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
18413. |
百 |
ㄅㄞ |
ˇ |
身 |
ㄕㄣ |
|
何 |
ㄏㄜ |
ˊ |
贖 |
ㄕㄨ |
ˊ |
願百死己身以換回死者的生命。語本詩經˙秦風˙黃鳥:彼蒼者天,殲我良人。如可贖兮,人百其身。用以表示追念死者的沉痛之詞。南朝梁˙劉令嫻˙祭夫文:一見無期,百身何贖。亦作百身莫贖。
18414. |
香 |
ㄒㄧㄤ |
|
消 |
ㄒㄧㄠ |
|
玉 |
ㄩ |
ˋ |
減 |
ㄐㄧㄢ |
ˇ |
比喻美人消瘦、憔悴。元˙王實甫˙西廂記˙第四本˙第四折:想著你廢寢忘餐,香消玉減,花開花謝,猶自覺爭些。警世通言˙卷三十四˙王嬌鸞百年長恨:鸞自此寢廢餐忘,香消玉減,暗地淚流,懨懨成病。亦作玉減香消。
18415. |
引 |
ㄧㄣ |
ˇ |
線 |
ㄒㄧㄢ |
ˋ |
穿 |
ㄔㄨㄢ |
|
針 |
ㄓㄣ |
|
用線穿過針眼。比喻從中拉攏撮合。兒女英雄傳˙第二十四回:安老爺、安太太便在這邊暗暗的排兵佈陣,舅太太便在那邊密密的引線穿針。
18416. |
百 |
ㄅㄞ |
ˇ |
依 |
ㄧ |
|
百 |
ㄅㄞ |
ˇ |
隨 |
ㄙㄨㄟ |
ˊ |
凡事依順聽順。紅樓夢˙第七十九回:凡女兒一舉一動,彼母皆百依百隨;因此,未免嬌養太過,竟釀成個盜跖的性氣。亦作百順百依、百依百順。
18417. |
不 |
ㄅㄨ |
ˋ |
辭 |
ㄘ |
ˊ |
勞 |
ㄌㄠ |
ˊ |
苦 |
ㄎㄨ |
ˇ |
不推卻辛勞艱苦。如:爸爸為了家庭生活,不辭勞苦的在外面努力工作。紅樓夢˙第九十一回:我給他送東西,為大爺的事不辭勞若,我所以敬他,又怕人說瞎話,所以問你。
18418. |
馬 |
ㄇㄚ |
ˇ |
牛 |
ㄋㄧㄡ |
ˊ |
襟 |
ㄐㄧㄣ |
|
裾 |
ㄐㄩ |
|
襟裾,人穿的衣服。馬牛襟裾比喻人行事像禽獸一般。唐˙韓愈˙符讀書城南詩:人不通古今,馬牛而襟裾,行身陷不義,況望多名譽?元˙高文秀˙遇上皇˙第二折:他倚官強拆散妻夫,真乃是馬牛襟裾!亦作牛馬襟裾。
18420. |
石 |
ㄕ |
ˊ |
城 |
ㄔㄥ |
ˊ |
湯 |
ㄊㄤ |
|
池 |
ㄔ |
ˊ |
比喻防守堅固、不易被攻破的城池。三國志˙卷二十五˙魏書˙辛毗傳:兵法稱有石城湯池帶甲百萬而無粟者,不能守也。
18421. |
戛 |
ㄐㄧㄚ |
ˊ |
玉 |
ㄩ |
ˋ |
敲 |
ㄑㄧㄠ |
|
金 |
ㄐㄧㄣ |
|
形容聲音清脆或詩文音節鏗鏘。聊齋志異˙卷六˙八大王:雅謔則飛花粲齒,高吟則戛玉敲金。亦作戛玉敲冰、戛玉鏘金。
18422. |
天 |
ㄊㄧㄢ |
|
上 |
ㄕㄤ |
ˋ |
人 |
ㄖㄣ |
ˊ |
間 |
ㄐㄧㄢ |
|
流水落花春去也,天上人間。西遊記.第四十三回:沙僧道:天上人間,方便第一。你雖不是渡船,我們也不是常來打攪你的。亦作人間天上。朝臣國戚,宅中有十里錦帳,天上人間,無比奢華。
18423. |
天 |
ㄊㄧㄢ |
|
隨 |
ㄙㄨㄟ |
ˊ |
人 |
ㄖㄣ |
ˊ |
願 |
ㄩㄢ |
ˋ |
事態發展恰如所望。醒世恆言˙卷三十˙李汧公窮邸遇俠客:且喜天隨人願,今日遇見秀才恁般魁偉相貌,一定智勇兼備。亦作天從人願。
18424. |
覆 |
ㄈㄨ |
ˋ |
地 |
ㄉㄧ |
ˋ |
翻 |
ㄈㄢ |
|
天 |
ㄊㄧㄢ |
|
比喻巨大的變化。明˙楊珽˙龍膏記˙第十八齣:你道他兩個覆地翻天,射影吹沙,舞爪張牙。亦作番天覆地、翻天覆地。
18425. |
要 |
ㄧㄠ |
ˋ |
言 |
ㄧㄢ |
ˊ |
妙 |
ㄇㄧㄠ |
ˋ |
道 |
ㄉㄠ |
ˋ |
精要的言論和玄妙的道理。文選˙枚乘˙七發:今太子之病可無藥石針制灸療而已,可以要言妙道說而去也。宋˙辛棄疾˙六州歌頭˙晨來問疾詞:有要言妙道,往問北山愚,庶有瘳乎!亦作妙言要道。
18426. |
不 |
ㄅㄨ |
ˋ |
揣 |
ㄔㄨㄞ |
ˇ |
冒 |
ㄇㄠ |
ˋ |
昧 |
ㄇㄟ |
ˋ |
向人表示事前對自己行為是否得宜有欠考慮的謙辭。文明小史˙第五十八回:於今曉得你小翁先生是個大豪傑,所以不揣冒昧,請小翁在制軍的公子面上吹噓一二,兄弟就受惠於無窮了。
18427. |
不 |
ㄅㄨ |
ˋ |
當 |
ㄉㄤ |
|
人 |
ㄖㄣ |
ˊ |
子 |
ㄗ |
ˇ |
蘇皖方言。人子,語助詞,無義。不當人子指罪過、不應該。西遊記˙第二十四回:兄弟再莫題起,不當人子!從今後,再也不敢妄為。初刻拍案驚奇˙卷九:劉兄惡取笑!不當人子!怎麼把一個死人背在家裡來嚇人?
