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
17571. |
天 |
ㄊㄧㄢ |
|
地 |
ㄉㄧ |
ˋ |
良 |
ㄌㄧㄤ |
ˊ |
心 |
ㄒㄧㄣ |
|
問心無愧,正大光明。如:天地良心!我從來就沒有拿過你的東西。
17572. |
衣 |
ㄧ |
ˋ |
錦 |
ㄐㄧㄣ |
ˇ |
榮 |
ㄖㄨㄥ |
ˊ |
歸 |
ㄍㄨㄟ |
|
功成名就後榮歸故鄉。元˙石君寶˙秋胡戲妻˙第三折:如今衣錦榮歸,見母親走一遭去。明˙徐霖˙繡襦記˙第五齣:兩字功名,一旦分離,暫脫斑斕,衣錦榮歸。亦作衣錦還鄉。
17573. |
一 |
ㄧ |
|
無 |
ㄨ |
ˊ |
所 |
ㄙㄨㄛ |
ˇ |
好 |
ㄏㄠ |
ˋ |
沒有任何喜好、愛好。鏡花緣˙第六十一回:這些茶樹都是家父自幼種的。家父一生一無所好,就只喜茶。
17574. |
亡 |
ㄨㄤ |
ˊ |
魂 |
ㄏㄨㄣ |
ˊ |
喪 |
ㄙㄤ |
ˋ |
膽 |
ㄉㄢ |
ˇ |
形容非常驚慌恐懼。三國演義˙第五十回:操軍見了,亡魂喪膽,面面相覷。孤本元明雜劇˙破天陣˙第二折:殺匈奴亡魂喪膽,保家邦萬載咸寧。
17575. |
言 |
ㄧㄢ |
ˊ |
行 |
ㄒㄧㄥ |
ˋ |
相 |
ㄒㄧㄤ |
|
詭 |
ㄍㄨㄟ |
ˇ |
說的話和做的事相違悖。呂氏春秋˙審應覽˙淫辭:言行相詭,不祥莫大焉。
17576. |
寶 |
ㄅㄠ |
ˇ |
相 |
ㄒㄧㄤ |
ˋ |
莊 |
ㄓㄨㄤ |
|
嚴 |
ㄧㄢ |
ˊ |
佛、菩薩的法相尊貴美好,令人肅然起敬。
17577. |
意 |
ㄧ |
ˋ |
存 |
ㄘㄨㄣ |
ˊ |
筆 |
ㄅㄧ |
ˇ |
先 |
ㄒㄧㄢ |
|
泛指在寫字、詩文、繪畫前先構思成熟後才下筆。唐˙張彥遠˙歷代名畫記˙卷二˙論顧陸張吳用筆:顧愷之之跡,緊勁聯綿,循環超忽,調格逸易,風趨電疾,意存筆先,畫盡意在,所以全神氣也。亦作意在筆前、意在筆先。
17578. |
一 |
ㄧ |
|
成 |
ㄔㄥ |
ˊ |
不 |
ㄅㄨ |
ˋ |
易 |
ㄧ |
ˋ |
事物一經形成即不可改變。見一成不變條。明史˙卷三十一˙曆志一:夫天之行度多端,而人之智力有限……惟合古今人之心思,踵事增修,庶幾符合。故不能為一成不易之法也。後用來比喻墨守成規,不知變通。
17579. |
一 |
ㄧ |
|
勞 |
ㄌㄠ |
ˊ |
久 |
ㄐㄧㄡ |
ˇ |
逸 |
ㄧ |
ˋ |
經過一次的勞苦,即能獲得永久的安逸。文選˙班固˙封燕然山銘:茲可謂一勞而久逸,暫費而永寧也。亦作一勞永逸。
17580. |
一 |
ㄧ |
|
揮 |
ㄏㄨㄟ |
|
而 |
ㄦ |
ˊ |
成 |
ㄔㄥ |
ˊ |
形容才思敏捷,落筆成章。宋史˙卷四一八˙文天祥傳:天祥以法天下不息為對,其言萬餘,不為稿,一揮而成。亦作一揮而就。
17581. |
意 |
ㄧ |
ˋ |
在 |
ㄗㄞ |
