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
18722. |
持 |
ㄔ |
ˊ |
久 |
ㄐㄧㄡ |
ˇ |
之 |
ㄓ |
|
計 |
ㄐㄧ |
ˋ |
可以維持長久的打算或計謀。三國志˙卷三十七˙蜀書˙法正傳:上可以傾覆寇敵,尊獎王室,中可以蠶食雍、涼,廣拓境土,下可以固守要害,為持久之計。資治通鑑˙卷一○五˙晉紀二十七˙孝武帝太元八年:君懸軍深入,而置陳逼水,此乃持久之計,非欲速戰者也。
18723. |
國 |
ㄍㄨㄛ |
ˊ |
爾 |
ㄦ |
ˇ |
忘 |
ㄨㄤ |
ˋ |
家 |
ㄐㄧㄚ |
|
為了國事不顧家庭。明˙陸采˙懷香記˙第三十七齣:國爾忘家,公爾忘私,待國事太平,我家事自行停當。或作國耳忘家。
18724. |
鄭 |
ㄓㄥ |
ˋ |
人 |
ㄖㄣ |
ˊ |
買 |
ㄇㄞ |
ˇ |
履 |
ㄌㄩ |
ˇ |
鄭人買鞋,寧可相信自己事前量好腳的尺寸,也不願意親自用腳試穿。典出韓非子˙外儲說左上。後用以譏諷墨守成規而不重視實際狀況的人。
18725. |
瑤 |
ㄧㄠ |
ˊ |
環 |
ㄏㄨㄢ |
ˊ |
瑜 |
ㄩ |
ˊ |
珥 |
ㄦ |
ˇ |
瑤、瑜,美玉。環,玉環。珥,耳飾。瑤環瑜珥指以美玉製成的飾物。比喻資質美好。唐˙韓愈˙殿中少監馬君墓志:幼子娟好靜秀,瑤環瑜珥,蘭茁其芽,稱其家兒也。
18726. |
熯 |
ㄏㄢ |
ˋ |
天 |
ㄊㄧㄢ |
|
熾 |
ㄔ |
ˋ |
地 |
ㄉㄧ |
ˋ |
把天和地都烘燙了。形容火勢凶猛,熱氣逼人。西遊記˙第四十一回:只見那紅焰焰大火燒空,把一座火雲洞被那煙火迷漫,真個是熯天熾地。
18727. |
志 |
ㄓ |
ˋ |
高 |
ㄍㄠ |
|
氣 |
ㄑㄧ |
ˋ |
揚 |
ㄧㄤ |
ˊ |
意氣風發而洋洋得意的樣子。史記˙卷六十九˙蘇秦傳:舉袂成幕,揮汗成雨,家殷人足,志高氣揚。醒世姻緣傳˙第六十五回:況且那小器量的人,一旦得了橫財,那樣志高氣揚的態度,自己不覺,旁的人看得甚是分明。
18728. |
引 |
ㄧㄣ |
ˇ |
繩 |
ㄕㄥ |
ˊ |
排 |
ㄆㄞ |
ˊ |
根 |
ㄍㄣ |
|
兩人相對拉長繩索以排除、擯退他人。比喻互相扶助,共同排除異己。漢書˙卷五十二˙灌夫傳:及竇嬰失勢,亦欲倚夫引繩排根生平慕之後棄者。亦作引繩批根。
18729. |
扶 |
ㄈㄨ |
ˊ |
顛 |
ㄉㄧㄢ |
|
持 |
ㄔ |
ˊ |
危 |
ㄨㄟ |
ˊ |
挽回顛危的局面,匡救國家。宋˙秦觀˙賀孫中丞啟:恭惟中丞侍郎,受天間氣,為世直儒,力足以扶顛持危,器足以致遠任重。
18730. |
東 |
ㄉㄨㄥ |
|
誆 |
ㄎㄨㄤ |
|
西 |
ㄒㄧ |
|
騙 |
ㄆㄧㄢ |
ˋ |
到處說謊詐騙。孤本元明雜劇˙東籬賞菊˙第二折:若論我,半個字也不識,若說道抵換官物,盜使印信,東誆西騙,天下絕魁。
18731. |
如 |
ㄖㄨ |
ˊ |
履 |
ㄌㄩ |
ˇ |
薄 |
ㄅㄛ |
ˊ |
冰 |
ㄅㄧㄥ |
|
好像走在薄冰上。比喻處事極為謹慎小心。詩經˙小雅˙小旻:戰戰兢兢,如臨深淵,如履薄冰。漢˙曹操˙請爵荀彧表:陛下幸許,彧左右機近,忠恪祗順,如履薄冰。亦作如履如臨。
