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
17612. |
萬 |
ㄨㄢ |
ˋ |
里 |
ㄌㄧ |
ˇ |
鵬 |
ㄆㄥ |
ˊ |
程 |
ㄔㄥ |
ˊ |
比喻前程遠大,不可限量。見鵬程萬里條。孤本元明雜劇˙下西洋˙頭折:全憑著帆槳依存,我則索萬里鵬程雪浪分。
17613. |
二 |
ㄦ |
ˋ |
滿 |
ㄇㄢ |
ˇ |
三 |
ㄙㄢ |
|
平 |
ㄆㄧㄥ |
ˊ |
平平淡淡,過得去。宋˙陳亮˙三部樂˙小屈穹廬詞:小屈穹廬,但二滿三平,共勞均佚。亦作三平二滿。
17614. |
死 |
ㄙ |
ˇ |
乞 |
.ㄑㄧ |
|
白 |
ㄅㄞ |
ˊ |
賴 |
ㄌㄞ |
ˋ |
死命糾纏、拚命耍賴。醒世姻緣傳.第三十二回:這可虧了他三個死乞白賴的拉住我
17615. |
死 |
ㄙ |
ˇ |
生 |
ㄕㄥ |
|
契 |
ㄑㄧㄝ |
ˋ |
闊 |
ㄎㄨㄛ |
ˋ |
契,相合;闊,離別。死生契闊指生死離合。詩經˙邶風˙擊鼓:死生契闊,與子成說。周書˙卷四十一˙庾信傳:死生契闊,不可問天。
17616. |
鷹 |
ㄧㄥ |
|
揚 |
ㄧㄤ |
ˊ |
虎 |
ㄏㄨ |
ˇ |
視 |
ㄕ |
ˋ |
形容十分威武。三國˙魏˙應璩˙與侍郎曹長思書:王肅以宿德顯授,何曾以後進見拔,皆鷹揚虎視,有萬里之望。唐˙李白˙上安州裴長史書:伏惟君侯貴而且賢,鷹揚虎視。
17617. |
死 |
ㄙ |
ˇ |
有 |
ㄧㄡ |
ˇ |
餘 |
ㄩ |
ˊ |
罪 |
ㄗㄨㄟ |
ˋ |
罪大惡極,雖死也難以抵罪。漢書˙卷七十一˙平當傳:吾居大位,已負素餐之責矣;起受侯印,還臥而死,死有餘罪。五代史平話˙唐史˙卷上:臣待罪外鎮,不能宣國威靈,到車駕蒙塵,生靈塗炭,死有餘罪。亦作死有餘僇、死有餘辜。
17618. |
三 |
ㄙㄢ |
|
浴 |
ㄩ |
ˋ |
三 |
ㄙㄢ |
|
熏 |
ㄒㄩㄣ |
|
三次沐浴,三次熏香。以表待人極為禮貌與尊重。唐˙韓愈˙答呂醫山人書:方將坐足下,三浴而三熏之。亦作三釁三沐。
17619. |
一 |
ㄧ |
|
階 |
ㄐㄧㄝ |
|
半 |
ㄅㄢ |
ˋ |
職 |
ㄓ |
ˊ |
泛指低微的官職。元˙馬致遠˙陳摶高臥˙第三折:光陰似過隙白駒,世人似舞甕醯雞,便博得一階半職,何足算,不堪題。亦作一官半職、一階半級。
17620. |
雪 |
ㄒㄩㄝ |
ˇ |
案 |
ㄢ |
ˋ |
螢 |
ㄧㄥ |
ˊ |
窗 |
ㄔㄨㄤ |
|
雪案指晉代孫康利用雪光映照,伏案讀書的故事,見雪案條。螢窗指晉代車胤借螢火亮光讀書的故事,見螢窗條。雪案螢窗比喻勤學苦讀。元˙白樸˙東牆記˙楔子:小生年長二十五歲,雪案螢窗,苦攻經史,博古通今。明˙徐霖˙繡襦記˙第二齣:大相公一向奮志雲程鶚薦,埋頭雪案螢窗。亦作雪窗螢火、雪窗螢几、雪案螢燈、螢窗雪案。
17621. |
高 |
ㄍㄠ |
|
枕 |
ㄓㄣ |
ˇ |
安 |
ㄢ |
|
寢 |
ㄑㄧㄣ |
ˇ |
