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
16938. |
視 |
ㄕ |
ˋ |
同 |
ㄊㄨㄥ |
ˊ |
陌 |
ㄇㄛ |
ˋ |
路 |
ㄌㄨ |
ˋ |
把對方看成路人一般,與自己毫不相關。野叟曝言˙第二十回:況愚兄病中,承他捨命伏侍,救我殘喘;他今有病,便視同陌路,此豈稍有人心者耶?或作視同路人、視若路人。
16939. |
視 |
ㄕ |
ˋ |
死 |
ㄙ |
ˇ |
若 |
ㄖㄨㄛ |
ˋ |
歸 |
ㄍㄨㄟ |
|
形容勇敢不怕死。淮南子˙泰族:視死若歸,義重於身也。漢˙劉向˙新序˙卷四˙雜事:平原廣囿,車不結軌,土不旋踵,鼓之而三軍之士,視死若歸。亦作視死如歸。
16940. |
逆 |
ㄋㄧ |
ˋ |
臣 |
ㄔㄣ |
ˊ |
賊 |
ㄗㄟ |
ˊ |
子 |
ㄗ |
ˇ |
不忠不孝的反叛臣子。晉書˙卷六十五˙王導傳:逆臣賊子,何世無之?豈意今者近出臣族!唐˙陳子昂˙請措刑科:逆臣賊子,頓伏嚴誅。亦作逆子賊臣。
16941. |
豁 |
ㄏㄨㄛ |
ˋ |
然 |
ㄖㄢ |
ˊ |
大 |
ㄉㄚ |
ˋ |
悟 |
ㄨ |
ˋ |
一下子開通領悟了某種道理。宋˙張君房˙雲笈七籤˙卷一一九˙李昌遐誦消災經驗:昌遐既覺,豁然大悟,因知自前侵虐我者,未有無禍殃咎,蓋誦經之所驗也。亦作豁然開朗、豁然開悟、豁然省悟。
16942. |
視 |
ㄕ |
ˋ |
微 |
ㄨㄟ |
ˊ |
知 |
ㄓ |
|
著 |
ㄓㄨ |
ˋ |
看到事情的些微跡象,就能知道它的真象以及發展趨勢。三國˙蜀˙諸葛亮˙便宜十六策˙思慮:君子視微知著,見始知終,禍無從起,此思慮之政也。亦作睹微知著、見微知著。
16943. |
清 |
ㄑㄧㄥ |
|
塵 |
ㄔㄣ |
ˊ |
濁 |
ㄓㄨㄛ |
ˊ |
水 |
ㄕㄨㄟ |
ˇ |
清塵,飛揚的塵土,指他人。濁水,汙濁的水流,指自己。清塵濁水語本三國˙魏˙曹植˙七啟:君若清路塵,妾若濁水泥,浮沉各異勢,會合何時諧。比喻人相隔絕,聚會無期。明˙李昌祺˙剪燈餘話˙卷二˙田洙遇薛濤聯句記:歙漆阿膠忽紛解,清塵濁水何由逢。
16945. |
連 |
ㄌㄧㄢ |
ˊ |
類 |
ㄌㄟ |
ˋ |
比 |
ㄅㄧ |
ˇ |
物 |
ㄨ |
ˋ |
把同類的事物連繫在一起,互相比較。韓非子˙難言:多言繁稱,連類比物,則見以為虛而無用。亦作比物連類。
16946. |
在 |
ㄗㄞ |
ˋ |
天 |
ㄊㄧㄢ |
|
之 |
ㄓ |
|
靈 |
ㄌㄧㄥ |
ˊ |
對死者精神靈魂的尊稱。如:以慰死者,在天之靈。
16947. |
奮 |
ㄈㄣ |
ˋ |
武 |
ㄨ |
ˇ |
揚 |
ㄧㄤ |
ˊ |
威 |
ㄨㄟ |
|
炫耀武力,誇示威風。形容威風凜凜。明˙姚茂良˙精忠記˙第八齣:身為上將,統領大軍,奮武揚威,誅凶討逆。
16948. |
聲 |
ㄕㄥ |
|
價 |
ㄐㄧㄚ |
ˋ |
十 |
ㄕ |
ˊ |
倍 |
ㄅㄟ |
ˋ |
名譽身價大幅提升。歧路燈˙第九十五回:這大人們伯樂一顧,便聲價十倍,何愁那州縣不極力奉承。
