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
18826. |
負 |
ㄈㄨ |
ˋ |
才 |
ㄘㄞ |
ˊ |
使 |
ㄕ |
ˇ |
氣 |
ㄑㄧ |
ˋ |
然負才使氣,未嘗趣世祿之門。亦作負才任氣。
18827. |
颯 |
ㄙㄚ |
ˋ |
爽 |
ㄕㄨㄤ |
ˇ |
英 |
ㄧㄥ |
|
姿 |
ㄗ |
|
形容體態矯健,神采煥發。清˙黃遵憲˙題黃佐廷贈尉遺像詩:不將褒鄂畫凌煙,颯爽英姿尚凜然。亦作英姿颯爽。
18828. |
不 |
ㄅㄨ |
ˋ |
文 |
ㄨㄣ |
ˊ |
不 |
ㄅㄨ |
ˋ |
武 |
ㄨ |
ˇ |
不能文事又不會武功。語本唐˙韓愈˙瀧吏詩:工農雖小人,事業各有守。不知官在朝,有益國家不?得無虱其間,不武亦不文。後用以諷刺人毫無才幹。如:你這樣不文不武的,真不知將來能做些什麼?
18829. |
一 |
ㄧ |
|
隅 |
ㄩ |
ˊ |
三 |
ㄙㄢ |
|
反 |
ㄈㄢ |
ˇ |
語本論語˙述而:子曰:不憤不啟,不悱不發,舉一隅不以三隅反,則不復也。指能依循事理舉一反三。明˙黃梨州˙陳乾初先生墓志銘:乾初括磨陽習,一隅三反。
18830. |
草 |
ㄘㄠ |
ˇ |
偃 |
ㄧㄢ |
ˇ |
風 |
ㄈㄥ |
|
行 |
ㄒㄧㄥ |
ˊ |
比喻在上位者以德化民。見風行草偃條。陳書˙卷五˙宣帝紀:草偃風行,冀以變俗。官場現形記˙第二十回:所以到來任之後,事事以節儉為先。現在幾個月下來,居然上行下效,草偃風行。
18831. |
人 |
ㄖㄣ |
ˊ |
壽 |
ㄕㄡ |
ˋ |
年 |
ㄋㄧㄢ |
ˊ |
豐 |
ㄈㄥ |
|
人享長壽,農作豐收。形容生活幸福美好,時世太平。如:近年來自由中國社會安康,民生富足,可說是人壽年豐。
18832. |
陳 |
ㄔㄣ |
ˊ |
規 |
ㄍㄨㄟ |
|
陋 |
ㄌㄡ |
ˋ |
習 |
ㄒㄧ |
ˊ |
陳舊的規章,不良的習俗。如:我們要破除陳規陋習,樹立清新良善的新風氣。
18833. |
計 |
ㄐㄧ |
ˋ |
日 |
ㄖ |
ˋ |
而 |
ㄦ |
ˊ |
待 |
ㄉㄞ |
ˋ |
等待的時日已屈指可數。形容為時不遠。三國志˙卷三十五˙蜀書˙諸葛亮傳:侍中、尚書、長史、參軍,此悉貞良死節之臣,願陛下親之信之,則漢室之隆,可計日而待也。晉書˙卷八十˙王羲之傳:若不行此,社稷之憂可計日而待。亦作計日而俟。
18834. |
見 |
ㄐㄧㄢ |
ˋ |
縫 |
ㄈㄥ |
ˋ |
插 |
ㄔㄚ |
|
針 |
ㄓㄣ |
|
看到一點縫隙,就插進一根針。比喻善於把握一切可以利用的時機、空間。如:眼見他信心動搖,她立刻見縫插針的遊說他,企圖改變他的決定。
18835. |
犁 |
ㄌㄧ |
ˊ |
牛 |
ㄋㄧㄡ |
ˊ |
之 |
ㄓ |
|
子 |
ㄗ |
ˇ |
雜色牛所生的小牛。比喻父賤而子賢。論語˙雍也:犁牛之子騂且角,雖欲勿用,山川其舍諸?