ˋ |
筆 |
ㄅㄧ |
ˇ |
前 |
ㄑㄧㄢ |
ˊ |
在下筆寫字前先構思字形。晉˙王羲之˙題衛夫人筆陣圖後:夫欲書者,先乾研墨,凝神靜思,預想字形大小、偃仰、平直、振動,令筋脈相連,意在筆前,然後作字。後泛指在寫字、詩文、繪畫前先構思成熟後才下筆。亦作意在筆先、意存筆先。
17582. |
戀 |
ㄌㄧㄢ |
ˋ |
土 |
ㄊㄨ |
ˇ |
難 |
ㄋㄢ |
ˊ |
移 |
ㄧ |
ˊ |
眷戀鄉土之情深,而不願遷離。水滸傳˙第三十一回:他那里常常有書來,取我入夥。我只為戀土難移,不曾去的。西遊記˙第二十五回:這猴子戀土難移,小自小,倒也結實。
17584. |
萬 |
ㄨㄢ |
ˋ |
剮 |
ㄍㄨㄚ |
ˇ |
千 |
ㄑㄧㄢ |
|
刀 |
ㄉㄠ |
|
形容殘酷的殺戮。元˙紀君祥˙趙氏孤兒˙第三折:將那廝萬剮千刀,切莫要輕輕的素放了。後多用作罵人的話。如:那個萬剮千刀的綁匪,既詐人錢財,又暗中撕票,罪不可赦。亦作千刀萬剁、千刀萬剮。
17585. |
萬 |
ㄨㄢ |
ˋ |
縷 |
ㄌㄩ |
ˇ |
千 |
ㄑㄧㄢ |
|
絲 |
ㄙ |
|
形容彼此之間的關係密切、複雜,難以理清。宋˙辛棄疾˙蝶戀花˙衰草殘陽三萬頃詞:會少離多看兩鬢。萬縷千絲,何況新來病。明˙張鳳翼˙紅拂記˙第三十四齣:這心兒教人怎放,為甚的舊物空歸也,只落得萬縷千絲攪寸腸。亦作千絲萬縷。
17586. |
萬 |
ㄨㄢ |
ˋ |
語 |
ㄩ |
ˇ |
千 |
ㄑㄧㄢ |
|
言 |
ㄧㄢ |
ˊ |
形容有很多話要說。孤本元明雜劇˙李雲卿˙第三折:則要你煉元神觀自在,養胎息笑顏開,三田氣滿透胸懷,產至寶功勞大,萬語千言句句該,都出在道德陰符外。亦作千言萬語。
17587. |
意 |
ㄧ |
ˋ |
廣 |
ㄍㄨㄤ |
ˇ |
才 |
ㄘㄞ |
ˊ |
疏 |
ㄕㄨ |
|
志向遠大而才能淺薄。元˙魏初˙石州慢˙千古汗青詞:意廣才疏,事與古先殊別。
17588. |
死 |
ㄙ |
ˇ |
地 |
ㄉㄧ |
ˋ |
求 |
ㄑㄧㄡ |
ˊ |
生 |
ㄕㄥ |
|
子當死地求生,徒懼無益也。
17589. |
方 |
ㄈㄤ |
|
鑿 |
ㄗㄨㄛ |
ˋ |
圓 |
ㄩㄢ |
ˊ |
枘 |
ㄖㄨㄟ |
ˋ |
比喻格格不入,互不相容。見圜鑿方枘條。唐˙權德輿˙唐贈兵部尚書宣公陸贄翰苑集序:噫,一薰一蕕,善齊不能同其器,方鑿圓枘,良工無以措巧心。
17590. |
死 |
ㄙ |
ˇ |
灰 |
ㄏㄨㄟ |
|
槁 |
ㄍㄠ |
ˇ |
木 |
ㄇㄨ |
ˋ |
比喻枯槁而毫無生機的樣子。見槁木死灰條。西遊記˙第五十五回:一個似軟玉溫香,一個如死灰槁木。
17591. |
欺 |
ㄑㄧ |
|
人 |
ㄖㄣ |
ˊ |
之 |
ㄓ |
|
談 |
ㄊㄢ |
ˊ |
欺騙人的言論。兒女英雄傳˙第十六回:吾兄這句話是欺人之談了,她既合你有師生之誼,又把這等的機密大事告訴了你,你豈有不問他個詳細原由的理?