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
17919. |
先 |
ㄒㄧㄢ |
|
聲 |
ㄕㄥ |
|
後 |
ㄏㄡ |
ˋ |
實 |
ㄕ |
ˊ |
作戰時先以聲勢壓倒敵人,然後再以實力交戰。史記˙卷九十二˙淮陰侯傳:兵固有先聲而後實者,上之謂也。周書˙卷三十五˙崔猷傳:夫兵者,務在先聲後實,故能百戰百勝,以弱為彊也。亦作後實先聲。
17921. |
寒 |
ㄏㄢ |
ˊ |
不 |
ㄅㄨ |
ˋ |
擇 |
ㄗㄜ |
ˊ |
衣 |
ㄧ |
|
受凍時,無論衣物的好壞,皆穿上身。比喻迫切需要時,無暇加以選擇。水滸傳˙第三回:自古有幾般:飢不擇食,寒不擇衣,惶不擇路,貧不擇妻。
17922. |
隻 |
ㄓ |
|
雞 |
ㄐㄧ |
|
絮 |
ㄒㄩ |
ˋ |
酒 |
ㄐㄧㄡ |
ˇ |
傳。後人弔祭文中,多用隻雞絮酒,表示祭品簡薄,而情意深重。宋˙陸游˙聞王嘉叟訃報有作詩:隻雞絮酒縱有時,雙魚素書長已矣。亦作炙雞漬酒。
17923. |
言 |
ㄧㄢ |
ˊ |
談 |
ㄊㄢ |
ˊ |
林 |
ㄌㄧㄣ |
ˊ |
藪 |
ㄙㄡ |
ˇ |
言談豐富廣博。比喻善於言論的人。晉書˙卷三十五˙裴秀傳:樂廣嘗與頠清言,欲以理服之,而頠辭論豐博,廣笑而不言。時人謂頠為言談之林藪。南朝宋˙劉義慶˙世說新語˙賞譽:裴僕射時人謂為言談之林藪。
17924. |
談 |
ㄊㄢ |
ˊ |
情 |
ㄑㄧㄥ |
ˊ |
說 |
ㄕㄨㄛ |
|
愛 |
ㄞ |
ˋ |
男女雙方傾訴愛慕之意。如:植物園是談情說愛的好地方。
17926. |
水 |
ㄕㄨㄟ |
ˇ |
晶 |
ㄐㄧㄥ |
|
燈 |
ㄉㄥ |
|
籠 |
ㄌㄨㄥ |
ˊ |
比喻對事情瞭解透澈。宋史˙卷三八二˙孫道夫傳:移知蜀州,盜不敢入境。……遇事明了,人目為水晶燈籠。
17928. |
所 |
ㄙㄨㄛ |
ˇ |
費 |
ㄈㄟ |
ˋ |
不 |
ㄅㄨ |
ˋ |
貲 |
ㄗ |
|
耗費無數資財。元史˙卷二十九˙泰定帝本紀一:廉訪司蒞軍,非世祖舊制,賈胡鬻寶,西僧修佛事,所費不貲,於國無益,並宜除罷。清史稿˙卷一二六˙河渠志一:雖經大臣會閱,嚴飭開閘出水,而年深工大,所費不貲,兼為傍海奸灶所格,竟不果行。
17929. |
五 |
ㄨ |
ˇ |
言 |
ㄧㄢ |
ˊ |
長 |
ㄔㄤ |
ˊ |
城 |
ㄔㄥ |
ˊ |
唐代詩人劉長卿擅五言詩,號五言長城,謂他人難以超過。見新唐書˙卷一九六˙隱逸傳˙秦系傳。後比喻善作五言詩者。
17930. |
過 |
ㄍㄨㄛ |
ˋ |
眼 |
ㄧㄢ |
ˇ |
煙 |
ㄧㄢ |
|
雲 |
ㄩㄣ |
ˊ |
比喻事物消逝極快,不留痕跡。紅樓夢˙第一一八回:論起榮華富貴,原不過是過眼煙雲;但自古聖賢,以人品根柢為重。亦作過眼雲煙。
17931. |
操 |
ㄘㄠ |
|
縱 |
ㄗㄨㄥ |
ˋ |
自 |
ㄗ |
ˋ |
如 |
ㄖㄨ |
ˊ |
控制、運用得心應手,毫無阻礙。老殘遊記˙第一回:若遇風平浪靜的時候,他駕駛的情狀亦有操縱自如之妙。
17932. |
聰 |
ㄘㄨㄥ |
|
明 |
ㄇㄧㄥ |
ˊ |
伶 |
ㄌㄧㄥ |
ˊ |
俐 |
ㄌㄧ |
ˋ |
