘筌?
1431. |
綱 |
ㄍㄤ |
|
舉 |
ㄐㄩ |
ˇ |
目 |
ㄇㄨ |
ˋ |
張 |
ㄓㄤ |
|
綱,網的大繩。目,網的孔眼。綱舉目張比喻能執其要領,則細節自能順理而成。民國˙連橫˙臺灣通史序:續以建省之議,開山撫番,析疆增吏,正經界,籌軍防,興土宜,勵教育,綱舉目張,百事俱作,而臺灣氣象一新也。後亦比喻條理分明。
1432. |
固 |
ㄍㄨ |
ˋ |
若 |
ㄖㄨㄛ |
ˋ |
金 |
ㄐㄧㄣ |
|
湯 |
ㄊㄤ |
|
比喻防守嚴密,無懈可擊。見金城湯池條。
1433. |
鷸 |
ㄩ |
ˋ |
蚌 |
ㄅㄤ |
ˋ |
相 |
ㄒㄧㄤ |
|
爭 |
ㄓㄥ |
|
典出戰國策˙燕策二。比喻兩相爭執必會造成兩敗俱傷,而讓第三者獲利的局面。如:鷸蚌相爭,漁翁得利。
1434. |
鑄 |
ㄓㄨ |
ˋ |
成 |
ㄔㄥ |
ˊ |
大 |
ㄉㄚ |
ˋ |
錯 |
ㄘㄨㄛ |
ˋ |
唐朝羅紹威任節度使時,請朱全忠為其消滅驕橫的牙軍。事成,朱全忠仍不撤離,並向羅紹威要求給養,致使其府庫一空、兵力衰竭。羅紹威後悔莫及,乃感慨道:合六州四十三縣鐵,不能為此錯也。錯,銼刀,雙關語指錯誤。典出資治通鑑˙卷二六五˙唐紀八十一˙昭宣帝天祐三年。後用以比喻造成重大而無法挽回的錯誤。如:為償賭債,他竟做出綁票勒索的勾當,鑄成大錯!
1435. |
瞭 |
ㄌㄧㄠ |
ˇ |
如 |
ㄖㄨ |
ˊ |
指 |
ㄓ |
ˇ |
掌 |
ㄓㄤ |
ˇ |
本指天下事如掌中物,易於了解。語本論語˙八佾:知其說者之於天下也,其如示諸斯乎?指其掌。後比喻對事情了解得非常清楚。蕩寇志˙第三十三回:雖未出兵打仗,而戰陣攻取之法,瞭如指掌。或作了如指掌、了若指掌、瞭若指掌。
1436. |
與 |
ㄩ |
ˇ |
虎 |
ㄏㄨ |
ˇ |
謀 |
ㄇㄡ |
ˊ |
皮 |
ㄆㄧ |
ˊ |
比喻所謀者與他人利害相牴觸,事情必辦不成。見與狐謀皮條。如:他財大勢大,兼之陰險殘暴,要他讓步,無異於與虎謀皮。
1437. |
尋 |
ㄒㄩㄣ |
ˊ |
章 |
ㄓㄤ |
|
摘 |
ㄓㄞ |
|
句 |
ㄐㄩ |
ˋ |
松之˙注引吳書:雖有餘閒,博覽書傳歷史,藉採奇異,不效諸生尋章摘句而已。三國演義˙第四十三回:尋章摘句,世之腐儒也,何能興邦立事?亦作摘句尋章。六:尋章摘句老雕蟲,曉月當簾挂玉弓。亦作摘句尋章。
1438. |
堅 |
ㄐㄧㄢ |
|
壁 |
ㄅㄧ |
ˋ |
清 |
ㄑㄧㄥ |
|
野 |
ㄧㄝ |
ˇ |
堅守壁壘,使敵人無法攻進陣地;清除郊野的糧食房舍,使敵人因缺糧無遮蔽而無法久戰。是一種作戰策略,使敵人即使在攻下據點之後,也毫無物資、設施可用。晉書˙卷一○四˙石勒載記上:勒所過路次,皆堅壁清野,採掠無所獲,軍中大飢,士眾相食。明史˙卷一六四˙范濟傳:毋貪小利,毋輕遠求,堅壁清野,使無所得。
1440. |
曾 |
ㄗㄥ |
|
參 |
ㄕㄣ |
|
殺 |
ㄕㄚ |
|
人 |
ㄖㄣ |
ˊ |
曾參在費地時,有一個與他姓名相同的人殺了人,誤傳為曾參殺人,曾母起先不信,但經人再三的傳告,便信以為真,丟下手中正在織布的杼,嚇得逃跑了。典出戰國策˙秦策二。後比喻流言可畏或誣枉的災禍。唐˙韓愈˙釋言:市有虎,而曾參殺人,讒者之效也。清˙孔尚任˙桃花扇˙第十二齣:這冤怎伸,硬疊成曾參殺人!亦作曾母投杼。
