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
17507. |
一 |
ㄧ |
|
寸 |
ㄘㄨㄣ |
ˋ |
赤 |
ㄔ |
ˋ |
心 |
ㄒㄧㄣ |
|
一片赤誠的心。如:我對你的一寸赤心,日月可鑑。亦作一寸丹心。
17508. |
一 |
ㄧ |
|
步 |
ㄅㄨ |
ˋ |
一 |
ㄧ |
|
趨 |
ㄑㄩ |
|
形容緊跟著別人後面走。見亦步亦趨條。鏡花緣˙第十九回:穩著步兒,探著腰兒,挺著胸兒,直著頸兒,一步一趨,望前而行。後用以形容事事模仿、追隨別人。如:作文章若一步一趨,模仿前人,豈不了無新意,毫無自我?
17509. |
交 |
ㄐㄧㄠ |
|
錯 |
ㄘㄨㄛ |
ˋ |
觥 |
ㄍㄨㄥ |
|
籌 |
ㄔㄡ |
ˊ |
觥,古代的大酒杯。籌,行酒令的器具。交錯觥籌指酒器和酒籌交相錯雜。比喻暢飲。宋˙林正大˙賀新涼˙環滁皆山也詞:交錯觥籌酣宴處,肴蔌雜然陳也。亦作觥籌交舉、觥籌交錯。
17510. |
一 |
ㄧ |
|
點 |
ㄉㄧㄢ |
ˇ |
靈 |
ㄌㄧㄥ |
ˊ |
犀 |
ㄒㄧ |
|
語本唐˙李商隱˙無題詩:身無彩鳳雙飛翼,心有靈犀一點通。比喻心心相映。元˙汪元亨˙折桂令˙望南山歸去來兮曲:跨百尺長鯨,逐雙飛彩鳳,通一點靈犀。明˙王玉峰˙焚香記˙第十齣:但得皆如意,兩情稱,始信一點靈犀,誠通海神。亦比喻靈敏慧捷。元˙王仲誠˙粉蝶兒˙昨宴東樓套˙滿庭芳曲:蕙蘭性一點靈犀透,舉止溫柔。
17511. |
一 |
ㄧ |
|
言 |
ㄧㄢ |
ˊ |
半 |
ㄅㄢ |
ˋ |
句 |
ㄐㄩ |
ˋ |
言辭極少。朱子語類˙卷十一˙讀書法:近來學者有一種則舍去冊子,卻欲於一言半句上便要見道理。亦作一言半字、一言半語。
17512. |
一 |
ㄧ |
|
代 |
ㄉㄞ |
ˋ |
鼎 |
ㄉㄧㄥ |
ˇ |
臣 |
ㄔㄣ |
ˊ |
望重當世,為人崇仰的大臣。南史˙卷七十二˙文學傳˙丘靈鞠傳:公為一代鼎臣,不可復為覆餗。亦作一代宗臣。
17513. |
一 |
ㄧ |
|
家 |
ㄐㄧㄚ |
|
之 |
ㄓ |
|
學 |
ㄒㄩㄝ |
ˊ |
自成體系的獨特見解。晉書˙卷三十四˙杜預傳:又作盟會圖、春秋長曆,備成一家之學,比老乃成。亦作一家之言。
17514. |
一 |
ㄧ |
|
字 |
ㄗ |
ˋ |
不 |
ㄅㄨ |
ˋ |
苟 |
ㄍㄡ |
ˇ |
比喻寫作態度謹慎,即使一字不妥,也不隨易放過。宋˙陳亮˙題喻季直文編:蓋將包羅眾體,而一字不苟,讀之亹亹而無厭也。
17515. |
一 |
ㄧ |
|
字 |
ㄗ |
ˋ |
一 |
ㄧ |
|
淚 |
ㄌㄟ |
ˋ |
不知當向何人道,當與何人讀,想當照舊薙髮歸山去矣!
