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
18702. |
衣 |
ㄧ |
|
不 |
ㄅㄨ |
ˋ |
重 |
ㄓㄨㄥ |
ˋ |
帛 |
ㄅㄛ |
ˊ |
衣著簡單樸素,不求質地華美的絲織品。尹文子˙大道上:昔晉國苦奢,文公以儉矯之,乃衣不重帛,食不異肉。晉書˙卷七十˙劉超傳:加以處身清苦,衣不重帛,家無儋石之儲。
18703. |
衣 |
ㄧ |
|
不 |
ㄅㄨ |
ˋ |
曳 |
ㄧ |
ˋ |
地 |
ㄉㄧ |
ˋ |
衣服短小,不拖曳在地。形容衣著樸素無華。漢書˙卷四˙文帝紀˙贊曰:所幸慎夫人衣不曳地,惟帳無文繡,以示敦朴,為天下先。晉書˙卷一一三˙苻堅載記上:後宮悉去羅紈,衣不曳地。
18704. |
安 |
ㄢ |
|
於 |
ㄩ |
ˊ |
現 |
ㄒㄧㄢ |
ˋ |
狀 |
ㄓㄨㄤ |
ˋ |
習慣、滿足於目前的情勢,不求上進。如:為了追求更美好的未來,我們得奮發圖強,不可安於現狀。
18705. |
勇 |
ㄩㄥ |
ˇ |
猛 |
ㄇㄥ |
ˇ |
果 |
ㄍㄨㄛ |
ˇ |
敢 |
ㄍㄢ |
ˇ |
人[倫],勇猛果敢,處事不疑,所居皆尚殘賊酷虐。
18706. |
奉 |
ㄈㄥ |
ˋ |
頭 |
ㄊㄡ |
ˊ |
鼠 |
ㄕㄨ |
ˇ |
竄 |
ㄘㄨㄢ |
ˋ |
楚、漢之際,張耳、陳餘因細故而斷絕交情,結果張耳捧項嬰頭急遽投奔漢王。典出史記˙卷九十二˙淮陰侯傳。後用以形容像老鼠懼人一般,狼狽逃走的樣子。漢書˙卷四十五˙蒯通傳:始常山王,成安君故相與為刎頸之交,及爭張黶、陳釋之事,常山王奉頭鼠竄,以歸漢王。宋史˙卷四六八˙宦者傳三˙童貫傳:平生童太師作幾許威望,及臨事乃蓄縮畏懼,奉頭鼠竄,何面目復見天子乎?亦作抱頭鼠竄、捧頭鼠竄。
18707. |
衣 |
ㄧ |
|
不 |
ㄅㄨ |
ˋ |
完 |
ㄨㄢ |
ˊ |
采 |
ㄘㄞ |
ˇ |
衣著簡單樸素,不加彩飾。史記˙卷一二四˙游俠傳˙朱家傳:家無餘財,衣不完采,食不重味,乘不過軥牛。亦作衣不兼采、衣不重采。
18708. |
自 |
ㄗ |
ˋ |
覺 |
ㄐㄩㄝ |
ˊ |
形 |
ㄒㄧㄥ |
ˊ |
穢 |
ㄏㄨㄟ |
ˋ |
輒歎曰:珠玉在側,覺我形穢!比喻自愧不如。儒林外史˙第三十回:在他面前,自覺形穢,所以不敢痴心想著相與他。亦作自慚形穢。
18709. |
枉 |
ㄨㄤ |
ˇ |
用 |
ㄩㄥ |
ˋ |
心 |
ㄒㄧㄣ |
|
機 |
ㄐㄧ |
|
白白的浪費心思。元˙無名氏˙隔江鬥智˙第二折:你使著這般科段,敢可也枉用心機。三俠五義˙第九十回:可恨他三人貪財好色,枉用心機,白白的害了奶公並小姐落水。亦作枉費心力。
18710. |
砍 |
ㄎㄢ |
ˇ |
瓜 |
ㄍㄨㄚ |
|
切 |
ㄑㄧㄝ |
|
菜 |
ㄘㄞ |
ˋ |
形容操刀快利無比。精忠岳傳˙第四十三回:落後番兵,無船可渡,岳元帥追至江口,猶如砍瓜切菜一般。儒林外史˙第三十九回:喊聲大震,把那幾百個番子,猶如砍瓜切菜,儘數都砍死了。
18711. |
拔 |
ㄅㄚ |
ˊ |
十 |
ㄕ |
ˊ |
失 |
ㄕ |
|
五 |
ㄨ |
ˇ |