天資聰穎靈慧,言行機變流暢。西遊記˙第三十回:說你還是個聰明伶俐之人,常時聲叫聲應,問一答十。紅樓夢˙第四十八回:你又是一個聰明伶俐的人,不用一年的工夫,不愁不是詩翁了。
17936. |
麥 |
ㄇㄞ |
ˋ |
丘 |
ㄑㄧㄡ |
|
老 |
ㄌㄠ |
ˇ |
人 |
ㄖㄣ |
ˊ |
桓公追逐白鹿到麥丘所遇見的八十三歲的老人。相傳桓公請老人祝福他能和老人一樣長壽,老人祝壽三次,一祝桓公長壽,二祝桓公好學不恥下問,並能用賢、納諫,三祝群臣百姓能不得罪桓公,而桓公也不得罪群臣百姓。見韓詩外傳˙卷十。後為向人祝壽之詞。
17937. |
掛 |
ㄍㄨㄚ |
ˋ |
冠 |
ㄍㄨㄢ |
|
歸 |
ㄍㄨㄟ |
|
里 |
ㄌㄧ |
ˇ |
形容辭官歸隱。儒林外史˙第八回:小姪們在京,聞知姑丈掛冠歸里,無人不拜服高見。
17938. |
獃 |
ㄉㄞ |
|
頭 |
ㄊㄡ |
ˊ |
獃 |
ㄉㄞ |
|
腦 |
ㄋㄠ |
ˇ |
思想不靈活,舉止遲鈍的樣子。儒林外史˙第二回:後來夏總甲也嫌他獃頭獃腦,不知道常來承謝,由著眾人把周進辭了來家。紅樓夢˙第八十九回:他說寶二爺怎麼好,只會頑兒,全不像大人的樣子,已經說親了,還是這麼獃頭獃腦。
17939. |
粲 |
ㄘㄢ |
ˋ |
花 |
ㄏㄨㄚ |
|
之 |
ㄓ |
|
論 |
ㄌㄨㄣ |
ˋ |
優美絕妙的言論。五代周˙王仁裕˙開元天寶遺事˙卷下˙粲花之論:李白有天才俊逸之譽,每與人談論,皆成句讀,如春葩麗藻,粲於齒牙之下,時人號曰李白粲花之論。
17940. |
光 |
ㄍㄨㄤ |
|
可 |
ㄎㄜ |
ˇ |
鑑 |
ㄐ︱ㄢ |
ˋ |
人 |
ㄖㄣ |
ˊ |
形容物體表面平滑、光亮,可以照現影像。語本左傳˙昭公二十八年:昔有仍氏生女,黰黑而甚美,光可以鑑。
17945. |
佩 |
ㄆㄟ |
ˋ |
韋 |
ㄨㄟ |
ˊ |
佩 |
ㄆㄟ |
ˋ |
弦 |
ㄒㄧㄢ |
ˊ |
韋,皮帶,具舒緩的意思。弦,弓弦,有緊張的意思。佩韋佩弦指佩戴著韋弦,用以警戒自己。語本韓非子˙觀行:西門豹之性急,故佩韋以自緩;董安于之心緩,故佩弦以自急。今引申為樂聞規勸。
17946. |
柏 |
ㄅㄛ |
ˊ |
舟 |
ㄓㄡ |
|
之 |
ㄓ |
|
痛 |
ㄊㄨㄥ |
ˋ |
衛世子共伯早死,其妻共姜的父母逼共姜改嫁,共姜作柏舟詩自誓。見詩經˙鄘風˙柏舟。後以柏舟之痛比喻喪夫的哀痛。唐˙權德輿˙鄜坊節度使推官大理評事唐君墓誌銘:結褵周月,遭罹柏舟之痛。
17947. |
范 |
ㄈㄢ |
ˋ |
張 |
ㄓㄤ |
|
雞 |
ㄐㄧ |
|
黍 |
ㄕㄨ |
ˇ |
范式、張劭遠隔千里,相期約會,劭對式堅信不疑,式果真如期赴約的故事。典出後漢書˙卷八十一˙獨行傳˙范式傳。後比喻朋友間真誠的信義和深情。群音類選˙官腔類˙卷九˙金貂記˙餞居田里:餞別長亭裡,匆匆話別離,管鮑情分,使人流涕,良友各天涯,怎能勾范張雞黍重相會。
17948. |
柏 |
ㄅㄛ |
ˊ |
舟 |
ㄓㄡ |
|
之 |
ㄓ |
|
節 |
ㄐㄧㄝ |
ˊ |
衛世子共伯早死,其妻共姜的父母逼共姜改嫁,共姜作柏舟詩自誓。見詩經˙鄘風˙柏舟。後以柏舟之節比喻夫死守節。宋˙朱熹˙與陳師中書:朋友傳說,令女弟甚緊,必能養老扶孤,以全柏舟之節。亦作柏舟之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