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
17757. |
巧 |
ㄑㄧㄠ |
ˇ |
語 |
ㄩ |
ˇ |
花 |
ㄏㄨㄚ |
|
言 |
ㄧㄢ |
ˊ |
形容虛假而動聽的言辭。元˙湯式˙一枝花˙芳卿細細聽曲:不是我巧語花言廝推調。恁如今模樣正嬌,年紀兒又小,則不如覓個知心俊孤老。明˙鄭若庸˙王玦記˙第八齣:孩兒,我這樣人家,全憑巧語花言,纔哄得人東西,因你不曉這話,故此沒有客。亦作花說柳說、花言巧語。
17758. |
戮 |
ㄌㄨ |
ˋ |
力 |
ㄌㄧ |
ˋ |
一 |
ㄧ |
|
心 |
ㄒㄧㄣ |
|
同心合力、團結一致。國語˙晉語四:晉、鄭兄弟也,吾先君武公與晉文侯戮力一心,股肱周室,夾輔平王。魏書˙卷一○一˙吐谷渾傳:單者易折,眾則難摧,戮力一心,然後社稷可固。亦作戮力同心。
17759. |
飛 |
ㄈㄟ |
|
蛾 |
ㄜ |
ˊ |
投 |
ㄊㄡ |
ˊ |
火 |
ㄏㄨㄛ |
ˇ |
比喻自尋死路、自取滅亡。元˙無名氏˙謝金吾˙第三折:我已曾著人拏住楊景焦贊兩個,正是飛蛾投火,不怕他不死在手裡。明˙王世貞˙鳴鳳記˙第二十九齣:下官約董吳二兄同奏權奸,正是累卵擊石,犯之必碎,飛蛾投火,觸之必焦。亦作飛蛾赴火。
17760. |
聖 |
ㄕㄥ |
ˋ |
經 |
ㄐㄧㄥ |
|
賢 |
ㄒㄧㄢ |
ˊ |
傳 |
ㄓㄨㄢ |
ˋ |
聖人所著的經典以及賢人為經典所發揮闡揚的注解。泛指儒家的代表性著作。兒女英雄傳˙第三十二回:公子因父親在那邊,只笑著不敢多說,心裡卻想著一句聖經賢傳,暗說怪道:說是不知子都之美者,無目者也。
17761. |
引 |
ㄧㄣ |
ˇ |
經 |
ㄐㄧㄥ |
|
據 |
ㄐㄩ |
ˋ |
古 |
ㄍㄨ |
ˇ |
引用經典古籍中的文句或故事作為依據。清˙紀昀˙閱微草堂筆記˙卷十五˙姑妄聽之一˙序:緬昔作者,如王仲任、應仲遠,引經據古,博辨宏通。
17762. |
忍 |
ㄖㄣ |
ˇ |
辱 |
ㄖㄨ |
ˋ |
含 |
ㄏㄢ |
ˊ |
垢 |
ㄍㄡ |
ˋ |
忍受羞辱。漢˙班昭˙女誡˙卑弱:忍辱含垢,常若畏懼,是謂卑弱下人也。亦作忍恥含垢、忍恥含羞、忍辱含羞。
17763. |
不 |
ㄅㄨ |
ˋ |
因 |
ㄧㄣ |
|
不 |
ㄅㄨ |
ˋ |
由 |
ㄧㄡ |
ˊ |
沒有什麼目的或理由。金瓶梅˙第四十九回:西門慶不因不由,信步走入裡面觀看。鏡花緣˙第四十三回:若花把立儲被害各話說了,那眼淚不因不由就落將下來。
17764. |
忍 |
ㄖㄣ |
ˇ |
垢 |
ㄍㄡ |
ˋ |
偷 |
ㄊㄡ |
|
生 |
ㄕㄥ |
|
忍受羞辱,苟且求生。唐˙陳子昂˙為張著作謝父官表:所以忍垢偷生,剋躬自勵,期效萬一,補過酬恩,灰軀糜骨,以甘心願。亦作忍恥偷生、忍辱偷生。
17765. |
騎 |
ㄑㄧ |
ˊ |
者 |
ㄓㄜ |
ˇ |
善 |
ㄕㄢ |
ˋ |
墮 |
ㄉㄨㄛ |
ˋ |
善於騎馬者反而易於墜馬。語本淮南子˙原道:夫善游者溺,善騎者墮。各以其所好,反自為禍。比喻對某一技巧愈熟悉,則愈容易大意疏忽而造成失敗。聊齋志異˙卷四˙念秧:何意吳生所遇,即王子巽連天叫苦之人,不亦快哉!旨哉古言:騎者善墮。
17766. |
盈 |