18428. |
解 |
ㄐㄧㄝ |
ˇ |
弦 |
ㄒㄧㄢ |
ˊ |
更 |
ㄍㄥ |
|
張 |
ㄓㄤ |
|
本指調整樂器的琴弦,使彈出的音調準確無誤。語本漢書˙卷五十六˙董仲舒傳:譬之琴瑟不調,甚者必解而更張之,乃可鼓也;為政而不行,甚者必變而更化之,乃可理也。當更張而不更張,雖有良工不能善調也;當更化而不更化,雖有大賢不能善治也。後用以比喻重新變更法度或計畫。如:自從新總裁上任後,公司的一切政策均解弦更張,完全改觀。或作解弦易轍。
18429. |
斗 |
ㄉㄡ |
ˇ |
筲 |
ㄕㄠ |
|
之 |
ㄓ |
|
器 |
ㄑㄧ |
ˋ |
比喻心胸狹窄的人。亦用以自謙才疏學淺。元˙鄭廷玉˙金鳳釵˙第二折:似我這糞土之牆,斗筲之器,枉讀了聖賢之道。亦作斗筲之人。
18430. |
淚 |
ㄌㄟ |
ˋ |
眼 |
ㄧㄢ |
ˇ |
愁 |
ㄔㄡ |
ˊ |
眉 |
ㄇㄟ |
ˊ |
含淚的眼,愁苦的眉。形容極為痛苦悲傷的樣子。明˙高濂˙玉簪記˙第三十齣:人去天涯幾許,凝望處淚眼愁眉。群音類選˙北腔類˙卷二˙行香子˙朝也相思曲:淚眼愁眉,離人樣子,海誓山盟,徒成廢弛。
18431. |
名 |
ㄇㄧㄥ |
ˊ |
垂 |
ㄔㄨㄟ |
ˊ |
後 |
ㄏㄡ |
ˋ |
世 |
ㄕ |
ˋ |
名聲流傳於後代。漢書˙卷四十五˙息夫躬傳:昔秦繆公不從百里奚、蹇叔之言,以敗其師,悔過自責,疾詿誤之臣,思黃髮之言,名垂於後世。三國志˙卷七˙魏書˙臧洪傳:昔晏嬰不降志於白刃,南史不曲筆以求生,故身著圖象,名垂後世。
18432. |
盜 |
ㄉㄠ |
ˋ |
鐘 |
ㄓㄨㄥ |
|
掩 |
ㄧㄢ |
ˇ |
耳 |
ㄦ |
ˇ |
有人得到一口鐘,想要背走,但因巨大無法背負,想擊毀它,但撞擊時有鐘聲,恐怕他人聽到聲音來搶奪,於是掩上耳朵。典出呂氏春秋˙不苟論˙自知。比喻自欺欺人。舊唐書˙卷二十˙哀帝本紀:立嗣君於南面,斃母后於中闈,黃門與禁旅皆殲,宗室共衣冠並殪,復又盜鐘掩耳,嫁禍於人。或作盜鈴掩耳、竊鈴掩耳、塞耳盜鐘、塞耳偷鈴、掩耳盜鈴、掩耳盜鐘、掩耳偷鈴。
18433. |
鄒 |
ㄗㄡ |
|
纓 |
ㄧㄥ |
|
齊 |
ㄑㄧ |
ˊ |
紫 |
ㄗ |
ˇ |
相傳鄒君喜好長纓,後因眾皆仿效而斷纓絕患;齊桓公好衣紫衣,後因舉國爭仿而刻意厭惡紫衣,杜絕盲從。典出韓非子˙外儲說左上。後以鄒纓齊紫比喻上行下效。南史˙卷七十一˙儒林傳˙伏曼容等傳˙論曰:語云:上好之,下必有甚焉者。是以鄒纓齊紫,且以移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