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
1654. |
妙 |
ㄇㄧㄠ |
ˋ |
語 |
ㄩ |
ˇ |
解 |
ㄐㄧㄝ |
ˇ |
頤 |
ㄧ |
ˊ |
頤,面頰。解頤,開顏而笑。語本漢書˙卷八十一˙匡衡傳:匡衡字稚圭,東海承人也。……諸儒為之語曰:無說詩,匡鼎來;匡說詩,解人頤。形容說話風趣,使人發笑。
1655. |
身 |
ㄕㄣ |
|
體 |
ㄊㄧ |
ˇ |
力 |
ㄌㄧ |
ˋ |
行 |
ㄒㄧㄥ |
ˊ |
親自躬行實踐。兒女英雄傳˙第三十六回:門生父親,平日卻是認定一片性情,一團忠恕,身體力行,便是教訓門生,也只這個道理。
1656. |
雨 |
ㄩ |
ˇ |
過 |
ㄍㄨㄛ |
ˋ |
天 |
ㄊㄧㄢ |
|
青 |
ㄑㄧㄥ |
|
者,故曰柴窯。相傳當日請瓷器式,世宗批其狀曰:雨過天青雲破處,者般顏色作將來。孽海花˙第二十一回:身上穿件雨過天青大牡丹漳絨馬褂,腰下也掛著許多珮帶。
1657. |
知 |
ㄓ |
|
法 |
ㄈㄚ |
ˇ |
犯 |
ㄈㄢ |
ˋ |
法 |
ㄈㄚ |
ˇ |
知道法律而故意犯法。儒林外史˙第四回:好僧官老爺,知法犯法!官場現形記˙第十五回:你二位是有功名的人,誣告一個罪,硬出頭一個罪,聚眾一個罪,噪鬧衙門一個罪。知法犯法,這還了得!
1658. |
坐 |
ㄗㄨㄛ |
ˋ |
吃 |
ㄔ |
|
山 |
ㄕㄢ |
|
空 |
ㄎㄨㄥ |
|
比喻只消費而不事生產,以致把家產吃盡用光。初刻拍案驚奇˙卷八:你如今年紀長大,豈可坐吃山空!文明小史˙第二十一回:過了幾日,清抱覺得坐吃山空,將來總有吃完的時候,到那時候,如何是好?亦作坐吃山崩、坐喫山崩。
1659. |
花 |
ㄏㄨㄚ |
|
街 |
ㄐㄧㄝ |
|
柳 |
ㄌㄧㄡ |
ˇ |
巷 |
ㄒㄧㄤ |
ˋ |
風化區,妓院聚集的地方。孤本元明雜劇˙拔宅飛昇˙頭折:你且不要家去,跟著我去花街柳巷喝酒去來。清平山堂話本˙柳耆卿詩酒翫江樓記:吟詩作賦,琴棋書畫,品竹調絲,無所不通。專愛在花街柳巷,多少名妓歡喜他。亦作柳陌花街、柳陌花衢、柳陌花巷、柳巷花街、花街柳陌。
1660. |
星 |
ㄒㄧㄥ |
|
火 |
ㄏㄨㄛ |
ˇ |
燎 |
ㄌㄧㄠ |
ˋ |
原 |
ㄩㄢ |
ˊ |
小火點可以引起燎原大火。比喻小事能釀成大禍,或微小的力量,可以發展成強大的勢力。見星星之火,可以燎原條。清˙嚴有禧˙漱華隨筆˙卷三˙賀相國:天下事皆起於微,成於慎。微之不慎,星火燎原。
1661. |
平 |
ㄆㄧㄥ |
ˊ |
白 |
ㄅㄞ |
ˊ |
無 |
ㄨ |
ˊ |
故 |
ㄍㄨ |
ˋ |
無緣無故。三俠五義˙第五十回:老人家想想,這是甚麼事?平白無故的生出這等毒計。
1662. |
危 |
ㄨㄟ |
ˊ |
在 |
ㄗㄞ |
ˋ |
旦 |
ㄉㄢ |
ˋ |
夕 |
ㄒㄧ |
ˋ |
比喻危險在短時間內即將來臨。三國志˙卷四十九˙吳書˙太史慈傳:今管亥暴亂,北海被圍,孤窮無援,危在旦夕。三國演義˙第二回:天下危在旦夕,陛下尚自與閹官共飲耶!
