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06)2130669#33 (06)-2130668 service@tn.edu.tw
帳號 密碼
This is an example of a HTML caption with a link.
:::

成語

搜尋:
1716. ㄌㄧ ˋ ㄅㄧㄥ    ㄇㄛ ˋ ㄇㄚ ˇ
磨利兵器,餵飽馬匹。指完成作戰準備。左傳˙僖公三十三年:鄭穆公使視客館,則束載厲兵秣馬矣。明史˙卷二七六˙沈宸荃傳:都城既陷,守土臣宜皆厲兵秣馬,以報國讎。亦作秣馬利兵、秣馬厲兵、厲兵粟馬、勵兵秣馬、礪兵秣馬、礪戈秣馬。
1717. ㄇㄛ ˋ ㄇㄧㄥ ˊ ㄑㄧ ˊ ㄇㄧㄠ ˋ
形容事情或現象使人無法理解,不能以言語表達出來。文明小史˙第二十七回:次日,張先生同他到藩司前看池子裡的癩頭黿,濟川莫名其妙。近十年之怪現狀˙第五回:我倒莫名其妙,為甚忽然大請客起來?亦作莫明其妙。
1718. ㄍㄨㄟ ˇ ㄐㄧ ˋ ㄉㄨㄛ    ㄉㄨㄢ   
有各式各樣狡猾陰險的壞主意。三國演義˙第一一七回:維詭計多端,詐取雍州。亦作詭變多端。
1719. ㄘㄨㄛ ˋ ㄕㄡ ˇ ㄅㄨ ˋ ㄐㄧ ˊ
三國演義˙第五十回:寧大喝一聲,顗措手不及,被寧手起一刀,翻身落馬。
1720. ㄏㄨㄛ ˋ ㄘㄨㄥ ˊ ㄎㄡ ˇ ㄔㄨ   
說話不謹慎,往往招致禍害。晉˙傅玄˙口銘:病從口入,禍從口出。
1721. ㄓㄠ    ㄅㄨ ˋ ㄅㄠ ˇ ㄒㄧ ˋ
早上難保晚上仍平安無事。比喻情況危急難保。南齊書˙卷四十˙武十七王傳˙竟陵文宣王子良傳:建武以來,高、武王侯居常震怖,朝不保夕,至是尤甚。舊唐書˙卷一七七˙崔慎由傳:胤所悅者闒茸下輩,所惡者正人君子,人人悚懼,朝不保夕。亦作朝不保暮。
1722. ㄐㄧㄥ ˋ ˊ ㄩㄢ ˋ   
指對鬼神要存有尊敬之心,但不涉於迷信。語本論語˙雍也:務民之義,敬鬼神而遠之,可謂知矣。引申為雖表示尊敬,但保持距離,既不親近、也不得罪。老殘遊記˙第十一回:若遇此等人,敬而遠之,以免殺身之禍,要緊!要緊!
1723. ㄓㄤ    ㄧㄚ ˊ ˇ ㄓㄠ ˇ
張牙舞爪,來攫真人。父兄勢力,張牙舞爪,詐害鄉民。兒女英雄傳˙第七回:她就站起來滿地張牙舞爪的說道:說這不當著他們兩老兒的麼?亦作舞爪張牙。
1724. ㄅㄨ ˋ ㄖㄣ ˊ ㄏㄡ ˋ ㄔㄣ ˊ
踩著別人的腳印前進。比喻追隨或效仿。如:他的作品只是步人後塵,毫無創見。亦作步後塵。
1725.    ㄊㄚ    ㄏㄨ ˊ ㄊㄨ ˊ
形容紊亂糊塗,以致不可收拾。孽海花˙第三十回:與其顧惜場面、硬充好漢,到臨了弄的一塌糊塗,還不如一老一實,揭破真情,自尋生路。
1726. ㄏㄨㄢ ˋ ㄋㄢ ˋ    ㄐㄧㄠ   
共同經歷困苦艱難而互相扶持的好朋友。醉醒石˙第十回:浦肫夫患難之交,今日年兄為我們看他,異日我們也代年兄看他。
1727. ㄧㄢ ˋ ㄑㄩㄝ ˋ ㄔㄨ ˇ ㄊㄤ ˊ