16949. |
遂 |
ㄙㄨㄟ |
ˋ |
心 |
ㄒㄧㄣ |
|
如 |
ㄖㄨ |
ˊ |
意 |
ㄧ |
ˋ |
順心滿意。紅樓夢˙第四十六回:有什麼不稱心之處,只管說與我,我包管你遂心如意就是了。
16950. |
漏 |
ㄌㄡ |
ˋ |
泄 |
ㄒㄧㄝ |
ˋ |
天 |
ㄊㄧㄢ |
|
機 |
ㄐㄧ |
|
走露了重要且不可外洩的祕密。平妖傳˙第二十五回:仙人言稱是本州之神,與小人酒食吃了,又將此物出來,叫小人付與州官收受,不許漏泄天機。喻世明言˙卷三十三˙張古老種花聚文女:官吏稱韋義方不合漏泄天機,合當有罪,急得韋義方叩頭告罪。
16951. |
迢 |
ㄊㄧㄠ |
ˊ |
迢 |
ㄊㄧㄠ |
ˊ |
千 |
ㄑㄧㄢ |
|
里 |
ㄌㄧ |
ˇ |
形容路途遙遠漫長。唐˙高適˙秋胡行:如何咫尺仍有情,況復迢迢千里外。亦作千里迢迢、千里迢遙。
16952. |
志 |
ㄓ |
ˋ |
滿 |
ㄇㄢ |
ˇ |
氣 |
ㄑㄧ |
ˋ |
得 |
ㄉㄜ |
ˊ |
因志向完滿達成而顯得神氣、得意的樣子。唐˙韓愈˙與崔群書:賢者恆無以自存,不賢者志滿氣得。
16953. |
聲 |
ㄕㄥ |
|
音 |
ㄧㄣ |
|
笑 |
ㄒㄧㄠ |
ˋ |
貌 |
ㄇㄠ |
ˋ |
泛指人所表現的外在言語、態度等。孟子˙離婁上:恭儉豈可以聲音笑貌為哉!明˙朱國禎˙湧幢小品˙卷二十八˙蔣山佛會記:此皆精誠動乎天地,感乎鬼神,初不可以聲音笑貌為也。
16954. |
寸 |
ㄘㄨㄣ |
ˋ |
長 |
ㄔㄤ |
ˊ |
尺 |
ㄔ |
ˇ |
短 |
ㄉㄨㄢ |
ˇ |
比喻人各有其長處和短處,各有所適,各有所取。見尺有所長,寸有所短條。宋˙秦觀˙與蘇公先生簡:比迫于衣食,彊勉萬一之遇,而寸長尺短,各有所施,鑿圓枘方,卒以不合。
16955. |
赤 |
ㄔ |
ˋ |
手 |
ㄕㄡ |
ˇ |
起 |
ㄑㄧ |
ˇ |
家 |
ㄐㄧㄚ |
|
沒有任何憑恃而獨立奮鬥建立起事業。宋˙文天祥˙鄒仲翔墓志銘:君雖亦赤手起家,而好施出其性。歲饑,發粟給其比鄰二百戶,能捐殖以自損。
16956. |
滌 |
ㄉㄧ |
ˊ |
瑕 |
ㄒㄧㄚ |
ˊ |
蕩 |
ㄉㄤ |
ˋ |
垢 |
ㄍㄡ |
ˋ |
洗除汙穢。比喻去除人的過失。舊唐書˙卷二十˙昭宗本紀:宜覃渙汗之恩,俟此雍熙之慶,滌瑕蕩垢,咸與惟新。亦作滌穢蕩瑕、滌瑕蕩穢。
16957. |
南 |
ㄋㄢ |
ˊ |
阮 |
ㄖㄨㄢ |
ˇ |
北 |
ㄅㄟ |
ˇ |
阮 |
ㄖㄨㄢ |
ˇ |
晉代阮籍與阮咸同居道南,其他阮姓同族居道北,北阮富,而南阮貧。典出晉書˙卷四十九˙阮籍傳。後用以指聚居一處,但貧富懸殊的同族人家。
16958. |
視 |
ㄕ |
ˋ |
險 |
ㄒㄧㄢ |
ˇ |
如 |
ㄖㄨ |
ˊ |
夷 |
ㄧ |
ˊ |
視危險如平安。形容面對危險,毫不畏懼。晉˙史援˙後漢史君頌:處溢不驕,居勞不憚,視險如夷,忘身逐叛。亦作視險若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