1663. |
左 |
ㄗㄨㄛ |
ˇ |
支 |
ㄓ |
|
右 |
ㄧㄡ |
ˋ |
絀 |
ㄔㄨ |
ˋ |
本指射箭時以左臂將弓撐直,曲右臂以扣弦。語本戰國策˙西周策二:我不能教子支左屈右。後用以形容顧此失彼,窮於應付的窘況。蕩寇志˙第十七回:可憐祝永清是武職,爵位又不大,來的差官都貪贓,那裡來的錢財,真弄得個左支右絀。亦作左右支絀。
1664. |
突 |
ㄊㄨ |
ˊ |
如 |
ㄖㄨ |
ˊ |
其 |
ㄑㄧ |
ˊ |
來 |
ㄌㄞ |
ˊ |
猝然而來。語出易經˙離卦˙象曰:突如其來,如無所容也。孔穎達˙正義:突然而至,忽然而來,故曰:突如其來如也。形容出乎意料的突然來到或發生。
1665. |
委 |
ㄨㄟ |
ˇ |
靡 |
ㄇㄧ |
ˇ |
不 |
ㄅㄨ |
ˋ |
振 |
ㄓㄣ |
ˋ |
形容精神不振作,士氣低落。明史˙卷二○九˙馮恩傳:刑部尚書王時中進退昧幾,委靡不振。亦作萎靡不振。
1666. |
前 |
ㄑㄧㄢ |
ˊ |
程 |
ㄔㄥ |
ˊ |
萬 |
ㄨㄢ |
ˋ |
里 |
ㄌㄧ |
ˇ |
前面路程,有萬里之遙。比喻將來成就遠大,多為祝福他人的話。元˙石君寶˙曲江池˙楔子:自來功名之事,前程萬里,全要各人自去努力。三國演義˙第十九回:將軍前程萬里,請勿以妾為念!
1667. |
助 |
ㄓㄨ |
ˋ |
桀 |
ㄐㄧㄝ |
ˊ |
為 |
ㄨㄟ |
ˊ |
虐 |
ㄋㄩㄝ |
ˋ |
桀,夏朝的暴君。助桀為虐比喻協助壞人做壞事。史記˙卷五十五˙留侯世家:今始入秦,即安其樂,此所謂助桀為虐。五代史平話˙周史˙卷上:叛臣,天下之所共疾也。唐主助其攻中國,得非助桀為虐乎?亦作助紂為虐。
1668. |
似 |
ㄙ |
ˋ |
是 |
ㄕ |
ˋ |
而 |
ㄦ |
ˊ |
非 |
ㄈㄟ |
|
語本孟子˙盡心下:惡似而非者。表面相似而實際上卻不然。漢˙王充˙論衡˙死偽:世多似是而非,虛偽類真,故杜伯、莊子義之語,往往而存。後漢書˙卷三˙肅宗孝章帝紀:夫俗吏矯飾外貌,似是而非,揆之人事則悅耳,論之陰陽則傷化。
1670. |
秋 |
ㄑㄧㄡ |
|
風 |
ㄈㄥ |
|
過 |
ㄍㄨㄛ |
ˋ |
耳 |
ㄦ |
ˇ |
比喻漠不關心。元˙汪元亨˙沉醉東風˙紗帽短妝些樣子曲:閑共漁樵講論時,說富貴秋風過耳。東周列國志˙第七十一回:富貴於我如秋風之過耳,吾何愛焉?
1671. |
氣 |
ㄑㄧ |
ˋ |
象 |
ㄒㄧㄤ |
ˋ |
萬 |
ㄨㄢ |
ˋ |
千 |
ㄑㄧㄢ |
|
形容景象千變萬化,極為壯觀。宋˙范仲淹˙岳陽樓記:浩浩湯湯,橫無際涯,朝暉夕陰,氣象萬千。歧路燈˙第三回:積氣成霧,哈聲如雷,亦可稱氣象萬千。
1672. |
苟 |
ㄍㄡ |
ˇ |
延 |
ㄧㄢ |
ˊ |
殘 |
ㄘㄢ |
ˊ |
喘 |
ㄔㄨㄢ |
ˇ |
故沒奈何,苟延殘喘,誠為天地間一大罪人也。亦作苟留殘喘、苟延殘息。撐到終場。
1673. |
哀 |
ㄞ |
|
鴻 |
ㄏㄨㄥ |
ˊ |
遍 |
ㄅㄧㄢ |
ˋ |
野 |
ㄧㄝ |
ˇ |
比喻到處都是流離失所的難民。如:非洲連年乾旱,致使哀鴻遍野,引起了世界各國的關切。亦作哀鴻遍地。
1674. |
哄 |
ㄏㄨㄥ |
|
堂 |
ㄊㄤ |
ˊ |
大 |
ㄉㄚ |
ˋ |
笑 |
ㄒㄧㄠ |
ˋ |
形容眾人同時大笑。見哄堂條。歧路燈˙第三十回:陸郭二人同聲道:托爺們的洪庇,那時小弟還要叫戲哩。大家哄堂大笑。亦作鬨堂大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