比喻居安而不知危,毫無警惕之心。三國演義˙第一一三回:入其朝,不聞直言;經其野,民有菜色。所謂燕雀處堂,不知大廈之將焚者也。醒世恆言˙卷二十二˙張淑兒巧智脫楊生:這叫做燕雀處堂,不知禍之將及。亦作堂間處燕、燕雀處屋。
1728. ㄔㄨ ˇ    ㄊㄞ ˋ ㄖㄢ ˊ
遇到事情時態度鎮定,神色自若。宋史˙卷四五○˙尹穀傳:江陵大府,雄據上流,表裡襄、漢,西控巴蜀,南扼湖、廣,兵民雜處,庶務叢集,霆隨事裁決,處之泰然。元史˙卷一五八˙許衡傳:家貧躬耕,粟熟則食,粟不熟,則食糠覈菜茹,處之泰然。亦作泰然居之、泰然處之。
1729. ㄐㄧㄝ ˊ ㄘㄠ ˇ ㄒㄧㄢ ˊ ㄏㄨㄢ ˊ
結草,指魏顆救父妾,而獲老人結草禦敵的故事。見結草條。銜環,指楊寶救一隻黃雀,後得黃衣童子以四枚白環相報的故事。見銜環條。結草銜環比喻生前受恩死後圖報。元˙張國賓˙合汗衫˙第一折:小人斗膽,敢問老爹嬭嬭一個名姓也,等小人日後結草銜環,做個報答。西遊記˙第三十七回:朕當結草銜環,報酬師父恩也。亦作結草啣環、銜環結草。
1730. ㄋㄥ ˊ ㄑㄩ    ㄋㄥ ˊ ㄕㄣ   
失意時能克制忍耐,得意時能施展抱負。幼學瓊林˙卷一˙武職類:總之君子之身,可大可小。丈夫之志,能屈能伸。
1731. ㄑㄧㄣ ˊ ㄐㄧㄣ ˋ    ㄏㄠ ˇ
春秋時,秦、晉二國世代聯姻。後遂以秦晉之好代指兩姓聯姻的關係。三國演義˙第十六回:欲求令愛為兒婦,永結秦晉之好。三俠五義˙第四回:他若將我孫兒治好,何不就與他結為秦晉之好呢?亦作秦歡晉愛、秦晉之緣。
1732. ㄊㄧ ˊ ㄏㄨ ˊ ㄍㄨㄢ ˋ ㄉㄧㄥ ˇ
將牛奶中精煉出來的乳酪澆到頭上。佛家以此比喻灌輸智慧,使人得到啟發,澈底醒悟。西遊記˙第三十一回:那沙僧一聞孫悟空的三個字,好便是醍醐灌頂,甘露滋心。紅樓夢.第六十三回:寶玉聽了,如醍醐灌頂,噯喲了一聲,方笑道:怪道我們家廟說是鐵檻寺呢,原來有這一說。亦可比喻令人感到清涼舒適。
1733. ㄌㄜ ˋ ˇ ㄅㄨ ˋ ㄆㄧ ˊ
語本後漢書˙卷一˙光武帝紀下:皇太子見帝勤勞不怠,承間諫曰:陛下有禹湯之明,而失黃老養性之福,願頤愛精神,優游自寧。帝曰:我自樂此,不為疲也。指特別喜好做某些事,而不以為倦苦。兒女英雄傳˙第三十八回:更兼這位老先生,天生又是無論甚麼疑難,每問必知,據知而答,無答不既詳且盡,並且樂此不疲。亦作樂此不倦。
1734. ㄧㄡ ˊ ㄕㄡ ˇ ㄏㄠ ˋ ㄒㄧㄢ ˊ
閒蕩不務正業,好逸惡勞。紅樓夢˙第九十五回:走出來叫瞞著老太太背地裡揭了這個帖兒下來,豈知早有那些游手好閒的人揭了去了。文明小史˙第二回:且說那班應考的武童,大都游手好閒,少年喜事之人居多。亦作遊手好閒。
1735. ㄐㄧ ˊ ㄈㄥ    ㄐㄧㄥ ˋ ㄘㄠ ˇ
經過猛烈大風的吹襲,才知道堅韌的草挺立不倒。比喻在艱難困苦的環境下,才能考驗出人的堅強意志和節操。周書˙卷三十四˙裴寬傳:被堅執銳,或有其人,疾風勁草,歲寒方驗。
:::

會員登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