比喻太平無事,沒有顧慮。漢書˙卷九十四˙匈奴傳下:故北狄不服,中國未得高枕安寢。亦作高枕而臥。
全部、通通。如:門鈴一響,他便把雜物一股腦兒往衣櫥裡塞。
17623. |
無 |
ㄨ |
ˊ |
病 |
ㄅㄧㄥ |
ˋ |
自 |
ㄗ |
ˋ |
灸 |
ㄐㄧㄡ |
ˇ |
沒有病而用火艾燒灼穴位。比喻自尋痛苦或煩惱。莊子˙盜跖:柳下季曰:跖得無逆汝意若前乎?孔子曰:然。丘所謂無病而自灸也。
17624. |
無 |
ㄨ |
ˊ |
所 |
ㄙㄨㄛ |
ˇ |
不 |
ㄅㄨ |
ˋ |
容 |
ㄖㄨㄥ |
ˊ |
一切都納入、包容。三國志˙卷十九˙魏書˙陳思王植傳貶爵安鄉侯句下裴松之˙注引魏書:朕於天下無所不容,而況植乎?清˙龔自珍˙太倉王中堂奏疏書後:是故君父之慈臣子,無所不容,教誨委曲,至夫斯極。
17625. |
無 |
ㄨ |
ˊ |
所 |
ㄙㄨㄛ |
ˇ |
不 |
ㄅㄨ |
ˋ |
作 |
ㄗㄨㄛ |
ˋ |
什麼事都做得出來。多指惡行。宋˙蘇舜欽˙論五事:變詐奇哀,無所不作。苟或敗露,立便逃亡。亦作無所不為。
17626. |
開 |
ㄎㄞ |
|
卷 |
ㄐㄩㄢ |
ˋ |
有 |
ㄧㄡ |
ˇ |
得 |
ㄉㄜ |
ˊ |
讀書有收穫。晉˙陶淵明˙與子儼等書:少年來好書,偶愛閑靜,開卷有得,便欣然忘食。亦作開卷有益。
17627. |
下 |
ㄒㄧㄚ |
ˋ |
車 |
ㄔㄜ |
|
之 |
ㄓ |
|
始 |
ㄕ |
ˇ |
官吏剛到任。見下車條。隋書˙卷六十二˙劉行本傳:然臣下車之始,與其為約。此吏故違,請加徒一年。亦作下車伊始。
17628. |
弄 |
ㄋㄨㄥ |
ˋ |
璋 |
ㄓㄤ |
|
之 |
ㄓ |
|
慶 |
ㄑㄧㄥ |
ˋ |
恭喜人生男孩的賀詞。明˙趙弼˙木綿庵記:喜公有弄璋之慶,萬事足矣。亦作弄璋之喜。
17629. |
平 |
ㄆㄧㄥ |
ˊ |
心 |
ㄒㄧㄣ |
|
定 |
ㄉㄧㄥ |
ˋ |
氣 |
ㄑㄧ |
ˋ |
形容心情平和,態度冷靜。宋˙陸九淵˙與劉深父書:開卷讀書時,整冠肅容,平心定氣。亦作平心靜氣、平心易氣。
17630. |
弄 |
ㄋㄨㄥ |
ˋ |
斧 |
ㄈㄨ |
ˇ |
班 |
ㄅㄢ |
|
門 |
ㄇㄣ |
ˊ |
班,魯班,古代巧匠。弄斧班門比喻在行家面前賣弄本領,不自量力。明˙高濂˙玉簪記˙第十六齣:小生略記一二,弄斧班門,休笑,休笑。儒林外史˙第二十八回:先生大名,如雷灌耳。小弟獻醜,真是弄斧班門。亦作班門弄斧。
17631. |
無 |
ㄨ |
ˊ |
能 |
ㄋㄥ |
ˊ |
為 |
ㄨㄟ |
ˊ |
役 |
ㄧ |
ˋ |
原指不足以供人役使的意思。語出左傳˙成公二年:孫桓子還於新築,不入,遂如晉乞師。臧宣叔亦如晉乞師。皆主郤獻子。晉侯許之七百乘。郤子曰:此城濮之賦也。有先君之明與先大夫之肅,故捷。克於先大夫,無能為役,請八百乘。許之。後轉為自謙才能不及他的用語。清˙梁章鉅˙歸田瑣記˙卷七˙廚子:余於能始先生,無能為役,則陳東標之於董桃媚,又豈止仙凡之判哉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