ㄧㄥ |
ˊ |
盈 |
ㄧㄥ |
ˊ |
秋 |
ㄑㄧㄡ |
|
水 |
ㄕㄨㄟ |
ˇ |
形容女子眼淚盈眶的眼神。明˙張鳳翼˙紅拂記˙第三十四齣:一般情況,幾回斷腸,只落得盈盈秋水淚汪汪。
17767. |
破 |
ㄆㄛ |
ˋ |
碎 |
ㄙㄨㄟ |
ˋ |
支 |
ㄓ |
|
離 |
ㄌㄧ |
ˊ |
形容事物零亂,不成整體。如:每當她極度氣憤時,習慣將東西摔得破碎支離,來發洩情緒。亦作支離破碎。
17768. |
翼 |
ㄧ |
ˋ |
翼 |
ㄧ |
ˋ |
小 |
ㄒㄧㄠ |
ˇ |
心 |
ㄒㄧㄣ |
|
非常的小心、謹慎。漢˙趙曄˙吳越春秋˙卷八˙勾踐歸國外傳:越王是日立論,翼翼小心,出不敢奢,入不敢侈。亦作小心翼翼。
17769. |
柔 |
ㄖㄡ |
ˊ |
聲 |
ㄕㄥ |
|
下 |
ㄒㄧㄚ |
ˋ |
氣 |
ㄑㄧ |
ˋ |
說話時聲低氣柔,形容人謙卑恭順的樣子。清史稿˙卷五○八˙列女傳一˙鄭文清妻黎:言只柔聲下氣,容只衣飾整潔。官場現形記˙第三十二回:仔細一想,又怕趙大架子拿他看輕,立刻又做出一副謹慎小心的樣子,柔聲下氣的說道:這都是大憲的恩典,堯翁的栽培。
17770. |
柔 |
ㄖㄡ |
ˊ |
情 |
ㄑㄧㄥ |
ˊ |
密 |
ㄇㄧ |
ˋ |
意 |
ㄧ |
ˋ |
親密、溫柔的情意。紅樓夢˙第一一一回:雖說寶玉仍是柔情密意,究竟算不得什麼。
17771. |
破 |
ㄆㄛ |
ˋ |
觚 |
ㄍㄨ |
|
為 |
ㄨㄟ |
ˊ |
圓 |
ㄩㄢ |
ˊ |
比喻破除嚴刑峻法。梁書˙卷五十三˙良吏傳˙陳吏部尚書姚察曰:梁興,破觚為圓,斲雕為樸,教民以孝悌,勸之以農桑。亦作破觚為圜。
17772. |
碌 |
ㄌㄨ |
ˋ |
碌 |
ㄌㄨ |
ˋ |
無 |
ㄨ |
ˊ |
聞 |
ㄨㄣ |
ˊ |
平庸而不為人知。元史˙卷一五○˙石抹明安傳:士生于世,當立功名,書竹帛,以傳無窮,寧可碌碌無聞,與草木同腐邪!
17773. |
建 |
ㄐㄧㄢ |
ˋ |
瓴 |
ㄌㄧㄥ |
ˊ |
高 |
ㄍㄠ |
|
屋 |
ㄨ |
|
比喻居高臨下,占據無法阻擋的有利形勢。南朝梁˙簡文帝˙彈棋譜序:望兵棋之式道,上昇則搏翼穹天,赴下則建瓴高屋。亦作高屋建瓴、屋上建瓴。
17774. |
勇 |
ㄩㄥ |
ˇ |
而 |
ㄦ |
ˊ |
無 |
ㄨ |
ˊ |
謀 |
ㄇㄡ |
ˊ |
勇敢卻缺乏智慧謀略。三國志˙卷十˙魏書˙荀攸傳:呂布勇而無謀,今三戰皆北,其銳氣衰矣。三國演義˙第三回:某與呂布同鄉,知其勇而無謀,見利忘義。
17775. |
承 |
ㄔㄥ |
ˊ |
顏 |
ㄧㄢ |
ˊ |
候 |
ㄏㄡ |
ˋ |
色 |
ㄙㄜ |
ˋ |
依承他人臉色行事,亦有阿諛諂媚的意思。魏書˙卷四十二˙寇讚傳:畏避勢家,承顏候色,不能有所執據。陳書˙卷六˙後主本紀˙史臣魏徵曰:佞諂之倫,承顏候色,因其所好,以悅導之。
17776. |
砥 |
ㄉㄧ |
ˇ |
行 |
ㄒㄧㄥ |
ˋ |
立 |
ㄌㄧ |
ˋ |
名 |
ㄇㄧㄥ |
ˊ |
磨礪德行,建立功名。史記˙卷六十一˙伯夷列傳:閭巷之人,欲砥行立名者,非附青雲之士,惡能施于後世哉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