選拔人才,即使一半不合格,尚可得一半真才。三國志˙卷三十七˙蜀書˙龐統傳:今拔十失五,猶得其半,而可以崇邁世教,使有志者自勵,不亦可乎?亦作拔十得五。
18712. |
品 |
ㄆㄧㄣ |
ˇ |
竹 |
ㄓㄨ |
ˊ |
彈 |
ㄊㄢ |
ˊ |
絲 |
ㄙ |
|
吹彈各種管、弦樂器。明˙朱權˙荊釵記˙第三齣:歡宴。樂人祗應,品竹彈絲敲象板。亦作品竹調弦、品竹調絲。
18713. |
安 |
ㄢ |
|
堵 |
ㄉㄨ |
ˇ |
如 |
ㄖㄨ |
ˊ |
故 |
ㄍㄨ |
ˋ |
形容相安無事,一切如常。晉書˙卷一一三˙苻堅載記上:徙豪右七千餘戶於關中,五品稅百姓金銀一萬三千斤以賞軍士,餘皆安堵如故。
18714. |
威 |
ㄨㄟ |
|
儀 |
ㄧ |
ˊ |
孔 |
ㄎㄨㄥ |
ˇ |
時 |
ㄕ |
ˊ |
舉止容貌莊嚴,非常合乎時宜。詩經˙大雅˙既醉:威儀孔時,君子有孝子。毛亨˙傳:言成王之臣,威儀甚得其宜。
18715. |
朱 |
ㄓㄨ |
|
脣 |
ㄔㄨㄣ |
ˊ |
榴 |
ㄌㄧㄡ |
ˊ |
齒 |
ㄔ |
ˇ |
嘴脣紅潤,牙齒像石榴子那樣整齊。形容女子容貌美麗。大唐三藏取經詩話中:兩行盡是女人,年方二八,美貌輕盈,星眼柳眉,朱脣榴齒,桃臉蟬髮。
18716. |
匍 |
ㄆㄨ |
ˊ |
匐 |
ㄈㄨ |
ˊ |
之 |
ㄓ |
|
救 |
ㄐㄧㄡ |
ˋ |
本指鄰里有凶禍發生,盡力照料。語本詩經˙邶風˙谷風:凡民有喪,匍匐救之。後多用以形容不顧一切竭力救助。後漢書˙卷三˙肅宗孝章帝紀:蓋君人者,視民如父母,有憯怛之憂,有忠和之教,匍匐之救。
18717. |
戰 |
ㄓㄢ |
ˋ |
戰 |
ㄓㄢ |
ˋ |
慄 |
ㄌㄧ |
ˋ |
慄 |
ㄌㄧ |
ˋ |
戒懼謹慎的樣子。晉書˙卷四十八˙段灼傳:�睅埲埸X慄,不忘戒懼,所以欲永終天祿,恐為將來賢聖之驅除也。三國演義˙第一○七回:帝問會曰:卿何以不汗?會對曰:戰戰慄慄,汗不敢出。或作戰戰栗栗。
18718. |
春 |
ㄔㄨㄣ |
|
風 |
ㄈㄥ |
|
夏 |
ㄒㄧㄚ |
ˋ |
雨 |
ㄩ |
ˇ |
春風和暖,夏雨滋潤。語本漢˙劉向˙說苑˙卷五˙貴德:吾不能以春風風人,吾不能以夏雨雨人,吾窮必矣。比喻教育給人的感化和恩澤。
18719. |
拉 |
ㄌㄚ |
|
拉 |
ㄌㄚ |
|
扯 |
ㄔㄜ |
ˇ |
扯 |
ㄔㄜ |
ˇ |
孽海花˙第十六回:人家孩子面重,你別拉拉扯扯,臊了她,我可不依。
18720. |
指 |
ㄓ |
ˇ |
豬 |
ㄓㄨ |
|
罵 |
ㄇㄚ |
ˋ |
狗 |
ㄍㄡ |
ˇ |
拐彎抹角的罵人。金瓶梅˙第二十五回:來旺兒昨日不知那裡吃的稀醉了,在前邊大吆小喝,指豬罵狗,罵了一日。亦作指桑罵槐。
18721. |
殺 |
ㄕㄚ |
|
雞 |
ㄐㄧ |
|
為 |
ㄨㄟ |
ˊ |
黍 |
ㄕㄨ |
ˇ |
殺雞作黍飯。指盛情款待賓客。論語˙微子:止子路宿,殺雞為黍而食之。東周列國志˙第七十三回:專諸復出其妻子相見,殺雞為黍,歡如骨肉。亦作殺雞炊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