18732. |
承 |
ㄔㄥ |
ˊ |
顏 |
ㄧㄢ |
ˊ |
順 |
ㄕㄨㄣ |
ˋ |
旨 |
ㄓ |
ˇ |
迎承臉色,順從其意旨。三國志˙卷六十五˙吳書˙王蕃傳:蕃體氣高亮,不能承顏順旨,時或迕意,積以見責。初刻拍案驚奇˙卷三十三:女兒女婿也自假意奉承,承顏順旨,他也不作生兒之望了。
18733. |
外 |
ㄨㄞ |
ˋ |
剛 |
ㄍㄤ |
|
內 |
ㄋㄟ |
ˋ |
柔 |
ㄖㄡ |
ˊ |
外表剛強,內心柔弱。宋˙吳曾˙能改齋漫錄˙卷十˙議論:兵戈既起,將帥擅權,武吏功臣,過求姑息。邊蕃遠郡,得以驕矜,外剛內柔,上陵下替,此為屈辱又非多乎?亦作內柔外剛。
18734. |
傍 |
ㄆㄤ |
ˊ |
若 |
ㄖㄨㄛ |
ˋ |
無 |
ㄨ |
ˊ |
人 |
ㄖㄣ |
ˊ |
比喻自視甚高或意態自然。晉書˙卷七十九˙謝尚傳:導令坐者撫掌擊節,尚俯仰在中,傍若無人,其率詣如此。亦作旁若無人。
18735. |
飢 |
ㄐㄧ |
|
餐 |
ㄘㄢ |
|
渴 |
ㄎㄜ |
ˇ |
飲 |
ㄧㄣ |
ˇ |
餓就吃,渴就喝。形容旅程的經過。亦可比喻旅行勞累。京本通俗小說˙碾玉觀音:三國演義˙第八十七回:大隊人馬,各依隊伍而行。飢餐渴飲,夜住曉行。
18736. |
緩 |
ㄏㄨㄢ |
ˇ |
急 |
ㄐㄧ |
ˊ |
相 |
ㄒㄧㄤ |
|
濟 |
ㄐㄧ |
ˋ |
在緊急的時候,互相幫助。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˙第六十五回:朋友本來有通財之義,何況我們世交,這緩急相濟,更是平常的事了。
18737. |
撫 |
ㄈㄨ |
ˇ |
心 |
ㄒㄧㄣ |
|
自 |
ㄗ |
ˋ |
問 |
ㄨㄣ |
ˋ |
自我反省檢討。如:大家撫心自問,有誰全力以赴?亦作捫心自問。
18738. |
志 |
ㄓ |
ˋ |
在 |
ㄗㄞ |
ˋ |
四 |
ㄙ |
ˋ |
方 |
ㄈㄤ |
|
立志遠行各地以建功立業,不以株守一地為滿足。東周列國志˙第二十五回:妾聞男子志在四方。君壯年不出圖仕,乃區區守妻子坐困乎?
18739. |
縮 |
ㄙㄨ |
ˋ |
手 |
ㄕㄡ |
ˇ |
旁 |
ㄆㄤ |
ˊ |
觀 |
ㄍㄨㄢ |
|
比喻置身事外,不予過問。宋˙辛棄疾˙念奴嬌˙少年握槊詞:縮手旁觀初未識,兩兩三三而已。亦作袖手旁觀。
18740. |
把 |
ㄅㄚ |
ˇ |
持 |
ㄔ |
ˊ |
不 |
ㄅㄨ |
ˋ |
定 |
ㄉㄧㄥ |
ˋ |
形容人意志不堅定,控制不了自己。野叟曝言˙第二回:但恐日後把持不定,為異端所惑,一時失足,得罪名教,這就不可知了!
18741. |
斷 |
ㄉㄨㄢ |
ˋ |
章 |
ㄓㄤ |
|
截 |
ㄐㄧㄝ |
ˊ |
句 |
ㄐㄩ |
ˋ |
割裂、摘取他人的文章、句子,重新組合成為自己的文章。宋史˙卷一五六˙選舉志二:三年,臣僚請:學校、場屋,並禁斷章截句,破壞義理,及春秋經越年牽合。亦作斷章摘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