18836. |
燕 |
ㄧㄢ |
ˋ |
妒 |
ㄉㄨ |
ˋ |
鶯 |
ㄧㄥ |
|
慚 |
ㄘㄢ |
ˊ |
形容女子婀娜多姿,貌美如花,連燕子鶯兒見了之後,也會嫉妒、羞慚。紅樓夢˙第二十七回:滿園裡繡帶飄颻,花枝招展;更兼這些人打扮的桃羞杏讓,燕妒鶯慚,一時也道不盡。
18837. |
禍 |
ㄏㄨㄛ |
ˋ |
不 |
ㄅㄨ |
ˋ |
妄 |
ㄨㄤ |
ˋ |
至 |
ㄓ |
ˋ |
禍患不會無故的降臨。史記˙卷一二八˙褚少孫補龜策傳:諫者福也,諛者賊也。人
18838. |
知 |
ㄓ |
ˋ |
小 |
ㄒㄧㄠ |
ˇ |
謀 |
ㄇㄡ |
ˊ |
大 |
ㄉㄚ |
ˋ |
智慧淺而欲圖謀大業,必無法勝任。易經˙繫辭下:德薄而位尊,知小而謀大,力小先寇受害。
18839. |
為 |
ㄨㄟ |
ˋ |
虎 |
ㄏㄨ |
ˇ |
添 |
ㄊㄧㄢ |
|
翼 |
ㄧ |
ˋ |
比喻為惡人助勢。亦作為虎傅翼、與虎添翼。
18840. |
父 |
ㄈㄨ |
ˋ |
為 |
ㄨㄟ |
ˋ |
子 |
ㄗ |
ˇ |
隱 |
ㄧㄣ |
ˇ |
父親為兒子隱瞞劣跡。論語˙子路:父為子隱,子為父隱,直在其中矣。元˙無名氏˙九世同居˙第三折:彼各都忍了也波哥,因此上父為子隱,上下家和順。
18841. |
猿 |
ㄩㄢ |
ˊ |
猴 |
ㄏㄡ |
ˊ |
取 |
ㄑㄩ |
ˇ |
月 |
ㄩㄝ |
ˋ |
本指佛教傳說中猿猴因對物象認識不清,心懷貪欲,下井撈月而墜落水中的故事。見摩訶僧祗律˙卷七。後比喻凡夫把假有的世界當作真實,心生貪欲,使自己陷入煩惱之境。或比喻蠢人做事徒勞無功。亦作海中撈月。
18842. |
痌 |
ㄊㄨㄥ |
|
瘝 |
ㄍㄨㄢ |
|
在 |
ㄗㄞ |
ˋ |
抱 |
ㄅㄠ |
ˋ |
對人民的疾苦感同身受。形容愛民殷切。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˙第六十回:前回一個大善士,專誠到揚州去勸捐,做得那種痌瘝在抱、愁眉苦目的樣子。亦作恫瘝在抱、恫瘝在身。
18843. |
明 |
ㄇㄧㄥ |
ˊ |
刑 |
ㄒㄧㄥ |
ˊ |
弼 |
ㄅㄧ |
ˋ |
教 |
ㄐㄧㄠ |
ˋ |
彰明刑罰,以輔助教育。唐˙張說˙起義堂頌:天輔皋陶,明刑弼教。
18845. |
壎 |
ㄒㄩㄣ |
|
箎 |
ㄔ |
ˊ |
相 |
ㄒㄧㄤ |
|
和 |
ㄏㄜ |
ˋ |
壎、箎皆為古代的樂器,二者合奏時聲調和諧。壎箎相和語本詩經˙小雅˙何人斯伯氏吹壎,仲氏吹箎句下孔穎達˙正義:其恩亦當如伯仲之為兄弟,其情志亦當如壎箎之相應和。比喻兄弟友善和睦。
18846. |
以 |
ㄧ |
ˇ |
身 |
ㄕㄣ |
|
殉 |
ㄒㄩㄣ |
ˋ |
道 |
ㄉㄠ |
ˋ |
犧牲性命來成全正道。如:他懷著以身殉道的決心,勇敢的向惡勢力宣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