1441. |
倒 |
ㄉㄠ |
ˋ |
屣 |
ㄒㄧ |
ˇ |
相 |
ㄒㄧㄤ |
|
迎 |
ㄧㄥ |
ˊ |
比喻熱情款待賓客。見倒屣迎之條。
1442. |
堂 |
ㄊㄤ |
ˊ |
堂 |
ㄊㄤ |
ˊ |
正 |
ㄓㄥ |
ˋ |
正 |
ㄓㄥ |
ˋ |
本指軍陣強大整齊。孫子˙軍爭:無要正正之旗,勿擊堂堂之陳,此治變者也。後用以形容光明正大。兒女英雄傳˙第三○回:況且人家的話,堂堂正正,料者一時駁不倒。
1443. |
盡 |
ㄐㄧㄣ |
ˋ |
善 |
ㄕㄢ |
ˋ |
盡 |
ㄐㄧㄣ |
ˋ |
美 |
ㄇㄟ |
ˇ |
語本論語˙八佾:子謂韶,盡美矣,又盡善也。謂武,盡美矣,未盡善也。後形容事物極為完善美滿。唐˙韓愈˙與崔群書:比亦有人說足下誠盡善盡美,抑猶有可疑者。亦作盡美盡善。
1444. |
首 |
ㄕㄡ |
ˇ |
屈 |
ㄑㄩ |
|
一 |
ㄧ |
|
指 |
ㄓ |
ˇ |
彎下手指計算時,首先彎曲拇指。用以表示第一或最優秀。如:談到球技與棋藝,他都是首屈一指。
1445. |
一 |
ㄧ |
|
木 |
ㄇㄨ |
ˋ |
難 |
ㄋㄢ |
ˊ |
支 |
ㄓ |
|
瀕臨倒塌的大廈,只靠一根梁柱實難以支撐。比喻事情異常艱鉅,非一人所能支持。明˙張景˙飛丸記˙第十一齣:不想一木難支將顛運,可惜枉費了精神,志未伸。亦作獨木難支、一木難扶。
1446. |
刀 |
ㄉㄠ |
|
光 |
ㄍㄨㄤ |
|
劍 |
ㄐㄧㄢ |
ˋ |
影 |
ㄧㄥ |
ˇ |
形容械鬥激烈,殺氣騰騰的場面。如:這一場幫派械鬥,只見刀光劍影,甚是嚇人。
1447. |
眾 |
ㄓㄨㄥ |
ˋ |
望 |
ㄨㄤ |
ˋ |
所 |
ㄙㄨㄛ |
ˇ |
歸 |
ㄍㄨㄟ |
|
深得眾人擁護、愛戴。隋書˙卷一˙高祖紀上:內史上大夫鄭譯、御正大夫劉昉以高祖皇后之父,眾望所歸,遂矯詔引高祖入總政。亦作眾望所積、眾望所依、眾望攸歸、眾望有歸。
1448. |
肅 |
ㄙㄨ |
ˋ |
然 |
ㄖㄢ |
ˊ |
起 |
ㄑㄧ |
ˇ |
敬 |
ㄐㄧㄥ |
ˋ |
因受感動而欽佩恭敬。儒林外史˙第二十六回:因將他生平的好處說了一番,季守備也就肅然起敬。老殘遊記˙第九回:子平聽說,肅然起敬,道:與君一夕話,勝讀十年書!
1449. |
鴻 |
ㄏㄨㄥ |
ˊ |
鵠 |
ㄏㄨ |
ˊ |
之 |
ㄓ |
|
志 |
ㄓ |
ˋ |
像鴻雁一舉千里般的壯志。比喻志向遠大。史記˙卷四十八˙陳涉世家:陳涉太息曰:嗟乎,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!元˙鄭光袓˙王粲登樓˙第一折:大丈夫仗鴻鵠之志,據英傑之才。
1450. |
雀 |
ㄑㄩㄝ |
ˋ |
屏 |
ㄆㄧㄥ |
ˊ |
中 |
ㄓㄨㄥ |
ˋ |
選 |
ㄒㄩㄢ |
ˇ |
相傳唐人竇毅選婿,畫二孔雀於屏風上,要求婚者以箭射之,暗中約定射中眼睛者,即是女婿。唐高祖李淵射中,竇遂以女嫁之。典出舊唐書˙卷五十一˙后妃傳上˙高祖太穆皇后竇氏傳。比喻中選為人婿。亦作屏開金孔雀、雀屏中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