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
18287. |
朱 |
ㄓㄨ |
|
墨 |
ㄇㄛ |
ˋ |
爛 |
ㄌㄢ |
ˋ |
然 |
ㄖㄢ |
ˊ |
書上用硃筆和墨筆評點的痕跡清晰鮮明。用來形容讀書的勤奮。清˙江藩˙漢學師承記˙卷七˙賈田祖:田祖好學,多所瞻涉,喜左氏春秋,未嘗去手,旁行斜上,朱墨爛然。
18288. |
道 |
ㄉㄠ |
ˋ |
殣 |
ㄐㄧㄣ |
ˇ |
相 |
ㄒㄧㄤ |
|
望 |
ㄨㄤ |
ˋ |
餓死的人很多,在路上隨處可見。左傳˙昭公三年:庶民罷敝,而宮室滋侈,道殣相望。清史稿˙卷四五六˙夏毓秀傳:昆明被圍久,糧餽阻絕,道殣相望。
18289. |
五 |
ㄨ |
ˇ |
尺 |
ㄔ |
ˇ |
之 |
ㄓ |
|
童 |
ㄊㄨㄥ |
ˊ |
未成年的孩童。孟子˙滕文公上:雖使五尺之童適市,莫之或欺。
18290. |
穆 |
ㄇㄨ |
ˋ |
如 |
ㄖㄨ |
ˊ |
清 |
ㄑㄧㄥ |
|
風 |
ㄈㄥ |
|
如清風和美,化養萬物。詩經˙大雅˙烝民:吉甫作誦,穆如清風。
18291. |
鼓 |
ㄍㄨ |
ˇ |
舌 |
ㄕㄜ |
ˊ |
搖 |
ㄧㄠ |
ˊ |
脣 |
ㄔㄨㄣ |
ˊ |
鼓動嘴脣與舌頭。比喻以言語搬弄是非。元˙無名氏˙連環計˙第三折:你這裡鼓舌搖脣說短長,則俺那新媳婦在車兒上,盼不見畫戟雕鞍舊日郎。亦作搖脣鼓舌。
18292. |
魚 |
ㄩ |
ˊ |
水 |
ㄕㄨㄟ |
ˇ |
相 |
ㄒㄧㄤ |
|
逢 |
ㄈㄥ |
ˊ |
比喻夫婦好合,和樂融融。元˙喬吉˙揚州夢˙第二折:再不信怪友狂朋廝搬弄,但能勾魚水相逢,琴瑟和同。
18293. |
枕 |
ㄓㄣ |
ˇ |
冷 |
ㄌㄥ |
ˇ |
衾 |
ㄑㄧㄣ |
|
寒 |
ㄏㄢ |
ˊ |
形容獨眠時的寂寞孤獨。明˙賈仲名˙對玉梳˙第一折:我敢一上青山便化身,從今後枕冷衾寒,索自溫存。明˙朱鼎˙玉鏡臺記˙第二十二齣:看金鈿花褪,玉鏡塵滿,重門長自掩,盼薄情人遠,薄情人遠,閃得奴枕冷衾寒,影隻形單。
18294. |
鑽 |
ㄗㄨㄢ |
|
皮 |
ㄆㄧ |
ˊ |
出 |
ㄔㄨ |
|
羽 |
ㄩ |
ˇ |
語本漢˙趙壹˙刺世疾邪賦:所好則鑽皮出其毛羽,所惡則洗垢求其瘢痕。比喻因偏愛而過分的稱譽。新唐書˙卷九十七˙魏徵傳:喜則矜刑於法中,怒則求罪於律外;好則鑽皮出羽,惡則洗垢索瘢。
18295. |
炳 |
ㄅㄧㄥ |
ˇ |
燭 |
ㄓㄨ |
ˊ |
夜 |
ㄧㄝ |
ˋ |
遊 |
ㄧㄡ |
ˊ |
因惋惜光陰易逝,故持燭夜裡遊玩。比喻及時行樂。三國˙魏˙曹丕˙與吳質書:古人思炳燭夜遊,良有以也。亦作秉燭夜遊。
18296. |
進 |
ㄐㄧㄣ |
ˋ |
退 |
ㄊㄨㄟ |
ˋ |
中 |
ㄓㄨㄥ |
ˋ |
繩 |
ㄕㄥ |
ˊ |
進退都合乎法度。莊子˙達生:進退中繩,左右旋中規。
18297. |
百 |
ㄅㄞ |
ˇ |
代 |
ㄉㄞ |