17516. |
一 |
ㄧ |
|
去 |
ㄑㄩ |
ˋ |
不 |
ㄅㄨ |
ˋ |
返 |
ㄈㄢ |
ˇ |
形容人離去後音訊全無或事物消逝無蹤。見一去不復返條。如:以前的生活就像江水般一去不返。
17518. |
一 |
ㄧ |
|
言 |
ㄧㄢ |
ˊ |
難 |
ㄋㄢ |
ˊ |
罄 |
ㄑㄧㄥ |
ˋ |
事情非常複雜,無法在倉卒間用簡單的話把它說得清楚。歧路燈˙第三十四回:若再講他們色子場中,如何取巧弄詭之處,真正一言難罄,抑且掛一漏萬。亦作一言難盡。
17519. |
一 |
ㄧ |
|
言 |
ㄧㄢ |
ˊ |
兩 |
ㄌㄧㄤ |
ˇ |
語 |
ㄩ |
ˇ |
一兩句話。指很少的言語。如:他是個難纏的傢伙,別以為一言兩語就能打發他。
17520. |
一 |
ㄧ |
|
言 |
ㄧㄢ |
ˊ |
而 |
ㄦ |
ˊ |
定 |
ㄉㄧㄥ |
ˋ |
一句話說定了,就不再改變。比喻事情既經談妥,便信守不渝。歧路燈˙第六十二回:我走了,諸事一言而定。亦作一言為定。
17521. |
棄 |
ㄑㄧ |
ˋ |
邪 |
ㄒㄧㄝ |
ˊ |
從 |
ㄘㄨㄥ |
ˊ |
正 |
ㄓㄥ |
ˋ |
捨棄惡行,回歸正道。三國志˙卷三十三˙蜀書˙後主禪傳˙裴松之˙注引諸葛亮集:有能棄邪從正,簞食壺漿以迎王師者,國有常典,封寵大小,各有品限。亦作棄邪歸正。
17522. |
一 |
ㄧ |
|
言 |
ㄧㄢ |
ˊ |
一 |
ㄧ |
|
行 |
ㄒㄧㄥ |
ˊ |
言談舉止。南朝梁˙任昉˙為范始作求立太宰碑表:若夫一言一行,盛德之風。亦作一言一動。
17524. |
一 |
ㄧ |
|
床 |
ㄔㄨㄤ |
ˊ |
兩 |
ㄌㄧㄤ |
ˇ |
好 |
ㄏㄠ |
ˇ |
比喻夫妻相配美好,天生一對。如:他們是郎才女貌,一床兩好的夫妻。亦作一雙兩好。
17525. |
戴 |
ㄉㄞ |
ˋ |
髮 |
ㄈㄚ |
ˇ |
含 |
ㄏㄢ |
ˊ |
齒 |
ㄔ |
ˇ |
長著頭髮和牙齒。指人。列子˙黃帝:戴髮含齒,倚而趣者,謂之人。亦作含齒戴髮。
17526. |
親 |
ㄑㄧㄣ |
|
離 |
ㄌㄧ |
ˊ |
眾 |
ㄓㄨㄥ |
ˋ |
叛 |
ㄆㄢ |
ˋ |
親信背離,眾人反叛。形容不得人心,處境孤立。唐˙陸贄˙議汴州逐劉士寧事狀:劉士寧昏荒暴慢,惡貫久盈,聖情愛人,久為含忍,親離眾叛,自取奔亡。亦作眾叛親離、眾散親離。
17527. |
望 |
ㄨㄤ |
ˋ |
眼 |
ㄧㄢ |
ˇ |
將 |
ㄐㄧㄤ |
|
穿 |
ㄔㄨㄢ |
|
形容企盼的深切。宋˙潘閬˙酒泉子˙長憶西湖詞:別來已是二十年,東望眼將穿。初刻拍案驚奇˙卷八:妻父母望眼將穿,既蒙壯士厚恩完聚,得早還家為幸。亦作望眼欲穿。
17528. |
旗 |
ㄑㄧ |
ˊ |
鼓 |
ㄍㄨ |
ˇ |
相 |
ㄒㄧㄤ |
|
望 |
ㄨㄤ |
ˋ |
軍旗和戰鼓前後相接。形容軍隊陣容壯觀,聲勢浩大。魏書˙卷九十五˙臨渭氐苻健傳:堅南伐司馬昌明,戎卒六十萬,騎二十七萬,前後千里,旗鼓相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