ˋ |
過 |
ㄍㄨㄛ |
ˋ |
客 |
ㄎㄜ |
ˋ |
比喻光陰。唐˙李白˙春夜宴桃李園序:夫天地者,萬物之逆旅;光陰者,百代之過客。
18298. |
百 |
ㄅㄞ |
ˇ |
代 |
ㄉㄞ |
ˋ |
文 |
ㄨㄣ |
ˊ |
宗 |
ㄗㄨㄥ |
|
形容一個人文學成就高,可為歷代文壇的宗師。晉書˙卷五十四˙陸機傳:故足遠超枚、馬,高躡王、劉,百代文宗,一人而已。
18299. |
百 |
ㄅㄞ |
ˇ |
世 |
ㄕ |
ˋ |
之 |
ㄓ |
|
利 |
ㄌㄧ |
ˋ |
世世代代的利益。呂氏春秋˙孝行覽˙義賞:雍季之言,百世之利也。史記˙卷七十˙張儀傳:然而為大王計者,皆為一時之說,不顧百世之利。
18301. |
汝 |
ㄖㄨ |
ˇ |
南 |
ㄋㄢ |
ˊ |
月 |
ㄩㄝ |
ˋ |
旦 |
ㄉㄢ |
ˋ |
漢時汝南許邵兄弟評論鄉里人物,每月初一換議題,稱為月旦評。典出後漢書˙卷六十八˙許邵傳。後稱品評人物為汝南月旦。明˙顧炎武˙與戴楓仲書:至于臧否人物之論,甚足以招尤而損德,自顧其人能如許子將方可操汝南之月旦。
18302. |
畏 |
ㄨㄟ |
ˋ |
難 |
ㄋㄢ |
ˊ |
苟 |
ㄍㄡ |
ˇ |
安 |
ㄢ |
|
害怕困難,苟且偷安。清史稿˙卷一二一˙食貨志二:大學士倭仁疏陳黑地升科,州縣畏難苟安,請申明賞罰。老殘遊記˙第八回:只此一聲,人人精神震動。不但人行腳下覺得輕了許多,即騙子亦不似從前畏難苟安的行動。
18303. |
停 |
ㄊㄧㄥ |
ˊ |
停 |
ㄊㄧㄥ |
ˊ |
當 |
ㄉㄤ |
ˋ |
當 |
ㄉㄤ |
ˋ |
妥妥貼貼、妥妥當當。初刻拍案驚奇˙卷二:枕邊絮絮叨叨把說話見識,都教道得停停當當了。儒林外史˙第十五回:次日,馬二先生纔起來;他文章已是停停當當,送了過來。
18304. |
地 |
ㄉㄧ |
ˋ |
無 |
ㄨ |
ˊ |
不 |
ㄅㄨ |
ˋ |
載 |
ㄗㄞ |
ˋ |
形容世間萬物,沒有不被大地所覆載的。莊子˙德充符:夫天無不覆,地無不載。
18305. |
分 |
ㄈㄣ |
|
茅 |
ㄇㄠ |
ˊ |
裂 |
ㄌㄧㄝ |
ˋ |
土 |
ㄊㄨ |
ˇ |
古時天子分封諸侯的時候,用白茅包些土給他,以示分封土地。見裂土分茅條。三國演義˙第五十四回:我主人乃中山靖王之後,孝景皇帝玄孫,今皇上之叔,豈不可分茅裂土。
18306. |
妻 |
ㄑㄧ |
|
梅 |
ㄇㄟ |
ˊ |
子 |
ㄗ |
ˇ |
鶴 |
ㄏㄜ |
ˋ |
表示清高或隱居。見梅妻鶴子條。清˙徐釚˙詞苑叢談˙卷三˙品藻:林處士妻梅子鶴,可稱千古高風矣。
18307. |
小 |
ㄒㄧㄠ |
ˇ |
屈 |
ㄑㄩ |
|
大 |
ㄉㄚ |
ˋ |
伸 |
ㄕㄣ |
|
在小事情上能委屈求全,在處理大事時便能大展抱負,有所作為。歧路燈˙第九十六回:聞已中副車,小屈大伸,將來飛騰雲路。或作小屈大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